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沉醉的深夜》
听到《天边有朵雨做的云》时,觉得这个名字好诗意,在电影院门口看到了预告片,突然对娄烨产生了兴趣。《推拿》、《春风沉醉的夜晚》略有耳闻,都下载了。经人提醒,我才知道郁达夫的短篇小说《春风沉醉的晚上》,娄烨的电影里王平和江城这对同性恋人赤裸相拥时,读起了这本书,时间静静地流淌。
我没有看完这部电影,就像某个同学所说的那样,没有看也能评论,更何况我只是看了一半呢。
我担心的是,这部电影对人物的构建。江城和王平的相爱时建立在破坏他人家庭的基础上的,我隐隐有点难受。我不是说同性恋有错,我是说出轨有错。但是很显然,以当下舆论对同性恋的接受程度,恐怕还是会有人给同性恋贴上“恶心”的标签。这样的情节发展让我好担心,担心搅坏了同性的爱恋,担心它杯混杂着其他的情绪而被谩骂。虽然我观看的时候时刻提醒自己,这是出轨,不管是同性恋还是异性恋,这都是不会被改变的事实。
我记得,有位朋友曾经在朋友圈发过一段话,具体的话语我已经记不太清了,大概是说,一切对同性恋持无所谓态度的人,都很无理。当时我觉得,事情为什么非要有正反两面呢,非要支持和反对吗?后来我想,这是有道理的吧。既不承认,也不否认,既不支持,也不反对。这样暧昧的态度,正是因为没有把它当作普通正常的事物吧?我好像也说不清楚。
直到后来,我看了《蓝宇》。蓝宇的情感更为纯粹,没有插足别人的感情我被电影里刘烨长长细细的睫毛下,扑闪扑闪的眼睛里流露出的真情所感动,我真的看到了同性恋者之间的爱意,我甚至难过得想哭。所以,那时开始,我才算真正地接受吧。
再说郁达夫的《春风沉醉的晚上》,连读了两遍,第二天起来又读了一遍。失意落魄的我搬进了贫民区的小房子,和一个十七岁丧父寡居的二妹作邻居。我成日坐着,看似读书,实则望着烛光发呆。穷困潦倒,萎靡不振,于是选择夜里散步,清晨归来。闲来无事写文译诗,并在夜里投稿好几回,终于收到了稿费。二妹察觉,却担心我是不是半夜在外面做不好的勾当。
“但是囊中很羞涩的我,也不能上什么地方去旅行一次,日夜只是在那暗室的灯光下呆坐。”
因为自去年以来,我只是一日一日的萎靡下去,差不多把“我是什么人?”“我现在所处的是怎么一种境遇?”“我的心里还是悲还是喜?”
“一个人在马路上从狭隘的深蓝天空里看看群星,慢慢的向前行走,一边作些漫无涯涘的空想,倒是于我的身体很有利益。当这样的无可奈何,春风沉醉的晚上,我每要在各处乱走,走到天将明的时候才回家里。”
前两遍读的时候,我觉得有点温暖,还带点美好。他把半夜独自散步街头,那种孤独哀伤说得那么浪漫,那么令人向往。我似乎偏爱这样颓唐、物哀的美,就好像我高中时喜欢《人间失格》一样,那种哀哀怨怨,却又一种不可名状的美感。
“我看了她这种单纯的态度,心里忽而起了一种不可思议的感情,我想把两只手伸出去拥抱她一回,但是我的理性却命令我说:‘你莫再作孽了!你可知道你现在处的是什么境遇,你想把这纯洁的处女毒杀了么?恶魔,恶魔,你现在是没有爱人的资格的呀!’”
读第三次的时候,我读出了他们间的些许暧昧,还带着点小人物的悲凉。两个孤独的灵魂在相互取暖,一点点的靠近,随即冰冷残酷的理性在敲打,“没有爱人的资格”。
丧啊。
他真丧。无事可做,白日做梦,晚上散步。收到稿费先挥霍,爱人先想不配。《去他妈的世界》是丧文化的影像化,甚至可以说是年轻人对丧文化比较狂暴的的一种表达。有人点评,说那恐怕只是矫情癌泛滥下的自我沉醉。其实,郁达夫也是,他所有的哀哀怨怨,都是对现实的无能。我读了又读,发现我对此的喜爱,或许也源于我对现实的无能,这样的挥霍、散漫好像做了我不敢做的,这样无为的悲哀状态仿佛是一种理想舒适状态,谁不想终日“葛优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