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爱中男女思维的差异
查看话题 >同意和男生去旅行=同意和他滚床单吗?
女生同意跟男生单独去旅行就等同于同意滚床单,这种看法乍一看非常直男癌,但仔细一想,其实也没有那么简单。男女之间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差异,不亚于「异性到底有没有纯友谊」。
在电影《搏击俱乐部》中,海伦娜·伯翰·卡特从背后抱住了爱德华·诺顿。
她手上的烟,放在诺顿裤裆上,导演用这个镜头,恰到好处的表明了卡特对诺顿的欲望。

在《新龙门客栈》中,风情万种的客栈老板娘金镶玉邂逅俊俏书生周淮安,当周淮安潇洒地以耍雨伞博得金镶玉喝彩,并要求她以后多加关照时,金镶玉立刻接口说:“那就要看你的蜡烛亮不亮了。”以蜡烛比喻丁丁,富有情趣的对白,令人浮想联翩。

这种行为言语的挑逗,在男女的碰撞间比比皆是。比如一个男人对一个女人说:「我家有一只会翻跟斗的猫,想去看吗」,其实无非就是委婉地表达所谓的「约吗?」
如果有人想要和你发生关系,那他或多或少都会流露想要睡你的讯号。这种不易被察觉但又暧昧不可言的信息,我们将其俗称为——性暗示。
为什么要说起性暗示,因为在网上看到的帖子里有一个问题:
同意和男生去旅行=同意和他滚床单吗?
当我把这个问题抛给女同事讨论时,大部分的反应是:NO !
在公司做完民意调查之后,我发现男生和女生的思维,还是有很多差别的。
大多数女生表示:旅行是旅行,滚床单是滚床单,我可以和滚床单的男生一起单独去旅游,但不是说单独一起旅游的可以滚床单。
男生想的更简单一点:答应和男生单独去需要过夜的旅行,就是默许可以滚床单。
女生同意跟男生单独去旅行就等同于同意滚床单,这种看法乍一看非常直男癌,但仔细一想,其实也没有那么简单。男女之间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差异,不亚于「异性到底有没有纯友谊」。

为什么男女之间对于性暗示的理解会有如此差异呢?
首先要从男女进化心理学的角度分析,男女对滚床单分别是怎么想的。
我们仅仅从社会道德价值去判断,就会陷入女性过度保护自己的思维误区,让女性认为男性急于滚床单就是渣男,同样,如果让男性完全认同这个思维,会陷入另一个误区——性冲动是原罪。

进化心理学提到,从基因传递的生物角度,男性可同时与多位女性发生关系并繁衍后代,而女性一旦怀孕则一年内只能生育和照顾孩子。双方承担的后果成本差别非常大。
在求爱阶段,如果潜在配偶仅仅为了满足性而存在欺骗,女性付出的代价要比男性大很多。如果一个远古男性错选了一个性伴侣,那他至多也就浪费一部分时间、精力和资源。但是,如果一名远古女性错选男性伴侣,以为他会为自己和抚育后代付出资源,那她则有过早怀孕、独立抚养孩子的巨大风险。
所以,经过长期基因进化和自然选择,男人与女人形成了自我保护的心理机制。这种心理机制,随着DNA依然延续到现在的当代社会,女性还要承受更多的社会舆论压力,以及再婚难度提高的压力。
女性在有选择的时候,就会大量的对比和筛选,希望找到靠谱的男性,但由于男人也带有天生「欺骗」基因,女人很难直观判断,只能通过「暧昧」来试探,这个武器可以比较近的拉近双方关系,通过近距离的观察,筛选掉有潜在不负责任的男性。
《金瓶梅》里,西门大官人想勾搭潘小姐,王婆给他出了一个以给他做寿衣为由,步步试探的套路。这个故事里,潘金莲有六次拒绝的机会。
1.潘金莲同意给王婆做这衣服。
2.西门庆拿钱让王婆去买点好酒好菜,要同潘金莲吃顿好的,她依然不拒绝。
3.王婆拿着银子出门,出门前还对潘金莲说:“有劳娘子相待官人坐一坐。”。
4.王婆买了好酒好菜回到茶坊,潘金莲愿意和西门庆同桌吃饭。
5.待潘金莲喝得醉醺醺,王婆便推说没了酒,还要去买,并把房门带上,让潘金莲和西门庆独处一室,她任由王婆把门关上。
6.西门庆在房里软磨硬泡,趁机挑逗潘金莲,她不闹不哭。
王婆在给西门庆出招时,也说了,这几步潘金莲只要坚定的拒绝,这事就没戏。
所以简单说说文初问题有一个说法:「我只是想出来和你玩,你却想睡我。」

作为一个女性,最好不等到双方都进入进退不能的环境下在表明自己的态度。他邀请你,你却不明确底线后拒绝,从人性的角度来看,完全可以理解为你愿意和他进一步发展,如果你尊重这种人性,就应该让男生清楚的明白你的底线在哪里。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还是互相尊重为前提的。但是也有很多女生并不认为单独去旅行是一种性暗示。就比如说今晚女神给我发来微信:
今晚我家没人。
秒懂。
立刻梳洗一番,奔赴女神家。
她家果然没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