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说“百病皆由湿为患”
中医认为,风、寒、暑、湿、燥、火为六邪,湿邪是六大致病因素之一。“百病皆由湿为患”,外湿引内湿,导致人体经络不畅。湿与热结合在一起,中医认为是最麻烦的事情了,古人形容这叫“如油裹面”,油和面纠缠在一起,无法分开,此时,如果生病,您怎么清热可能都效果不好,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呢?此时要在清热的同时,去掉湿气,把这个平台去掉了,则热就无所依托了,自然容易去除。
湿气,还会导致我们脾胃出问题,因为湿邪容易困脾土,脾土一伤,我们周身都会出现问题的,所以此时护养脾阳,加强醒脾化湿,促进脾胃运化功能是养生重点。

湿邪入体,起初舌苔厚腻泛黄、皮肤起疹起痘,稍重时胸闷乏力、体态困乏、咽喉肿痛、大便不成形;进一步发展,会出现痤疮、关节疼痛,体型肥胖,头脸油腻,脸上长痘、长斑;女性的一些妇科病如白带异常,瘙痒也与湿气有关。
湿毒的程度
一级湿毒:在表皮
症状:皮肤骚痒,长湿疹,头脸油腻、长痘。
二级湿毒:在肌肉
症状:酸,困,累,乏,如肩颈肥厚,酸困,腰酸,乏力。
三级湿毒:在骨骼,即是骨寒湿,俗称风湿。
症状:肩周炎,肩痛,颈椎劳损,腰痛,风湿关节炎,变天关节就痛。
四级湿毒:在脏腑(子宫、卵巢、脾胃、肺)
症状:脾胃虚弱,便秘,多痰,妇科炎症。
五级湿毒:在身上(肿瘤)切了又长,长了又切。

中医认为,“湿气”是引发及恶化疾病的关键。因为环境和饮食习惯、生活习惯等因素,每个人体内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湿气。湿气不除, 睡再久也睡不够,而且会引发各种疾病。
如何判断体内是否有湿气呢?
>>>体内有湿气的表现:


除如上症状,再教大家3个判别方法:
1、起床时——看感觉
晨起觉得特别疲劳,头发昏,打不起精神来,或是像穿了件湿衣服一样,浑身不清爽,睡再久也睡不够,人也懒得动……那么可以肯定你体内有湿了。
2、如厕时——看大便
清晨方便后,可以观察一下大便。是不是粘在马桶上了,一箱水还冲不净。不方便观察马桶的,也可以观察手纸,正常的话一两张纸就够了,如果三五张纸反复擦也擦不净,也说明体内有湿了。若大便的颜色发青,溏软不成形,(这是脾虚的重要标志,很多人都有。总有排不净的感觉,也可以肯定体内有湿。时间长了,则百病缠身。
3、洗漱时——看舌苔
健康的舌淡红而润泽,舌面有一层舌苔,薄白而清静,干湿适中,不滑不燥。如果舌头达不到这些指标,那说明身体机能已经出现问题了。如果舌苔白厚,看起来滑而湿润,则说明体内有寒;如果舌苔粗糙或很厚、发黄发腻,则说明体内有湿热;如果舌质赤红无苔,则说明体内已经热到一定的程度伤阴了。
如果以上症状,你已经满足了1项以上,那你就必须要祛湿邪排湿毒了。

之前一直觉得生病就得去医院看病吃药,但是工作几年之后,感觉身体完全不正常了,皮肤瘙痒,舌头边缘锯齿状,满脸油光,身体困乏,头脑也是昏昏沉沉的,大便不成形,经常便秘,阴雨天气关节还会疼痛,想了很多方法也没方法解决。
我最早的时候去拔过罐,吓死人了,那师傅也说是体内湿气太重。可是我调理了两个月,再去拔罐,完全正常了,一点湿气也没有了。体重也减掉了好几斤,真怀疑减掉的不是肉,而是体内的水汽湿气。
说到这儿,大家一定很好奇,我到底是吃了什么灵丹妙药,既安全又有效地祛湿了呢? 其实我并不是吃了药哦,只不过是从一个老中医哪里拿了一个食疗除湿气的古方,老中医说:坚持吃上一段时间,早餐吃一次,晚餐吃一次,奇迹就会出现,百试百灵。体内湿气就没了,身体就会变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