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说真话的方式
我和妈妈一起陪果果玩耍的时候,妈妈提起来说新换的沙发布不好看,我心里有些不悦,也不认同。
这是我挑的沙发布,以白色为基色调,配以五彩明亮的异域图案,相比家里其他配置的冷色调,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
沙发是我们休息最经常待的地方,也经常陪果果逗耍,我希望更加温馨一些。
妈妈自然是不知道我心里怎么想的,即使知道,她也不会认同这个是好看的沙发布。
我的表情有些不悦,说:这个比之前的颜色更明亮些。
妈妈:是的。比之前好一些,但还是不够好看。
我:你可以说成:这个比之前更好看一些。这样听的人会更舒服一些。这是说话的方式问题。
妈妈:和家里人,说话绕什么弯子,实话实说。
我先是一愣,那半秒的瞬间差点要被她说服了,半秒后又迅速反应过来。
直来直往,看似没错,其实是披着“坦率/诚实”羊皮的刀子。
我们和外人相处的时候谨小慎微,和家人相处就不需要了么?
我们自己诚实了,图一时嘴快,而有没有想过家人的感受呢?这是不是一种“自私”或欠考虑的行为呢?“坦率”的初衷也许是为别人好,但是这真的是最好的沟通方式么?
我同时惊愕以及恍然大悟的是,原来我根深蒂固的“与家人毫无保留的沟通习惯”是来自于妈妈这样的“言传身教”
长大到现在,我开始逐步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所以退后一步去看这件事,我会发现这种处理方式的不妥。而从小在妈妈身边长大的我,则只是被潜移默化的影响和塑造。
而现在,我懂了这是不对的。
我还是无法改变妈妈的习惯,我向爸爸“求助”时,爸爸也只是笑笑,不知道是无奈,还是也认同。
当然,我懂了这种方式不对,也不代表我能立刻改变。这种根植于自己思维深处的思维定位,不是简单领悟根源后就能改变。需要刻意练习去扭转,真正需要难以磨灭的事件或教训才能去改变。
这也是我记录这个的原因,不断地提醒自己。我希望自己不要这么对家人,对果果教育的时候也要避免这个。在沟通的学习上,要和果果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