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食记
查看话题 >对待春天最温柔的方式,就是把她一口吃下

春天
责备上路的人。
所有的芙蓉花儿和紫云英,
雪白的马齿咀嚼青草,
星星在黑暗中咀嚼亡魂。
——周云蓬《春天责备》
春天有哪些好吃的东西?去菜市场里看看。
菜市场旁边通常有早餐摊位。七八家不同类型的早点摊围聚在一起,中间是稀稀拉拉的公共座位。叔叔阿姨们起得早,先来一碗豆浆加一根油条,觉得少的,再来一两牛肉锅贴或一个茶叶蛋。也有爷爷带着小孙子来的,点一碗皮肚面,给小朋友拿一个小碗,爷孙两儿分着吃。
起得更早的,先去买菜,拣最新鲜最水嫩的菜,然后再来吃早饭。旁人看见鲜嫩欲滴的时蔬青菜,忙不迭地吃两口,抓紧时间去逛菜市场了。
菜市场里最醒目的是绿色。室内菜市场普遍较为阴暗,每一个老板都在摊位上挂了一盏灯。走进去,映入眼帘的是翠绿、青绿和墨绿,搭配着一些红色和少数白色、棕色,白炽灯照起来,像极了写实主义的油画。
是韭菜打响了春季饕餮盛宴的第一枪。

春天就该吃韭菜。杜甫说「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梁」,春季刚刚开始,冒着夜雨剪来了青鲜的韭菜,搭配新煮的黄米饭,开怀畅饮,能连干十几杯——不知道这酒是不是绿蚁新焙的酒?
韭菜有个别名:起阳草,听着挺色情,但实乃生发之物。细细嫩嫩的小叶子,从牙白过渡到青绿色,瞥一眼,甚是让人怜爱。江南苏州人吃韭菜,讲究吃第二茬韭菜,又名「二刀韭」,其味鲜美,令人沉醉。
韭菜易做,一道简单的清炒韭菜就足以挑动春天的味蕾。高级一点的,韭菜炒螺蛳、韭菜炒百叶,荤素搭配,韭菜的脆嫩和螺蛳百叶的嚼劲相得益彰,酌二两白酒,自然畅快。
向韭菜致敬的另一种方法是吃韭菜馅的饺子。
母亲常常包素馅的饺子,清晨去买一捆韭菜,中午借着烧饭的间隙把黄芽蔫叶拣拣择择,傍晚和面拌馅擀皮,不出半个小时,韭菜鸡蛋馅的饺子就出锅了。母亲叮嘱,吃素饺子不要蘸醋,要吃蔬菜的原味。

螺蛳也是应季菜。老人家常说,过了清明,螺蛳就不能吃了。螺蛳这种东西,既容易做,也不太容易做。容易的地方在于,螺蛳除了坚硬的外壳就是细小的螺肉,把炒肉丝和做红烧肉的方法结合,就能把螺蛳料理得服服帖帖;不容易的地方在于,螺蛳难以入味,需要大火炒、小火焖,多味调和,才能把螺蛳肉的鲜香逼出极致。

春天的餐桌上,香椿是少不了的。香椿这东西,喜欢的人喜欢,不喜欢的受不了那味道,避之不及。香椿以谷雨前的为佳,讲究的是吃早、吃鲜、吃嫩。以前奶奶家的院子里有棵香椿树,春天来了,枝桠钻出围墙,满院子里飘香。摘香椿头,从鸡窝里掏几只鸡蛋,用柴火大灶翻炒,少油、少盐,盛到盘子里,清口吃,不要就米饭,不许吃馒头,以免干扰了香椿鸡蛋的纯香。
绿里透着红,红里透着紫的是苋菜。张爱玲总结自己吃苋菜的经验是,「炒苋菜没蒜,不值得一炒。」作为炒苋菜的催化剂,蒜要不呛不粘,保持火候,方能提味。
还有一种原先上不了台面的蔬菜:草头,也叫苜蓿,江南一带,吃苜蓿苗的由来已久,清新的香气是许多人的至爱。一道酒香草头,入口绵延温柔,顿显别出心裁,柔嫩的叶子在白酒的激发下,把草本的清香发挥到了极致。
江浙一带,草头是红烧河豚的绝妙搭配,一素一荤,一高一低,草头衬托了河豚,河豚升华了草头。
大佬杜月笙独爱一道草头圈子。圈子不是大肠,确切地说是直肠,草头和圈子搭配,看上去粗鄙不堪,从青帮「小瘪三」到「上海王」,依然改不了吃这道并不高雅的菜的习惯:
「迭个好吃,吾伲老头子最欢喜吃这口!」

除了飘散在菜市场各个摊位,还常见于菜市场门口和小区门口菜篮子里的野菜。通常是卖菜的大爷大妈自家种的,装进篮子,放进电瓶三轮车里,从郊区带到城里来卖。
在南京是了解野菜的最直接的方式。南京人拥有一套完备的「吃草」体系:
先是「水八仙」:藕、菱、茭瓜、茨菰、芡实、荸荠、水芹、茭儿菜。
然后是「旱八仙」:荠菜、芦蒿、菊花脑、香椿头、马齿苋、鹅儿肠、马兰头、枸杞头。

还有「春八鲜」:芦蒿、蒜苗、春笋、莴苣、蚕豆、蘑菇、豌豆苗、茭儿菜。
等到菜市场里的香椿、菊花脑、马兰头不见的时候,春天似乎就过去了。
小肥虾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北京冬日逛吃指南,看看地不地道? (24人喜欢)
- 今年的许多顿美好的饭,是和朋友们一起吃的:) (25人喜欢)
- 南京三家好吃火锅,一般人还真找不到 (11人喜欢)
- 在徐州两天,吃了10家店 (12人喜欢)
- 南京一人食5家小店:点评搜不到,只能线下找 (20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