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虎子幼年成长的世界里(长篇小说)
第三章 在虎子二十一个月的日子里
这一章主要描写小虎子语言和行动的发展过程
7.一日游
北京的二月二十六日的天气晴朗。
这天,小虎子跟随妈妈、奶奶和大姨、二姨、小姨及她们的仨孩子,一起游览了“龙潭湖公园”。

在游览的过程中,小虎子的妈妈和奶奶伴在他的左右。
起初,他们是冲着公园里的野鸭子、白天鹅、大雁去那里的,大人们的手里还带上了十多个馒头;准备在欣赏美丽飞鸟的时候,也喂一喂它们。
其实,这里是小虎子几乎天天都要来玩儿耍的地方,因为,他的姥姥姥爷常常都会利用买菜的机会,在通过这里的时候,带他玩儿一玩儿。
不过,这次,一群人来“龙潭湖公园”却别有另一番意义和情趣的。
而大人们的目的只有一个——让四个家庭里成长的孩子相聚一次,凛冽一下大自然的真谛。
诚然,也是检验小虎子跟几个姨和他们的孩子彼此沟通的能力,同时,也是观察观察小虎子对在大自然里生长着的动物的种类的比较与热爱程度。
当小虎子在半路上遇见了大姨妈时,他的妈妈让他叫‘大姨妈’,小虎子清晰地喊:“大~姨~妈~好!”他的大姨妈高兴地称赞说:“虎子真的长大了啊,会说整句子的话了。”
接着,他们就朝公园的方向走去,在过天桥的时候,小虎子坚持要自己上台阶。
而且,下了台阶之后,他便自主地跑步去追赶头前儿的哥哥、姐姐们。
等到了聚集的“龙潭湖公园”门口,小虎子在妈妈的介绍下,热情地叫了:“二姨、”“三姨”、“哥哥”、“姐姐”的称呼了;也同样受到了被叫人的喜欢。
这之后,小虎子的嘴里一直叨叨:“看鸭子,看鸭子…...”
说真的,在春天的这个季节里,正是看野鸭、白天鹅、大雁最好的季节,听小虎子的妈妈说:“前些年,象现在留在这里过冬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野鸭、白天鹅、大雁是飞到南方去过冬的,只是由于‘厄尔尼诺’现象的形成,北京冬天也暖和了;它们就留在此处过冬了。”
在大人们谈话的过程中,几个大一点儿的小孩子跑得没了踪影了,急得小虎子的大姨紧忙去追。
你再看小虎子的身影儿,他一直愿意走在公园儿的干草坪上,他跑的速度虽然没有哥哥、姐姐们快,可是,却比他的奶奶和妈妈奔得快!惹得她们不断地叮嘱他说:“慢点儿跑,慢点儿跑啊~”!更使大人们担心的是,小虎子总是往湖面的白色冰域附近靠,他的奶奶一次又一次地把他牵回到羊肠小道上来。
这里真美啊!宽阔的湖面有水域、冰层、汽艇;岸上有群雕塑、一排排石凳、凉亭、陈列馆、小桥、各种各样的树木、草坪等形成的靓丽风景线,使老人、妇女、青年、孩子流连忘返!
其中,时传祥纪念馆,孙敬修雕塑等更是吸引人的眼球。
难怪小虎子的哥哥、姐姐们问:“他们是真人吗?”
这当儿,小虎子站在孙敬修老爷爷给孩子们讲故事的雕塑前,仰望了许久,是被奶奶抱走的。
当他们来到一片有健身器材的场地后,小虎子在妈妈和奶奶的目光照射下,象大孩子一样地出溜了几个回合的滑梯,表现不俗!
然后,他便使劲儿地拽着奶奶的手来到打乒乓球的一对老人面前,看了足足有十多分钟,不愿意走。
见到小虎子可贵的兴趣,他的一位小姨说:“虎子长大了,也当运动员。”听了小姨的话,小虎子实属不理解她的话是什么含意?但是,他的奶奶接着说:“我们虎子当运动员,也要当林书豪式的运动员,首先得学业有成。”
而小虎子奶奶的这句话,被他的妈妈给批评了一顿。
她说:“您不要总是吹吹呼呼地说话,好吗?我们要让孩子好好做人,好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就足够了。”
她的话噎得小虎子的奶奶一脸的不高兴,想了一会儿,她说:“射中太阳的人,才能够轻松地打中飞机和老鹰!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她们这时候都沉默了。
也正是他们经过了一片健身场地之后,才真正来到了野鸭子、白天鹅、大雁在水里栖身嬉戏的地方。
大家在小虎子妈妈的提议下,来到一个野鸭子、白天鹅、大雁集聚多的半水域半冰面儿的观光疆界——一个铁栏栅挡住的湖边开始看野鸭、白天鹅和大雁了。
小虎子接过小姨递给他的馒头块儿,他想往水里扔——喂野鸭子,没想到,却掉到了岸边儿的“甲板上”。


顿时,他的奶奶借机启发小虎子说:“宝宝,你看见了吗?绿脑门和花脑门儿的小个儿动物是野鸭子,大红脑门儿、白色的是白天鹅,而长着黑白羽毛的大个儿动物是大雁,你认识吗?”
出乎奶奶的预料,小虎子干脆地回答说:“知道。”
他的话,不仅逗乐了奶奶,也使她想起了一件小事:“这次来,她发现小孙子念书时,分清楚了鸭子、鹅和鸟了;这也许是他的妈妈、姥姥姥爷常带他来看‘实物’多了,才分清楚‘鸭、鹅、鸟的吧?”想到这儿,小虎子的奶奶更举高了小孙子,好让他看清楚野鸭游泳、波水和爬到冰面上趴着时的样子,也看到白天鹅一双一队的游泳、打水的样子,同时,也看到稀少的几只大雁在水中游来游去的。
更重要的是,小虎子不断地拿妈妈递给他的馒头块儿喂水中的水生动物——小野鸭子,因为,白天鹅和大雁不靠近人群。
还好,半个多钟头的“喂小野鸭子”行动过去了,小虎子象大孩子们一样地意犹未尽!
他的妈妈说:“虎宝,咱们把带来的馒头都喂野鸭子了,你也看见野鸭子都已经吃饱了啊!我们也该走了,好吗?”
小虎子这时候被妈妈抱在怀里(因为在湖边不宜让小孩子自己站着的),他点了一下头,说:“妈妈。喝水。”
他的妈妈这才拿出了水瓶递给了小虎子,他自己咕咚咕咚地喝了一瓶子水,之后,他的妈妈说:“虎宝,这次你来‘龙潭湖‘看见了什么?”
小虎子说:“鸭子、鹅。”
“回答正确,虎宝真是聪明的好孩子”。他的妈妈智慧地肯定了儿子的“答案”是对的。
满载着春游“龙潭湖”的硕果,小虎子跟着大姨、二姨、小姨、妈妈、奶奶、哥哥、姐姐们一路欢声笑语地回到了家中。
8.语言的“鸟枪”和“大炮”
如果说,把baby说单字儿比喻成是“鸟枪”的话,那么,baby说整句子的话;就一定是“大炮”了。
随着北京天气的转暖,瑞雪虽然飘飘洒洒地落个不停、化成了冰水儿;但是,这正是孕育着春天的降临!在这美丽的季节里,小虎子的奶奶从来没有停止过想找机会跟小孙子对话。
这天是三月一日,她在儿媳异样眼光的怂恿下,问:“小虎子,你在‘亲子班’儿是咋向老师和小朋友介绍你自己的?再给奶奶说一遍,好吗?”
小虎子一听,丝毫不怯场地回答说:“我叫XXX,我一岁、九个月。”
他说最后一句话时,左手的二拇指头伸直,右手的二拇指头回个弯儿,很象是他的奶奶当年教幼儿大班小朋友时,曾经用过的手语“1”和“9”。
接着,小虎子的妈妈引导说:“我是漂亮的——?”
“小男生”。这是小虎子“接的话”。
“希望大家——”这也是小虎子的妈妈故意说的头半截句话。
“喜欢我。”这是小虎子很自然地表达流露。
听了小虎子的简单介绍和跟他妈妈的“成语接龙”,他的奶奶真的不敢相信,站在她面前的this littleboy 表达是如此的从容不迫,说话象是一个大孩子一样地准确了。她想:“他真好象是一个昨夜还使用‘鸟枪’的猎人,今天就变成了一个使用‘大炮’的正规军人了啊!”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