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通一门外语给你带来了哪些好处?
查看话题 >在中国,英语流利能给个人带来多少额外的收益?
有多少人在学习英语呢?
《北京晚报》曾发布过一组数据:4亿多。而全国每年用于英语培训的花费则更是高达300亿元。
这组恐怖的数字无疑暴露了英语培训市场的商机,也暴露了在中国,掌握英语这门语言真的很重要。不论是升学考试,还是工作需要,或者仅仅是为了交朋友,英语都是必不可少的技能。那么,在中国,英语流利能给个人带来多少额外的收益?
1.
前段时间网上流传着一位女僧人翻译佛法的视频↓
星云大师的首席翻译妙光法师近日惊艳网友, 最正宗佛系英文
视频里,担任口译工作的女僧人气定神闲,在大法师讲完一句之后能立马翻译成英文。高深难懂的佛法与精准、快速的英文翻译,这位女僧人成了不少人心中的“女神”。
这位大师是大名鼎鼎的佛光山星云大师,而这位令网友们拜服的瘦削女僧人,是2000年开始跟随他的首席翻译妙光法师。
据妙光法师自己讲,因为打小举家搬迁到澳洲生活,英语不通,性格内向的她几乎无法与人交流。后来恰逢有段时间母亲去佛光山道场散心,她也由此接触了一些佛法。
书上说,“要争气,不要生气”,与其自己生闷气,不如着手开始改变。于是,她用最笨也是做容易的方法入手,翻英文字典,专门听人聊天,看电视培养英文思维。
真正让她与佛法翻译产生关联的是一次南天寺夏令营活动。由于其他同学都不懂中文,她便被叫去给大师们做翻译。这次活动结束后,南天寺法师告诉她,“你刚刚翻译得很好”。这对于一个内向且在英语方面极不自信的妙法产生了极大的正面作用。
也是这个契机,妙法决意利用课余时间去寺庙做义工,慢慢地,她在“佛学英文”方面的积累愈发深厚。也正是这个契机,南天寺在星云大师去澳洲讲学时,将妙法推荐了过去。
星云大师主张“走出去”,多交流。随行的妙法也因此接触了很多不同宗教,极大地开阔了眼界,也在佛学翻译上越走越深;星云大师也还让她独自去美国进行演讲,宣扬佛法。美国有大学教授听了妙光的翻译,允诺只需要译作,就给她颁发博士学位。
正是这些学习与积累,让妙法成了星云大师的首席口译,“我不会英文,但凡是听过她翻译的人,都赞不绝口,表示我说话的内容,经过她翻译的英文,非常清楚易懂,措辞准确,声音优美,说话抑扬顿挫,就像唱歌一样,具备翻译该有的信、达、雅。”
从一个因无法与人沟通而感到自卑的女学生,到如今气定神闲站在大师身旁妙口生莲的法师,中间差的正是熟练掌握英语这一项。而这正是她多少年来日复一日重复下来的结果。
2.
知乎上有个问题,“学好英文有什么用?”有一位网友分享了他的感悟。
他说,“随着英语水平的不断提高,很多好的资源现在都唾手可得,比如Youtube上的视频教程。

因为以前英语不好的时候,没有中文字幕的视频根本看不下去。后来英语渐渐变好,甚至能够流畅观看英语视频,Youtube就成了一个宝藏之地。
比如说目前国内还不太成熟的人工智能,单看书的话,信息比较迟且太没劲,但是Youtube上好玩的视频就太多了,不管是Tensorflow的教学,keras的教学,还是机器学习的视频,还是最新进展的介绍,都特别多。只要英语好,带着英文字幕一通看,学习起来非常轻松。”
要知道,国家目前正在扶持人工智能行业,在国内情况尚不明晰的情况下,先去国外的网站学习一通,对自己的思维和技术都有极大帮助。即使不懂技术,但早些抓住大部分人还未看清却注定成为风口的领域,然后投身其中,无疑是极大的收益。
以前在知乎上看到一个问题,说“你是怎么保证自己有超过别人的学习能力的”?
有一个答案很简单:流畅的英文听说读写能力,就可以保证你超过绝大多数只靠中文获取资料的人。真的很有道理。
3.
说一个我自己的经历。
大学时候考四级,吓得要死。自高考之后以为再也用不到英语,就毫无犹豫渐渐荒废没有继续学习了。再面对考试时,难免慌乱得不知道从哪里开始捡起。于是只好听老师的建议,硬着头皮从最讨厌的记单词开始。谁承想,单词差不多都记住了,却依然没能过四级。
我自己也反思了一下,即使我把单词都记住了,各个含义也记全了,但当它们混迹于长长短短的句子中时,也只能两眼一抹黑,不知道它们说的啥。
也正是因为这个,后来报考六级,也纯属跟风,甚至连资料都没买。但出乎意料的是,裸考居然轻轻松松就过了!
后来我才琢磨过来其中的原因。
就在那次考试前的暑假,我没有回家,也没有四处旅游,而是选择在酷热的暑期里,报了一个办公室连风扇都没有的英语口语班。
第一节课一开始,私教就满脸坏笑地打开录音磁带,让我们听完复述一遍。
当时只觉得,这些机构都是骗钱的吧,背景滋滋啦啦,甚至还有公交车开过去的声音,根本听不清楚那些人说的什么,故意选这样的教学磁带显示自己很厉害吗?但是没有办法,钱已经交了,就只能学下去。
就在这样“听清楚了今天的对话,明天对着新的听力继续抓耳挠腮”的苦闷中,我们终于结束了为期两个月的课程。这时候,再去听第一课时,竟然发现,难度简直为零。
这段艰苦却充实的日子,时至今日,我都依然感谢当初坚持下来的自己。
4.
你问我方法是什么?
哈哈哈,只要自己语速够快,就不怕听不清他们在说啥。
那有人说,我只要在听力上多下功夫不就行了?VOA、BBC听起来。
还真不行,VOA、BBC都是偏专业的,里面有很多词汇需要记忆,甚至我们考级也拿来用。但是,这些语句在日常交流中却并不适用。那些动辄几十个单词组成的长句子,日常对话中用起来,对方怕是要被吓到吧!
日常对话,讲究的是以最简单的句子传达自己的信息,然后融合一些地道的表达,掌握了这些的人,自然就成了英语高手。
就这么简单吗?对的,就这么简单。
以往我们在课堂上,都被要求多记单词,多学语法。却从来没有被要求过要学会表达。这也正是为什么人说英语是最容易掌握,但在世界范围内都被称为学霸的中国孩子很少有口语厉害的原因。
你以为中间差的词汇量?其实差的是思维。思维藏在句子里,而不是单词里。
而我当时能够通过六级,用的正是在很多人看来是小学生英语水平的词汇。拜托呀,英语是一门语言,并非什么神圣的东西,没必要像学术研究一样追求每一个句子都完美。
那说了这么多,在中国,学好英语我们确实能收获巨大的利益,而我们现在所知道的方法中,背单词,没用。培训班,太贵。
怎么办呢?推荐给大家一套书。《看图学英语》。
这套书有三本。从简到难排列,红色这本,不论什么年纪的零基础的人,只要想学英语,都适用。

看完内容,是不是觉得有些震惊呢?家里小侄女的幼儿园课本都比这个有难度。
但是仔细想一想,同为语言的汉语,我们打小是怎么学的呢?是父母手把手让学写字,还是让孩子先背一堆语法呢?好像都不是,妈妈会指着自己说,叫“妈妈”。然后孩子牙牙学语地说,妈妈。这就是我们学会的第一句话了。
那么回归初心,我们暂时摒弃掉我们自以为深厚的英语功底,从零开始。从孩童感知世界的图文开始,从“I”开始,用英语认识世界,培养英语思维。
另外还有两本,绿色和蓝色的。难度逐渐在增加。觉得红色实在过于容易的小伙伴可以选择。不过还是建议清空以往的认知,从零开始。

每本书里,最开始都是一些简单的物体认知,然后慢慢展开句子和对话,后面附有简单的检测与回顾。
值得一提的是,这本书讲究“看图学英语”,也传达了一个讯息。我们与语言不通的人交流时,常常会通过身体语言来完成,这种语言是全球共通的,所以,即使不看文字,我们也能从书中图片的姿态猜到想要表达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同时,因为都是很简单的动作,表达起来,用到的也都是基础词汇,没有表达上的压力。在这样轻松的环境中,人不自觉就会试着用英语来表达。长此以往,英语思维就会形成。
像学母语一样学习英语,去掉心理上的恐惧,和急功近利的心态,从零开始,掌握这门语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