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影响了女性之间的关系?
查看话题 >好的友情,淡如水,也甜如蜜
近重温美剧《Sex and the city》,Carrie和Mr. big的爱恨纠缠,像是多年未梳过的厚重头发一样,剪不断理还乱。四个都市女子不离不弃贯彻始终的友情,却让我心生感动---四人聚餐,组团泡吧,结伴旅行,日常吐槽,为朋友手撕渣男挺身而出,也见证了彼此的幸福喜悦和痛苦狼狈。曼哈顿的时尚换了一波又一波,身边的男伴如流水般来来去去,但女朋友们却永远是生活中最牢固和温暖的所在。
在交朋友这件事情上,我一向秉持宁缺毋滥的原则和一切随缘的态度。好的友情和爱情一样,可遇不可求,也需要时间的积累,往往比爱情来得更细腻,真挚和长久。她们的存在就像你穿惯了的真丝睡衣,让你的每一寸肌肤都被温润妥帖地安放,又留有恰到好处的空间,身心俱疲时,大可安心倒头睡去。
那么今天来聊聊我可爱的女朋友们。
生命中的第一个难忘的女朋友(咦?)是高中同班同学,叫她kid吧。高二时我转学到县里的重点高中,插班到她所在的班级。教室里黑压压坐满七十多人,大部分同学早已相互熟悉,而从小镇初来乍到的我,人生地不熟,心中难免自卑。
我和她住在同一栋宿舍的不同楼层。在一个春末夏初的傍晚,我们在宿舍楼下遇到,她朝我迎面走来,将手中的橘子剥开,分了我一半。在此之前我们几乎从未说过话,她的举动让我有些意外,也感到前所未有的开心。多年后我和她说起当年她小小的善意是如何温暖了一个自卑少女的心,她一脸茫然,表示完全没有印象。可我却一直记得那天她漆黑的刘海,明亮的眼眸,孩童般天真羞涩的笑。以及,橘子拨开时空气中的弥漫的甜蜜气息。
渐渐熟络起来后发现我们都热爱文学。相同的爱好让我们产生了某种奇妙的联系,就像两尾鱼,从小生活在不同的池塘里,却都有着游向大海的梦想,在某一天她们游进同一个池塘,在众多的鱼类中一下子就探知到彼此的存在。我们看《萌芽》杂志,新概念作文,安妮宝贝,韩寒和郭敬明,在自习课上传小纸条谈论其中的情节,也谈论对未来的迷茫和期待。她成绩优异,家境良好,待人谦和有礼,讲话轻声细语,身上却有种淡淡的忧愁,她在纸条上写道:“真羡慕文科班那些孩子们,身在理科班的我们只能在无穷无尽的试卷中仰望星空”。又在我某一篇周记的末尾批注:“变,是这个世界上唯一不变的事。”小小年纪,看待问题,已经有着成人般的理智与清醒。
学生时代女孩们表达亲密的方式,是在课间休息时手拉手去卫生间,或偷偷向对方透露自己喜欢上了隔壁班的男生。我们的友谊,清淡如水。皎洁如月光,清澈似露珠,照亮每个上完晚自习的夜晚,和每个蒙蒙亮的清晨。
高中毕业后,我们在不同的城市读大学。有年暑假我回家经过武汉,去她的学校看她。白天在她宿舍上网,晚上和她一起吃饭。她把身上所有的钱和饭票都掏出来给我,说,快放假了,就剩这么多了,这几天你来安排一下吧。语气和高二那年她分橘子给我一样自然随意。再后来我们工作了,她在武汉,而我从深圳到上海再到广州,我们见面的次数越来越少了,后来慢慢没了联系。我们在时光的洪流中渐行渐远,从此失散。
写到此处,眼睛酸涩,鼻尖充满思念。在外漂泊多年,以为自己已从矫情的少女长成心肠坚硬的大人,见惯了身边的人来人往,聚散离合是再平常不过的事。唯有某些时刻,我会忆起多年前的那个夜晚,晚自习后在她的宿舍里,我们头抵着头聊了一整夜,直到天色发白,各自起身洗漱,回到教室参加英语考试。
后来的我们,拥有无数个第二天不用早起的夜晚,却再没遇到过一个可以说心事到天明的人。

第二个女朋友Helen是曾经的同事,彼时她任分公司的HR兼行政, 在网上搜到我简历打电话约我去面试。顺利通过面试进入公司后,由于分公司人不多,我们年岁相仿,自然很快熟悉起来,但远远未到成为朋友的地步。她在公司里是个厉害的角色。说话做事滴水不漏,思维缜密,也又严厉的一面,怼起人来丝毫不留情面,我也曾因为工作上的事被她无情地怼过。加之她深受当时分公司领导的信任,算分公司的管理人员。我这样的普通群众自然不愿和她走得太近,以免有拍马屁之嫌。
几年后分公司领导升职调去台湾,新来的老板不知出于何种原因十分忌惮我们这些老员工,对她更是处处为难。办公室的氛围变得微妙起来,惯有一些深谙办公室政治的,很快便见风使舵,对她颐指气使,把不属于她的工作强推给她,还说这些是新来的老板安排的。原本关系与她要好的几个同事,也刻意疏远她以求自保。我们的友谊,就说从这个时候开始的。我无意将自己渲染成多么有正义感的人,职场也远不及战场那样腥风血雨。我只是发自内心地尊重一个工作努力且优秀的同事,相信她的为人与能力,愿意与她共事。况且只是一份工作而已,做得不开心可以换,何必要违背自己的心意。至于她是如何巧妙化解自己的职场危机,这件事值得单独开一篇讲讲。
公众场合,我们往往只能透过只言片语了解对方,却想不出当他/她回到家中卸下面具后最真实的模样。友情发展的过程就像拼图,刚开始只有零星几块,时间久了,就会发现不同的色块,直至完成整个拼图,这时你会获得一个有血有肉丰满立体的朋友。比如,她在我眼里不仅仅只是一个工作出色,擅长沟通的外企HR,也是从小就坚强独立,牵挂家人,忧心父母身体的女儿;是文能烧得一手好菜,武能徒手组装各种家具的贤生活小能手;是说话尖锐观点犀利,解决问题干脆利落的“女诸葛”;也是一个苦口婆心,凡事为朋友考虑周全的“老妈妈”。她对我最常说的一句话是:“你这个人就是嘴硬心软,太重感情,这种性格太吃亏了。”
后来她辞职回家,帮弟弟打理新开的公司。分别前夕说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我,还叮嘱其他同事多关心我。17年11月我们约在深圳见面,那是她和先生领证的日子。我去酒店与她见面,她还和以前一样,低调稳重,不事张扬,但她脸上的笑容比她无名指上那一圈婚戒还要闪亮。
如今,我们在各自生活的城市忙碌,偶尔通过微信聊上几句,保持着淡若水的友谊。只要一想到她在那个城市里,被亲情环绕,有丈夫疼爱,活得舒展自在,就真心为她高兴。
只是这位姐姐,我们之前说好的一起旅行,现在还算数吗?

第三个女朋友Phoebe, 最初也是不同部门的同事,交集不多,本可相安无事,做一对客气疏离的同事,但她的出场太过惊艳,很难不引起我的关注。那种关注,混杂着对陌生面孔的好奇,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以及一丝丝连我自己都不易察觉的嫉妒。长这么好看,怎么能叫人不嫉妒呢?说起话来轻盈悦耳,笑起来温柔甜美,就连头发丝都是美的。叫我想起了《红楼梦》里对宝钗的描写:”肌骨莹润,举止娴雅。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
互加微信,偶尔在朋友圈点赞评论,是我们最初的互动。不久后一起策划公司年会,她是主持人,我是节目总导演。一群人挤在公司附近的狭小仓库,嘻嘻哈哈地排练节目。她还热心帮我出谋划策,设计简单舞蹈动作,看我们扭扭捏捏跳不明白,干脆牵起我的手和我一起跳。记不清那段舞我们最后有没有用,但是她扎起头发自信从容的样子,让我至今难忘。
前几天无意翻到15年的朋友圈,发微信给她,还记得吗?那年我们排练节目,当时觉得你好亲和,本以为你是高冷女神。她说:“我那时也跪倒在你的阔腿裤下。”据她说,她入职那天,我给她做培训时穿了条阔腿裤,走路带风,惊艳了她,让她印象深刻。
时间呀,真是奇妙的东西,让人抛开成见,撕掉标签,卸下防备,情不自禁地想向对方展示性格的每一面,顺便奉上生活中的鸡毛蒜皮,梦境中的光怪陆离。有时回头看微信聊天记录里,被自己吓一大跳,这个啰哩啰嗦黏黏糊糊风趣幽默创意十足的神经病小可爱真的是我吗?
“我刚才半梦半醒在想公众号内容,结果差点被一口痰呛死了”;
“梦到阿龟(我们共同的异性朋友)走路一直在摔跤”
“今天早上梦到和你一起坐公交车,没带零钱也没带卡,你告诉我在车上投币的地方系两个气球就可以了。”

我负责天马行空地瞎聊,她擅长不动声色地戏虐,稳稳地接住我的每一个梗,顺手再抖一个包袱。彼此隔着手机屏幕先将身体调成震动模式,然后哈哈哈笑出声来,再打上一串“哈哈哈”来给自己的笑声同步直播。
有次我非常文艺地和她讨论喜欢的香水↓

气氛热烈的斗图现场↓

好的朋友,大抵就是随时能和你一起说相声的人。但又不仅限于说相声,她成为妈妈之前,我们的约会项目之一是发掘城中有意思的咖啡厅和小酒馆,逐一拔草。或者顺了她先生的单反出来帮我拍照,立志在我成为著名博主前见证我的一路艰辛。当了妈妈后,又多了育儿的话题,比如前几个月她问我:为什么她一岁的水瓶座女儿发起脾气来会用手扯自己的头发?并希望我站在同为水瓶座的立场上分析。
有趣的话题一旦起了头,就像趁手的毛线一样,随时可以织出一件毛衣。我如果继续写下去估计毛毯都要织出来了。而我的女朋友Phoebe三天以来,已经向我催稿数次,迫不及待要看到我笔下她的形象了。 庄子说:“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我细细想了一下,这话原意是用来区分君子与小人的德行,但并不代表朋友之间只有清淡如水的相处模式。记忆深处珍藏年少时的友谊,在千里之外默默牵念不常联系的旧友,又或是把日常的点滴酿成甜酒,注入平淡如水的生活。完美的友情从来不只一种面貌,却有着相似的内核:有趣的灵魂,真挚的情感,以及随时准备告别的心态。毕竟,我拥有的都是侥幸啊,失去的都是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