一天“胖了”2公斤!怎么办?关于体重浮动
说到减肥,大多人都会直接看数字去评断效果,尤其是“体重”。的确,“体重”是指标之一,可是它也只是众多指标中的一个数字。
虽然那么多人依赖这个数字,但讽刺的体重很多时候都不能正确反映体态与健康的改变。所以当你24小时内发现体重上升2公斤,你是真的胖了2公斤吗?
当然不是!
在生理学上要一天内增加或减少2公斤是几乎不可能的,人类需要吃下大概7700卡才增加1公斤,2公斤就等于15400卡。假如你一天TDEE是2000卡,你需要吃超过17400卡才能真正增加2公斤。这大概等于35个煎饼果子!

同样道理,短时间内减掉2公斤也不是瘦了。
#TDEE = 基础代谢+ 活动消耗+ 运动消耗+ 食物产热效应+ 后燃效应
- 基础代谢:维持心跳,呼吸,血液循环等等所消耗的热量
- 活动消耗:走路,刷牙,打扫,写字,读书所消耗的热量
- 运动消耗:跑步,上健身房等所消耗的热量
- 食物产热效应:身体消化食物所消耗的热量(一般估计是食物热量的10%左右,例如你吃100卡的食物,身体需要消耗10卡去消化它)
- 后燃效应:如果你的运动给予肌肉足够的刺激,身体会在运动后消耗更多热量修复肌肉
如果不是胖/瘦了,为什么体重会浮动?
1、喝水或吃东西了

最基本体重增加的原因就是喝水,只要你喝下1000cc的水你就会增加1公斤了。
可是不喝水也是不行的,如果你水喝不够,身体会而启动保护机制,开始存水帮助你生存。再来,如果你去过菜市场买东西,你都应该知道食物是有重量的,所以...你把食物吃下去体重当然会上升。而吃大餐后体重上升更多,是因为你吃了“大”餐,吃了很多食物,而那些食物都有重量。绝对不是增加了3公斤的脂肪。
你在聚餐过后恢复正常的饮食身体就会自行平衡了。
2、运动

如果你做了强度足够的阻力训练/重训,肌肉纤维可能会撕裂,而身体在修复肌肉时会储存水分。所以有些人练完隔天会发现那个部位有点肿肿的感觉,但过一两天就消了。再来,如果你运动流汗,又还没补充水分,身体的水分自然流失了,体重也可能会下降。
3、吃的盐过量

假如你吃的盐过量,或者昨天吃了偏咸的外食,身体也会多储存水分。之后恢复正常饮食,身体就会自行把多余的水分排掉(钠还是很重要的,只需注意摄取份量)。也就是为什么本来吃很多加工食品的人刚开始多吃原型食物,体态跟体重的变化都会比较明显。他们是“消水肿”了,未必是真的减掉那么多的脂肪。
4、碳水化合物的比例较高

饮食中碳水化合物比例较高身体也会存更多水,因为身体需要较多的水分去储存碳水化合物中的葡萄糖。碳水化合物跟水分的关系也是为什么低碳/断碳饮食初期体重变化会很明显。其实他们减掉的大多都是水分,而不是脂肪。
5、压力荷尔蒙过高

睡眠不足跟压力都有可能让身体压力荷尔蒙上升,因而存更多水,所以整体生活习惯的调整还是很重要,光运动饮食是不足够的。
6、上厕所

排泄物也是有重量的,所以你早上“办事”后体重理所当然会轻一点。
7、生理期要来了

因为荷尔蒙的浮动,身体在每个月的这个时候也有可能会存水,胀气等等。你也可能会吃比较多的碳水(因生理期间女生的碳水需求会提高),导致身体存下更多水分。至于体重浮动的幅度就因人而异,而这水分一般在生理期第三到四天就会恢复正常了。
对数字的着迷

小时候考卷的分数跟班上的排名就教导我们“数字”能取决我们在社会上的地位,可是很多时候并非如此。就像有人考试不好,排名不好,却是很棒的艺术家。数字是一个指标,但不代表你人生的全部。
如果你不是你是比赛选手,体重对你来说只是一个数字,不用把它看的太重。体重低不等于体态比较好看,更不等于比较健康或快乐。不然为什么那么多厌食症的人会活的那么不开心,身体也会有那么多毛病呢?
用多种角度观察身体的变化

用多种角度去观察身体,因为没有一个指标是能全面并正确反映身体的改变,例如:
- Inbody检测:跟3个月前的检测有什么改变吗?
- 体检报告:红字有比较少吗?或者有进步吗?
- 精神状态:你上班还会常常打瞌睡吗?
- 睡眠状态:还有半夜醒来4/5次吗?
- 体力:现在还会走两步就喘吗?
- 皮肤:现在还是满脸痘痘吗?
- 体态变化:镜子面前的你更有自信了吗?
- 运动表现:以前练20公斤都蹲不好,现在有进步了吗?
- 知识上的进步:你现在更懂得选择跟准备食物了吗?
- 心理状态:现在有比较快乐自信吗?
可见,指标真的非常非常多!
结论
影响体重的因素非常多,包括生活习惯,饮食,运动等等。所以一天内会有2~3公斤的浮动是非常正常,更不代表你“胖了”。
健康的饮食,运动和生活习惯是一辈子的事情,虽然刚开始改变的人难免会心急,期待短时间的成果,可是你也必须提醒自己这些慢慢的改变是为了长远的健康跟快乐。
尽管你减的比别人慢,甚至会被别人说没效果,但只要你知道自己做的事情是对的,就没必要因此质疑自己。
最后,如果你真的无法摆脱数字对你的影响,那我认真建议你把体脂计/体重计丢掉,不要看。
你的价值绝对不是来自机器上的数字。
-
B.C.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6-30 01:07:39
-
阿葵葵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2-11 08:30:02
-
豆友191917850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0-12 08:37:09
-
三朵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8-19 23:0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