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走了
年后返深前奶奶问我端午节回去玩不,让我端午节回家去看看。前几天和我妈妈视频时看了下老人家,开玩笑的和我说“我还没死呢”。昨晚爸爸给我打电话说奶奶不行了,视频看了下奶奶,心里预感就在今晚了,奶奶估计熬不过去了。今天早上就得知奶奶昨晚走了。
还没到端午节呢。
手机里奶奶的照片不多,老人家不愿意拍照,像个小孩子一样,害羞。
小时候家里务农,三个孩子的学费都靠家里每年寒暑假卖葱得来。从地里挖回来的葱要把黄叶子摘掉,整理好洗干净拿去卖,夏天还好,一家人围在一起聊天还能过去。没有暖气的冬天,在室外露出双手来挑葱很是寒冷,冻得手指红肿。小孩子不愿意在家里帮忙挑葱,奶奶就会在挑葱的时候和我们讲故事,印象中都是些惩恶扬善的故事,或是些神话故事,听着故事时间好像过得快一些,不知不觉也就将手头的活计干完了。后来没有做农活了,很多年不在家里了,也就没有听过奶奶讲故事了。
奶奶是村里有名的聪明人,有小孩子吓到了,会到我们家来给奶奶看看,说些咒语总能将小孩看好。记得小时候我妹游泳溺水了,我妈吓坏了,赶紧就近找了个人家晒衣服用的竹竿递给我妹救起来了。虽说没多大事,但是小孩子不知是不是吓到了,晚上一直发烧。奶奶给我妹退吓,让我妈去她溺水的地方捞一块石头回来枕着睡觉,后来就退烧了。
老家还有些人觉得腿酸酸涨涨的,来找奶奶,她拍拍别人的腿部,找准位置用针扎一下放出一些血来,没多久也能好。用现在科学的道理来解释估计解释不通,这是作为门外汉的我看到的情况,其中的道理我也不知,只是觉得好神奇,奶奶好厉害。
谁家里有喜事了,也能用红纸剪出喜字,嫁娶时鸡鸭鱼肉上需要贴些鸡鸭的红纸,也能剪出来。
老人家一辈子很节俭,衣服都是缝缝补补穿了多年。家里的物件也很珍惜,瓶瓶罐罐的收拾得妥妥贴贴,是一个干净整洁的老人家。
高中时父母出门做活,大伯家又离得有点距离,爷爷奶奶在家中过了好多年的留守老人生活。那时爷爷还能到处溜达,基本就奶奶一个人在家里守着老房子,有时候奶奶的牌友过来看望下,总是开玩笑地说“过来看看你奶奶有没有被猫叼走”。在家中的时光很慢,看着日光从这边晒到那边,影子到哪里了就能约莫估计出来当时的季节。奶奶就这样守着老房子,看着太阳慢慢爬上来再落下去,一日一日,却也不好意思让孩子们多来看看他们。
不愿意麻烦人,尽管对方是自己的儿女。我不知道这样算好还是不好,若是儿女自觉些经常来看望倒是无所谓,有些子女觉得既然老人家没开口就很少来看望。有时候我觉得脾气太好也不是件好事,家里冷冷清清的,老人家孤孤单单的有时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如果多提些要求的话就算觉得不合理最起码有人陪伴总是好的。

不爱提要求的奶奶,农历2017年年底(腊月)过了88岁大寿,大家聚在一起为她唱生日歌,祝福她长命百岁福如东海寿比南山,那时候她就像很久没吃过零食的孩子忽然拥有了一块糖,很开心,笑起来脸上像花开了一般,有点羞涩又抵挡不住内心的喜悦。

去年爷爷去世之后奶奶一个人更加孤单了,虽然爸妈在身边,但他们要上班,大多数时光都是奶奶自己一个人度过的。好在爸妈养了一群鸡几只兔子,每天给动物喂食成为了奶奶的开心时刻。许是太孤单,就连家里种的几株植物奶奶也很是上心。我想这些动植物给老人带来挺多慰藉的吧。
读大学时,因为离家近还总能回家看望爷爷奶奶,给他们晒晒被子剪剪脚趾甲啥的,工作之后离家远,回家次数少,生娃之后更是分身乏术,爷爷奶奶见得少了,心中挂念只能视频的时候看看。
从我有记忆以来,奶奶就是一直拄着拐杖的,小时候一根拐杖,后来两根拐杖,再后来就是一张凳子,凳子往前一步,她扶着凳子往前走一步。希望在另一个世界,她能走能跳,健健康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