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光速不变原理会导致“时间变慢”
在期刊《Newton科学世界》(2019.3)中,有一篇介绍相对论的文章《什么是时间》(作者:三村崇志),这篇文章用十分简单形象的例子,解释了为什么从“光速不变原理”(指光速与观察者自身的运动速度无关,总是恒定不变的)出发,为什么会导致以不同速度运动的对象时间流速不同;同时,从“光速不变原理”和“更大质量物质会更厉害地扭曲周围时空”出发,为什么会得到“距离大质量物质更近的物体,其时间流速更慢”。(其实“时间变慢”这样的表述是会引起自相矛盾的,这只是一个感性的说法,下面会有解释。)
一
以不同速度运动的对象时间流速不同——
这篇文章做了一个思想实验:
假设一辆电车正在以光速1/3的速度行驶,在电车内,安装有光源,在电车内,在距离光源同为s的前方(电车行使的同向)与后方(电车行驶的反向)分别安装有光探测器,即光源在某一时刻t0(姑且认为t0时刻时,计时器的读数为0)发出的光会同时抵达前后两个光探测器。记光速为c。在电车内有一个人A在观察。假设A能够即时看到任何正在发生的事件,即如果某事件在时刻t发生,那么A能够在t时刻就看到该事件的发生,不考虑该事件发生时的光传播到A眼中所用的时间。那么根据运动速度、运动距离、运动时间的相互关系,A会在时刻t0+s/c看到“这束光抵达电车后方的探测器”(记为事件b),在同样的时刻t0+s/c看到“这束光抵达电车前方的探测器”(记为事件c)”。
现在考虑这辆电车外的另一个观察者B(同样,假设从B能够即时看到任何正在发生的事件,即如果某事件在时刻t发生,那么B能够在t时刻就看到该事件的发生,不考虑该事件发生时的光传播到B眼中所用的时间)。B会在什么时刻看到事件b呢?先来看B看到的事件b是不是与A看到的事件b是同一个事件——要证明它们是同一个事件,需要规定这一公理:在同一时刻发生的,可以写成同一句话的关系是同一个事件。还需要作出以下设定:1在A、B以及这辆电车所处的共同的空间中,光源发出光束的那一刻(t0时刻),与观察者A看到该光源发出那束光的时刻、以及观察者B看到光源发出那束光的时刻是同一时刻;2从t0时刻开始,在A眼前有一个计时器(把这个计时器记为T1)从0开始计时;在B眼前也有一个计时器(把这个计时器记为T2,设定T1和T2为一模一样的计时器,且都有足够的精度,功能正常)从0开始计时。设定这两个计时器显示任意数值时,A和B都能不花任何时间就看到它们的数值,即如果计时器T1显示的时间是t1(比如10秒)的那一刻,A和B都能在同一时刻,看到T1显示的时间是t1,对于计时器T2也是同样。把A和B处于同一时刻(同时)定义为:A和B都看到T1上显示同一个时间的时刻,或者A和B都看到T2上显示同一个时间的时刻。比如,A看到该计时器T1显示10秒的时刻,与B看到该计时器T1显示10秒的时刻是同一时刻;或者,A看到该计时器T2显示10秒的时刻,与B看到该计时器T2显示10秒的时刻是同一时刻。
B看到的事件b与A看到的事件b是不是同一个事件呢?如果A看到事件b发生时的同时,看到计时器T1显示时间为t1;B看到事件b发生的同时,看到计时器T1显示时间为t2。因为A、B都能及时看到任何事,所以A看到事件b发生的时刻,就是b发生的时刻,即计时器T1显示t1的时刻,同时,B看到事件b发生的时刻,就是b发生的时刻,即计时器T2显示t2的时刻,故A、B看到计时器T1显示时间为t1的时刻,与他们看到计时器T2显示时间t2的时刻是同一时刻。
因为A、B在同一时刻看到事件b发生,与b事件发生的时刻是同一时刻,所以,A、B看到的b事件都可以写成“从车上光源发出的那束光,抵达了车上后方探测器”。根据以上公理:在同一时刻发生的,可以写成同一句话的关系是同一个事件。可知B看到的事件b与A看到的事件b是同一个事件。
同理可证,A、B看到的“这束光抵达电车前方的探测器”(事件c)也是同一个事件。
从t0时刻开始,到A看到b发生的时刻,A经历了多少时间呢?由于光源距离两个探测器的距离都是s,s在这段时间内没有变化,光束相对于A以恒定速度c运动(这句话的定义是,如果一段距离对于A来说是s,那么光束通过这段距离将会使A经历时间s/c),那么,从t0时刻开始,到A看到b发生的时刻,A经历了时间s/c,也即该时刻计时器T1显示的时间。
从t0时刻开始,到B看到b发生的时刻,B经历了多少时间?将该时间设为x,由于光速c相对于B恒定,电车逆光束行驶,行驶速度相对于B为1/3倍光速,同时,光源与后方探测器在t0时刻相距s,所以,在光束抵达探测器时,电车和光束共行驶s,于是可以列出等式:cx+x(1/3)c=s,解得x=(3/4)s/c。即从t0时刻开始,到B看到b发生的时刻,B经历了时间(3/4)s/c,也即计时器T2显示的时间。
对比A经历的时间s/c,与B经历的时间(3/4)s/c,后者是前者的3/4——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从观察者A、B的同一时刻t0(光束从光源射出的时刻,t0的值是计时器的读数0),到他们看到光束到达后方探测器的时刻(即计时器T1上显示s/c的时刻,或计时器T2显示时间(3/4)s/c的时刻),他们经历的时间是不同的,A经历的时间是s/c,B经历的时间是(3/4)s/c。也就是说B经历的时间是A的3/4,但如果就因此说,从t0时刻到光抵达后方探测器的时刻,B的时间流速比A的时间流速慢了1/4的话,是会引起逻辑上的矛盾,这在下文会谈到,所以,“B的时间流速比A的时间流速慢”这样的表述,就如同“小明正在向前向后走”这样的表述一样,应该抛弃;也可以推出,从t0时刻开始,当A、B都经历了(3/4)s/c时间的那一刻,对于B来说,光束已经抵达了后方探测器,而对于A来说,光束还要再经过(1/4)s/c时间才会到达后方探测器——从这个角度看,B提前经历了事件b,即B提前经历了A的未来。
用同样的方法,可以计算出从t0时刻到A、B看到光束抵达前方探测器(事件c)的时刻,A经历了时间s/c,即该时刻T1显示的时间,B经历了时间(3/2)s/c,即该时刻T2显示的时间;如果A和B从t0时刻开始,都经历了时间s/c,A就会在那一刻看到光束抵达前方的探测器,而对于B来说,光束还要花(1/2)s/c的时间才能抵达前方的探测器,即A提前经历了B的未来。
那么B的时间流逝速度与A相比是快是慢呢?从以上分析可得出,光线射到后方探测器时,A的时间是s/c,而B的时间是(3/4)s/c,如果就因此就说,在B的0到(3/4)s/c时间段内,B的时间流速比A的时间流速慢了1/4的话,只要修改一下该实验,就可以得出自相矛盾的结论——我们把前方的光探测器向靠近光发射器的方向移动,使从t0时刻发出的光,到达前方探测器(记该事件为d)时,B经历的时间为(3/4)s/c,那么在d事件发生时,A经历了多少时间呢?肯定要少于(3/4)s/c,原理和具体计算方法同事件c发生时,A经历时间的计算方法——于是,根据得出“在B的0到(3/4)s/c时间段内,B的时间流速比A的时间流速慢了”的同样的判定规则,我们同样可以得出:在B的0到(3/4)s/c时间段内,B的时间流速比A的时间流速快——于是,我们就得出了自相矛盾的结论。所以,我们应该放弃“谁的时间流速更快或更慢”的表述,而采用某事件发生时,双方各自经历了多少时间这样的表述,以避免自相矛盾。
——
那么,如果电车以光速行驶呢?
此时,从t0到光束抵达后方探测器的时刻,A同样要经历时间s/c(即该时刻T1显示的时间)才能看到光束抵达后方探测器,B要经历的相应时间为(1/2)s/c(即该时刻T2显示的时间);从t0到光束抵达前方探测器的时刻,A同样要经历时间s/c(即该时刻T1显示的时间)后看到光束抵达前方探测器,而B永远看不到光束抵达前方探测器,因为相对于B,电车以光速向前运动,前方探测器也以光速向前运动,故光束永远追不上前方探测器,它们之间永远相距s。所以相对于B,光束要抵达前方探测器的时间为无穷大。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在A经历了时间s/c,看到光速抵达前方探测器时,再来看B及其计时器T2,会看到什么情况?此时B经历了无穷大的时间,T2的读数也是无穷大——我是想象不出来。在这种情况下,在B看来,光束不可能相对于前探测器向前运动,即计时器T1的时间不可能流逝(因为T1的时间一旦开始走,相对于A,光束就必然相对于前探测器向前运动,从而更靠近前探测器,使两者的距离小于s),也就是说,A及计时器T1的时间静止了。
二
为什么大质量物质扭曲空间后,在越靠近该物质的地方,时间流速会越慢(根据上面的分析,其实这样表述并不严谨)——
这篇文章介绍,越靠近超大质量的物体,比如黑洞时,空间会扭曲得越厉害,什么叫越靠近该物体,空间就被扭曲得越厉害?可以这样解释:假如有2个观察者A和B,A所处的位置距离该大质量物体(比如黑洞)比B所处的位置更远,同时,假设该空间有任意两点a、b,满足a点离该大质量物体比b点更远,那么对于先后经过a点和b点的同一束光,对于A来说,这束光从a点运行到b点要走s的距离,但对于B来说,这束光从a点运行到b点只需要走少于s的距离(比如只需走s/2)——这就是“越靠近大质量物体,空间就被扭曲得越厉害”的含义。
来看空间被扭曲后,A和B的时间流速会有什么变化:现设定光从a点出发时,A、B处于同一时刻,A眼前的计时器T1和B眼前的计时器T2开始从0计时(设定T1、T2是一模一样,精度足够的完好计时器),由于对于A来说,a点与b点相距s,由于光速恒定为c,故光线抵达b点时,A经历了时间s/c,也即计时器T1在该时刻的显示时间。对于B来说,a点与b点相距s/2(用上一段给出的设定),由于光速恒定为c,故光线抵达b点时,A经历了时间s/2c,也即计时器T2在该时刻的显示时间。光线抵达b的时刻是A、B看到光线抵达b的同一时刻(假设A、B能不花时间就看到任何事件的发生,即任何事件在某时刻发生,A和B都能在该时刻就看到该事件发生),所以A、B看到计时器T1显示时间s/c的时刻,就是他们看到计时器T2显示时间s/2c的时刻——这是由于B距离大质量物体更近,B所处的空间被扭曲得更厉害导致。
随着B越来越接近该黑洞,B所处的空间会扭曲的更厉害,对于B来说,把光从a点运行到b点距离为标记为e,那么对于A来说,该距离s就是一个越来越大的数,同样是经历光线从a发射到b这一事件,因光速恒定,B所花的时间与A所花时间的比值,是他们对应的a到b距离的比值,即e/s,当B无限接近黑洞奇点时,e/s也为无穷小,故s/e为无穷大,也即A要花无穷大的时间才能经历光线从a发射到b这一事件——因为任何事件的发生都是靠粒子的传播完成的,与得出“A要花无穷大的时间才能经历光线从a发射到b这一事件”同样的道理,可以得出,对于A来说,在B的位置附近,任何粒子要传播一段距离都要花无穷大的时间,从而推出对于A要经历B经历的任何事件,都要花无穷大的时间。所以此时,如果B经历了一个事件,哪怕只花了ta的2个小时,A经历该事件也要花无穷大的时间,举个形象的例子,B告诉A要看一场电影,A说好,然后两人告别,A留在远离黑洞的位置,而B去了黑洞附近看电影,B看完了一场电影后,发现A所在的宇宙已经毁灭了——A的宇宙其实并不是突然毁灭的,而是经过了无数个亿万年的时间,自然毁灭的。而在A看来,两人分别后,B的时间就静止了,A无法经历B那以后经历的任何事。
——
PS:《Newton科学世界》这本期刊质量很高,里面很多可读性高的文章都来源于日本的科学工作者,值得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