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届“上海影评人奖”揭晓,文牧野黄渤等榜上有名!

箫韶九成,有凤来仪。春天是影视从业者不负韶光,影视项目开机耕耘的好时节,站在影视行业破冰迎春的时间点上,由上海电影评论学会举办的第27届上海影评人奖评选结果日前揭晓。

2018年是中国电影产业步入调整与调焦的一年,在产业格局和市场环境产生巨大变革的大环境下,国产电影中涌现出了一批力作。
电影《红海行动》、《无问西东》、《我不是药神》、《无名之辈》、《暴裂无声》、《无双》、《狗十三》、《冥王星时刻》、《江湖儿女》、《阿拉姜色》荣获年度十佳影片奖。

电影《我不是药神》荣获年度最佳新人新作奖,黄渤导演的《一出好戏》荣获年度最佳新人导演奖。

上海电影评论学会会长 朱枫导演
韩家女/钟伟/文牧野编剧的《我不是药神》荣获年度最佳新人编剧奖,朱耕佑主演的《未择之路》荣获年度最佳新人男演员奖,田天主演的《北方一片苍茫》荣获年度最佳新人女演员奖。

本届评委会主席 张建亚导演
年度最佳理论评论贡献奖,授予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陈犀禾教授和复旦大学周斌教授。

陈犀禾教授(右一)与周斌教授(中)现场座谈
此外还授予“一条”电影文化普及奖,鼓励更多媒体传播电影文化。

上海影评人奖的评选过程,秉持独立、公正,艺术成就与社会效果兼顾的评审规则。
经上海电影评论学会全体会员初选和评审委员会终选的方式,在2018年正式公映的影片中推选出年度国产电影十佳和年度新人新作及理论评论贡献奖,以推动中国电影的创作、评论与研究。
各大奖项得主
1
【电影理论评论贡献奖】
上海大学陈犀禾教授
复旦大学周斌教授

【颁奖词】

陈犀禾教授
在中国电影理论史上,陈犀禾教授是少有的视野广阔、卓有洞见的电影理论家之一。
作为中国第一代“电影学”研究生,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提出影响广泛的“影戏说”,到后来的“红色理论、蓝色理论”,以及其后的“工业理论”及“国家理论”,陈犀禾教授都以其非凡见识,系统阐述,为中国电影理论建设做出了卓越贡献!特授予其“电影理论评论贡献奖”!

周斌教授
三十多年来,周斌教授在电影理论、批评、教育等多个领域辛勤耕耘,硕果累累。他所主编的六卷本“中国现代电影产业与电影创作研究丛书”,是近年来中国电影史研究领域的一项重要成果,深受业界好评。
除了学术上的突出成就,周斌教授还担任多个电影学术组织的领头人,为促进中国电影研究的繁荣与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2
【最佳新人男演员奖】
《未择之路》——朱耕佑

【颁奖词】
在电影《未择之路》中,他成功饰演了一个父爱缺失、性格孤僻、沉闷寡言而又倔强执拗的尕(ga)娃形象,其精彩演出,表现出一种特有的张力,催人泪下。虽然首次担纲主演,但给人以成熟自如的印象。为此特授予朱耕佑最佳新人男演员奖。
3
【最佳新人女演员奖】
《北方一片苍茫》——田天

【颁奖词】
这位演员,在一个非常规叙事的电影中进行了创造性的表演,完成了多样化的塑造。整个影片中她不仅与素人演员对戏,还要塑造一个边缘化的高难度角色,在拿捏现实和非现实的情境中保持了自身特色为观众呈现了独特的表演艺术。
4
【最佳新人编剧奖】
《我不是药神》——韩家女/钟伟/文牧野

【颁奖词】
由韩家女/钟伟/文牧野编剧联合创作的影片《我不是药神》,以真实的生活事件为依据,在素材电影化的过程中,将现实主义风格与各种类型元素结合得妥帖而精致,节奏把握张弛有度,塑造的人物命运共同体,既是久违的,又是新鲜的,让当代观众得以审视包括自身在内的人性黑暗和光辉。
5
【最佳新人导演奖】
《一出好戏》——黄渤

【颁奖词】
虽是首次执导之作,但其所透露出的对于整体感的把握,对于塑造群体角色的指导,故事的讲述,节奏的感知,特别是其将日常寓言化的深刻理解和阐述,都显示出其一位新人导演出色的创作实力,可谓视角独特,富于哲理!
6
【最佳新人新作奖】
《我不是药神》

【颁奖词】
这部影片在近年的国产影作中难能可贵地回归到当下中国社会,深切关照了民生领域“性命交关”的题材,讲述了“老百姓自己的故事”,是对暌违多时的中国电影的现实主义传统的一次深情致意,在观赏性和社会效果两方面均有着不俗的成绩,也是作为影坛新人的主创者交出的一份出色答卷。
7
【电影普及奖】
“一条”

【颁奖词】
作为一个新生代媒体平台,其从创立之初始终保持着高水准的生活美学观念,为大众输送精品的文化内容。几年来做过多部国产优秀影片的推介和展映,为当代大众了解电影搭建了有效的平台,对电影文化普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特授予“一条”“电影文化普及奖”。

微博:@藤井树观影团2011
公号:藤井树观影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