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手写一些
因为不想属于我的徐XX的墓志铭上只写着
“”“此人一事无成”,
也因为今天看了一集纪录片吧,好像真切的原谅了一些事,也对自己的选择坦然,也因此宽恕了一些人也宽恕了自己,所以假期结束的这一刻决定从醒来就要认真生活了。
是一种稳定的状态,而非突然兴起的需要怎样做,当然也有可能是从下午居然破天荒刷了四双鞋子开始,人生有点不同了。(好像有点可笑)
几乎一整个冬天的周末都没有出门,连西湖也不怎么去,年后回来更是一次出门都不曾。
同事也跟着纳闷说我变了,以往周末总会听到我又去图书馆,又去看展览blabla
我想了想,大概首因是找到了一个合适的房子,有属于自己的安静的空间,室友们也也都很好,少了很多幺蛾子事,属于自己的密闭的可以放松的有一些小温馨的环境让人有了依恋,有了一点点家的归属感。
可能大家都不能理解这样一个几平米的小空间让我有多满意。
它 像极了我的0~11岁一直生活着的那个空间,狭小却有生活感。房子的用处好像再也不只是遮风避雨这一样,还有在屋檐下的生活。
普通装修,装的都是这七八年来杭州后自己囤积的各种小物件。组合起来就是属于徐XX这七八年的人生。
第二个原因大概是杭州的这个冬天太冷了,冷得我只好用“蛇要冬眠”来开脱,我实在不想走在冷风中。
但万幸,4.7号凌晨的这个夜晚,我穿着背心家居短裤盘腿在地毯坐垫上写着些文字,稍稍有些凉意,想起16年这个这个时候刚回杭州开始开店,就是在阳台上修图做海报,直到天明的,瞬间,已是三年。
我悄悄把口语的软件卸载了一周了,对外大家还认为我是个自律的人。
我觉得是有一种抗拒的,觉得是一种负担,甚至在已经练了两三百天的现在还是会有不适,时长是踩点12点前完成任务,像极了以前读书时完成作业的感觉,不主动。虽然通常在念了几分钟之后会来一些兴致,但也无法消除我的抗拒感。我觉得是需要停一停需要自己调试的,不然过程和结局都不是自己想要的。
准备白天把它下回来,恢复练了。
刚才在跟着教程做线形图,还有是有点意思,就是过程比较懵逼,进度慢。
我理解的自律应该是不会时长有一个声音在提醒,你要怎样怎样,今天还有什么什么该完成,而是潜意识里就觉得去跑步啊跑完多爽,这几天就学这个线形图啊好有意思,自己做起来又觉得有意思又提升技能。
但想想现在这个状态是不错的,连变成一个这样潜意识里就是自律的人的人也是需要勇气的,自己现在就有这样的勇气吧,七八分的样子。
我一直觉得人生是一个很奇妙的事。
过往的任何一个抉择,甚至不是我个人的而是周遭任何一篇叶落的发生,我都不会是现在这个我。
在过的每一天,每一刻思考,每一次抗拒和妥协的交锋,不一定是精彩却是真实的……人实体的存在和消亡,都是在不确定和确定之间不断过度的。
在努力做什么事,努力想成为什么人的过程中,是不会像打游戏一样可以有“另一条命”的机会,是不会能再来一次的,也不会像进度条一样给你一个明确刻度,告诉你你努力到这一刻已经有70分了,再加班加点就能超过他人或是再努力多少天就能达到100分。
这是一个非常不确定的事,很可能结局甚至不可能是一百分。
而让这个不确定变成确定,是需要有足够的实力做衬底的,机会际遇可说也不说。
前几天是哪部电影,王景春主演的柏林电影节男主那部,就是他曾经的工作经历给这个角色加了分,一个多年经验的熟手和一个练了三五个月的新手一样吗,是不一样的,心态状态都是不一样的。
珍惜这一刻的经历,也尽力发掘自己的可能性,每个人虽然都只能看见这个世界上非常非常小的一部分,但都能看见自己过往的人生,我希望它今后是不负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