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5年生存率高达74.5%,该跟日本学点啥?
胃癌5年生存率,是指胃癌病人接受治疗后经过5年还存活着的比例。这是衡量胃癌治愈率的一个重要指标。
根据日本国立癌症研究中心最新公布的数据,日本的胃癌的5年相对生存率高达74.5%,远超中国和美国的30%~40%,可谓一枝独秀。

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我们能学到什么呢?
1全民早筛查
美国是医疗技术发达的国家;中国拥有大量人口基数,有丰富的临床治疗经验,但为什么在治疗胃癌这个领域,唯独日本的5年生存率高呢?
日本的5年胃癌生存率高,就是因为检查出来的多为早期患者,病情发展比较慢,复发转移几率低,同时由于年纪轻,体力状况好,更能耐受手术和放化疗,治疗效果当然就好。
日本对付胃癌的秘籍:全民早筛查,早发现早治疗。

1964年有40万人进行了检查,到了1970年有400万人,1990年后每年都约有600万人进行胃癌筛查。日本胃癌早期诊断率高达50%至70%。
而在美国,胃癌不是常见的恶性肿瘤,跟乳腺癌、大肠癌、前列腺癌等该国高发癌比较,美国人相对不重视胃癌的防治,早期发现率低。
中国作为胃癌的高发国,民众的防治意识却不高,只有10%至20%的早期胃癌发现率,很多人一经诊断就是进展期胃癌了。超过70%的人活不过5年。
2胃镜必不可少
既然日本胃癌治愈率那么高得归功于日本胃癌的早发现早治疗,那么他们如何做到的呢?

这种微小的病变,其他检查手段是发现不了的。主要依靠内视镜的筛查。
据报告,日本人口为约1.27亿,每年总共约完成1500万例胃镜检查。相当于每年12.5%的人都去做了胃镜。换算一下,相当于5年中有62.5%的人至少做了一次胃镜。再换算一下高危人群,几乎上全都做了筛查。

而反观我国,胃镜的检查率非常低,早期癌症发现率低于20%,也就是说,大多数被确诊的人可能熬不到5年。
早期胃癌患者里80%是没有明显症状的,即使有症状也是一些非典型性症状,如食欲不振、腹部不适等,患者很难引起重视。
没有症状如何确定筛查时间呢?
最理性的做法就是定期体检,尤其是35-40岁以上的人群,每年一次体检必不可少。而这种体检是要包含胃镜的体检。
3生活细节
★冰箱

在日本、美国都有冰箱大规模进入家庭使用后,胃癌发病率大幅下降的现象。冰箱的好处是可以让食物里的细菌不要那么疯长,不用使用那么多的防腐剂,包括使用盐来腌制食物。
★盐:

食物中食盐的摄入量,跟胃癌的发病率也是正相关的。世界卫生组织已经把每人每天食盐的推荐摄入量降到了5克。日本也在积极控盐。
4根除幽门螺旋杆菌

幽门螺旋杆菌可以导致胃溃疡,与胃癌发生呈正相关性。根治幽门螺旋杆菌治疗可以明显降低胃癌的发病率。所以建议可以进行分餐制,减少幽门螺旋杆菌的传播。
在日本做了胃镜后,如果医生认为有必要检查幽门螺杆菌,可以用医保检查,并且幽门螺杆菌的治疗也已经纳入医保计划。
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庞大,感染人群达到7亿左右,全民根除并不现实。然而,注意避免感染,重点高危人群及时根除则十分必要。
5这些是胃癌的高危因素
以下重点人群要尽早进行幽门螺杆菌筛查和胃镜检查。
★ 性别:男性发病率是女性的两倍。
★遗传因素:有胃癌家族史,罹患胃癌可能性比普通人高2~3倍不等,有消化道肿瘤家族史也应重视。
★年龄:大约75%的胃癌患者年龄在50以上。建议以40岁为胃癌筛查的起始年龄,有条件或高危因素多的人应尽量提前。

★胃病病史: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胃癌发生呈正相关性,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人群发生胃癌的危险性是未感染人群的好几倍。另外有胃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胃切除术后等病史,也是胃癌的高危因素。
★饮食、生活习惯:长期吸烟,喜欢高盐饮食,爱吃腌熏煎烤炸食品,常常吃剩饭剩菜霉变食物等,也与胃癌发生密切相关。
中国由于人口基数大,胃癌发病率高,贡献了全世界一半以上的病例。在目前胃癌治疗手段没有取得革命性进步的背景下,我们一定要做好胃癌的预防及早期筛查来提高生存率。

根据日本国立癌症研究中心最新发布的胃癌5年生存率数据:

一期胃癌5年生存率高达98.1%,二期胃癌:66.4%,三期胃癌:47.3%,四期胃癌的5年生存率仅有7.3%。
因此,如果能发现早期胃癌并及时治疗,可以挽救生命!
早期胃癌很难发现,日本粘膜下胃癌查出率平均水平是0.28%,而癌研有明医院更是高达3%!
作为日本最早的癌症专科医院,癌研有明医院的综合实力排名亚洲第一。目前国际上通用的胃癌和大肠癌的治疗方案,都是由癌研有明医院提出并最早开始运用的。

癌研有明医院使用可放大80倍的NBI内窥镜诊断技术,配备具有内窥镜专门医师资格的医师进行早期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