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身女子独闯印度的30天

很多人会选择一个人出发去旅行。
也有很多人会选择去印度旅行。
但是一个人去印度旅行,却是很多人不会尝试的。尤其还是一个女生,独自出发去印度,仿佛意味着送羊入虎口。
因为印度给世界的印象就是一个问题国家。
巨大的贫富差距之下造成的各种社会问题:歧视女性、社会治安混乱、疾病横行、脏乱差……
就连印度电影里面展示的,也是女性遭遇的不公。
所以,为什么还要一个女生出发去印度?


老猫的印度旅行Jasmine-时代文旅·乐活FM
-点击音频,听听老猫独自闯印度的故事-
无道不孤x乐活FM联合出品
我是老猫,一个背包客。也许可以通过我的30天印度之旅回答你这个问题。

说到出发的初衷, 其实很简单。我那时候刚好辞职了,又刚好看到了《三傻大闹宝莱坞》这部电影,里面的景色太漂亮了,于是我说走就走了。

2015年1月18日凌晨五点,我到达加尔各答机场。
机场没有我想象的那么差,整体还比较干净。于是我用睡袋侠的方式,迅速地融入了这座城市。

那天去到是半夜,所以我和另外一个偶遇的女生考虑到安全问题,就在机场内歇会,于是就有了上面的情景。
1772年,加尔各答曾被指定为英属印度的首府,开始了持续一百多年的繁荣历史。
现如今英国人早就走了,但整座城市似乎还停留在1947年刚刚独立的时候。有轨电车,人力车夫,魁梧的印度警察,让人想起了之前的英租界。

曾经,这里拥有一支亚洲最好的受过教育的公务员队伍,最好的铁路网,最宏伟的建筑,但如今,这里除了一天天变旧,似乎并没有什么新的改变。
但是这样的一个城市,已经是印度最大的城市之一了。
初来乍到,和想象中的印度,差别不大。


来到印度的第一件事,我去了一个著名的救护所——特雷莎修女之家的其中一站,当了四天义工。

救护所里孩子休息的地方
很有意思的是,很多人来印度的行程里面都会包括这里,而且不是简单的拍照打卡,而是会成为一名义工,参与这里的生活。
这在我之前是没有想到的,游客们通过做义工来认识一个城市,这在其他国家应该也不多见。

我们给救护所里的病人们洗衣服的工作台
我坐在加尔各答的救护所里面,手足无措地面对着一个瘦瘦小小的男孩。他冲着我手舞足蹈,大喊大叫,激动得鼻涕流了一脸。
我轻轻地把他揽了过来,想要擦干净他脏兮兮的小脸,可是还没等我真正碰到他,他便开始哇哇大哭。他的哭声让我更加慌张。
我想知道他需要什么,而他是一个没有语言表达能力的残疾儿童。
居住在救护所里面的,都是一些和他类似有残疾的孩子,也有一些临终的老人。救护站里面有些简陋陈旧的设备来维持他们最基本的需求,偶尔也会有社区医院的医生来义诊。
我每天早上七点钟,坐公交车到郊外的救护所。每天的工作,就是帮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给老人洗被子,陪孩子们玩耍。

到这里当义工几乎没有任何要求,不分国籍、种族、性别、年龄,宗教信仰,仅需做必要的登记,就会被接收。
我从未像那段时间那样,发自内心地觉得自己幸运。如果我在书上看到这样的故事,我会觉得这是一篇没什么营养的鸡汤。
但是当我真正看到那些在生存的边缘苦苦挣扎的孩子和老人,每天的食物只有贫瘠的蔬菜,基本的温饱需求都得不到满足的时候,那种震撼是难以言表的。

义工们是没有任何报酬补贴的,也不提供住宿和餐饮。大家都抱着相似的目的:体会特蕾莎修女的精神遗产。来到这里的义工只有很少的部分是基督教徒,但是大家都信仰爱与奉献。
我想我这四天,就是在首陀罗的世界里转了一圈。我们在生存线以上追逐着诗和远方,他们在生存线以下挣扎着活下去。(印度很著名的种姓制度:首陀罗——代表奴隶)
说一句坦率的话,我在他们的身上,看不到人类的尊严,只觉得他们像动物一样,因为本能而活着。


有一次我去金庙的时候,因为不能穿鞋子进去,要把鞋子放到寄存箱里。出来时由于没有走同一个门口,所以就找不到我原来寄存鞋子的地方,于是我只能光着脚找。
金庙的地方比较偏僻,环境就不太好,一下雨就很恐怖,一路都是牛粪和泥土混在一起的泥泞。但是没办法,没有鞋子的我也只能赤着脚走。
后来碰到一个13、4岁的男生用蹩脚的英语问我,需要帮忙吗?我告诉他我找不到我的鞋子了。
然后他就一直带着我到处去找我的鞋子。我光着脚在泥泞的路上走来走去,让我感到非常不适。小男孩大概是看出来我光着脚很痛苦,干脆就把他的鞋子脱给我穿。
那个时候确实非常感动,我一个成年人在异国他乡得到一个小孩子不计回报的帮助,那种触动是特别深的。比我后来在印度其他地方遇到各种旁击侧敲,“循循善诱”要行骗作恶的大人们可爱多了。
作恶的人也不仅仅是针对外来游客,即便是对自己人,大人们也是在相互为难。比如在后来偶然参加的一个婚礼里面发现,在农村里面,女性的地位真的非常低下。以至于妻子们一旦发现自己肚子里怀着的是女孩的时候,就会马上去堕胎。
这个国家,作恶的大人们花样不断,却不愿意给孩子行善的权利。

参加婚礼的现场图片

我来之前我的一个男生朋友就跟我分享过他的经历。
有一次去坐火车站坐车的时候,有一个男生过来搭讪,要给他带路。结果没有把他往正路上带,反而是带到了一个人烟稀少的地方,突然跟他表白说:我喜欢你。把我朋友都吓死了。
当然,我也没有能避开这些所谓的“艳遇”。

印度的男人们很喜欢东亚女孩,原因就是因为我们的皮肤比较白。这就导致我走在路上的时候,会有一种“我是巨星”的错觉,经常会有当地的男人走过来,试图和我展开话题,也会有要和我拍照留念的。
“我在火车上遇到了一个印度男人,想要和我交往”
他穿着打扮文质彬彬,从英语水平来看应该接受过不错的教育。他在火车上穿越人群,来要我的联系方式,并且抓住一切机会见缝插针地向我透露他想找一个中国女孩的强烈愿望。
当然,我采取的应对方式是假装听不懂他的弦外之音。

这不是火车上的男人,是一个医生
“在阿格拉遇到的丹麦男生想跟我开房”
之后我还在阿格拉一个像威廉王子的丹麦男生。在红堡闲逛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总是会碰见,他主动跟我打招呼,我们就聊起来了。
猝不及防地就问我:你们中国人是不是很爱吃青蛙,得到了我肯定的回答之后,他一脸不可思议。他还说他之前来过中国,交过一个北京女朋友,所以很喜欢中国女生。
聊着聊着,我们就一起吃了晚饭。最后,重点来了!!小哥哥问我要不要跟他回酒店~
当然,我还是拒绝了。

这里没有像威廉王子的丹麦男生,只是拍了一张游客照
在一个性压抑如此严重的国家,却是满大街的搭讪和“性暗示”,甚至会有克久拉霍这样布满性器官雕刻建筑群的城市。这里崇尚着性文化,却流行着歧视女性的风气。

我和一个印度的民宿老板聊起“在印度做女孩是不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他和我说:“Bad man see the bag girl,good man see thegood girl.”意思大概就是“你是什么样的人,你就会遇到什么样的人。”
换言之,如果你穿着暴露,就意味着你是可以被搭讪的,可以不被尊重的。在我国被唾弃的荡妇理论,没有想到却是这里男人们的信条。
所以,如果你要来印度,我还是建议你把性感的衣服收起来,尽量入乡随俗会比较安全。


这里有云南的文艺小清新,也藏区的纯洁和干净。
大吉岭的景色真的非常漂亮。有很有意思的3D火车,而且是那种窄轨的、老式的、像我们中国早期的那种小火车。
火车围着山跑来跑去,而且是蒸汽的,就像穿越回到民国时代一样,感觉特别有意思。在坐火车的过程中,会看到沿路连绵不断的种满茶叶的山坡,空气特别好。

世界上三大有名的红茶,一个是锡金的锡兰红茶,一个是斯里兰卡的红茶,另外一个就是大吉岭的红茶。坐着小火车看到的就是漫山遍野的大吉岭红茶。
当坐上它在绵延的山地中盘旋而上时,窗外是一峦又一峦栽满茶树的山坡,跟随着摇摇晃晃的小火车柔和又随性地起起伏伏,空气也与之前完全不同,清新得令人心旷神怡。

大吉岭的文化很接近西藏。就连我所接触到的大吉岭本土人,外貌也不是印度人那种黑皮肤,深轮廓,大眼睛和长睫毛。反而像我们藏族人的轮廓。
他们的生活习惯也很接近中国藏民,那里也是我唯一一个能吃到猪肉的地方。那里的信仰以藏教为主,所以是可以吃猪肉的。

在大吉岭的生活悠闲自在到不得了。一待就是6天,每天的最大享受就是点一壶大吉岭红茶,配一个cake,坐在落地窗户的大露台看云卷云舒。


在占西看到了古堡,还以为自己走到了童话世界里面。
这里成片的古堡建筑,大片大片的油菜花田,浪漫得就像在迪士尼动画里面直接复制过来的一样。


这里生活的人也非常的淳朴,以至于他们有一个非常原始又重口味的“奇观”。

把牛粪压成饼,晒干用来做燃料
甚至也体验了一把印度人“开外挂式”的坐车方式,我觉得这就是印度的特色观光车,360度无遮挡景观。

在印度也可以满足我作为女生买买买的欲望。
我真正到达这里的时候,我才发现原来电影中那些热烈的色彩并不是调色技巧,而是真实的存在。
如果你难以理解“五彩斑斓”的含义,那印度绝对会让你醍醐灌顶。

我曾经和无数朋友说过:任何一个女人到印度都不可能空手而归,因为印度的美丽几乎精准戳中了女性心中的每一个渴望。
当地的手工艺品精致得令人“意乱神迷”,无论是木雕还是丝巾之类的手绣,都既具备异域特色,又能满足不同文化背景下造就的各种审美。


而作为一个已经被那些艺术品诱惑到失去定力的女人,我还在当地买了七套做工精巧的床上用品。
从印度回国的时候,我一共驮了四十公斤的东西。

我在克久拉霍淘到了一条我超级喜欢的围巾

在当地体验“绣花工艺”,我手上画的这个是当地叫海利郎的花,一般新婚的女孩子会在自己的身体上画上各种漂亮的植物。
Incredible India 是印度2018年的旅游宣传语。很好地概括了印度的特色。一个充满了不可思议的矛盾体国家。
用我的话说:印度就像“榴莲”,爱的很爱,不喜欢的也是来一次就没下次。
我不会把去印度的旅行想象成所谓的救赎之旅,虽然在救护所的经历的确让我觉得心灵受到了净化。
我出发的初衷,只是因为被这里的景色吸引住,想要体验被缤纷的色彩包围住的感受而已,并不是为了追求额外的意义。在我看来,那些意义会让旅行变得沉重而冗余。
我想站在更高的地方,用更加客观的角度去俯瞰这个世界,仅此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