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你啊范冰冰,最后还是赢了崔永元”

范冰冰销声匿迹7个月后,卷土重来。
没人会忘记,去年范冰冰因偷税漏税被罚8个亿,阴阳合同曝光后,整个社会因此事而动荡。
然而,就在最近,网上曝出范冰冰准备复出了。
停更许久的微博,开始替朋友宣传起了电影。
片名《过春天》仿佛也在暗示着自己即将走出寒冬,迎接春天,回归大众视野。

早在过年期间,范冰冰弟弟范丞丞晒出全家合照,这是偷税风波后的首秀。
只不过,这乍看搞怪的合照,更像是在试探大众口风和舆论导向。


然而,热评里有趣的调侃一边倒,对于范冰冰几乎没有反对的声音。


另一边,导演李玉的微博评论区,粉丝急不可耐地想看范冰冰回归现实题材的电影。
而李玉只回复了两个字:“快了。”

一个偷税漏税,劣迹斑斑的艺人,隐匿了半年多,又可以继续活跃在荧屏,不缺导演重用,不缺同行助力,也不缺人脉资源。
不少粉丝为她据理力争,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甚至还有人说,偷税漏税在行业内根本算不上什么稀奇事。
反倒是爆料究查这件事的崔永元惹祸上身,触碰了利益集团的蛋糕,势必要遭殃。
说到这,我惊觉距离上一次崔永元发微博“单打独斗”,已经停更了一个多月,仿佛人间蒸发一般,无影无踪。

我不觉惊愕,只觉骇然。
崔永元曾说过一句话:
“恶事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习惯了,而且觉得没什么。”
倘若人们看着别人做坏事,却听之任之,习以为常。
久而久之,便会从无视到默认,再从默认到麻木,把潜规则变成明规则,是非对错,一概不分,可怕至极。
柴静在《看见》这本书中写过:
“影视作品里习惯于把一个人塑造成好人,另一个人塑造成坏人,但实际上这个世界没有好人和坏人之分,只有做了好事的人,和做了坏事的人。”
当一个人的眼睛不再黑白分明时,眼前的世界也会随之混沌,就会出现虚伪的善良,真诚的冷漠,褒贬的模糊,黑白的交杂。
“我们的私情,在节目组都是半公开的,电视圈见怪不怪。”
“我出入他的房间,他出入我的房间,连主持人都看见过。”
“民不举,官不究。”

这是近期网络上曝光的一张聊天截图。
《最强大脑》的金牌科学家魏坤琳教授,被人扒出在妻子孕期出轨女制片人桑洁,还放出了桑洁删博前的露骨内容。




最可怕的不仅仅是所谓的出轨证据,而是疑似桑洁的人在聊天记录里见怪不怪的猖獗语气。
他们觉得在圈内,这种拿不当关系来获取利益勾结的行为实属正常,甚至是选择默认和掩护。
桑洁在微博上发暗示文字时,疑似魏坤琳妻子的人频繁点赞“男人出轨”等内容的微博。
2017年过后,疑似妻子的人不再更博,选择了隐忍,魏坤琳依旧活跃在《最强大脑》上。

可怕的是,很多女人在丈夫出轨面前选择了隐忍,甚至觉得男人出轨,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你不把尊严牢牢捍卫在自己手里,就是在交由别人肆意践踏;
你不站出来和潜规则拍板说不,就是在把善恶的边界拱手相让。
恶人嚣张跋扈,坏事见怪不怪,那么这个世界终究会被错误把持住。
有人说,成年人的世界不分对错,只分利弊,我不这么认为。
倘若心里不认可的事,嘴上却说着赞同的话,最后我们都会活成不分黑白的人。
在某些方面,现代人评价的底线降得很低,不犯法的就是好人,不出轨的就是好男人。
偷税漏税,学术造假,有人置若罔闻,有人选择谅解,叫嚣着,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
“社会的进步,不是靠一帮勇敢的人去触动勇气的上限,而是靠普通人,一点点抬高勇气的下限。”
善恶分开两边,对错本就殊途。
来人间一趟,无非是要拥有一点高于柴米油盐的品相,保持一点是明辨是非的态度。
纵使在黑幕重重的恐怖之中,一定会有人性的闪耀顽强地从无边阴霾中透出来。
Me too行动里,被公知圈大佬性骚扰过的女孩纷纷站出来自揭伤疤,戳破肮脏潜规则下一个个虚伪的面具;
翟天临事件里,正义之士纷纷揭竿而起,扒皮造假、抄袭行为,守住学术公平的一方净土。
你是黑的,怎么洗也洗不白,就算暂时藏匿得很好,时间一长也总会败露出来。
所谓光明,不代表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远不会被黑暗所掩蔽;
所谓强大,不代表消灭弱点,而是永远不会被罪恶所吞噬。
铭记错的,承认对的,要有面对黑暗的胆识,更要有凝视深渊而不化为恶龙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