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与日渐老去的父母相处?
查看话题 >要像看待小孩一样对待老去的父母
风吹落叶,落叶肥土,肥土硕香果,孜孜不倦,不紧不慢。——《人生果实》
善意的谎言必不可少
上周带老爸老妈去体检,这是两老第一次体检。两年前,春节过后,我给了我妈一笔钱,叫她让我爸带去体检,最后不了了之。两年后的今天,当我再次提出叫他们去体检的时候,我爸是拒绝的,毫无道理的严词拒绝:不去,给钱了也不去,本来没毛病的,越检越有病。
于是我再次电话我妈,给我妈出主意,怎样才能说服我爸去体检。我让我妈说我已经交了定金,不去体检不退钱,等等各种理由。最后也不知道我妈用了什么方法,或者是我爸想开了,竟然轻松答应。
于是我请了事假,带两老风风火火去体检。大概人到了一定的年纪,更加害怕去医院,因为害怕,所以想方设法避免面对。父母是农民,当我带着他们第一次去做全身体检的时候,我唯一的感慨就是,似乎有那么一点理解那些养儿防老的人了。如果我没有条件,也没有意识,那么他们如何能够享受到体检这样的新事物。要知道,在他们成长的年代里,是没有体检这个概念的,每天想的是努力工作赚钱养家送孩子读书,病了去找村医,饿了煮一锅粥,累了喝一口水。当生存问题才刚刚能够解决的时候,是没有能力享受生活的。当生存再不是问题的时候,很多人就放松了警惕,于是什么都买好的,吃好的,于是,健康问题就暴露出来。
打完单后,医生叫我去三楼交钱,我爸没有听清楚,问我,之前就交好钱,现在直接打单体检吗。我很干脆地回答,是。于是马上转身出去交钱。

要像看待小孩一样对待老去的父母
也许是看到了很多人排队体检,老老少少,男男女女,于是我爸慢慢开始放开,终于接受了体检这件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任务。整个过程,看到他的脸上洋溢出一种小孩子般好奇又开心的微表情。要知道我爸威严起来,没人不怕。体检到最后,我拿着他的单子跟他说,可以测一下视力。说完我自己都好笑,一辈子打工的他们,视力当然没问题,也不需要多好的视力。我爸果然说,几十年前考驾照的时候测过视力,没有必要测了。于是我带着我妈辗转其他项目。当我带着我妈体检完成后去休息区找他,没有人。最后竟然看到我爸在五官科测视力。当我看着他用手挡住自己一只眼睛,认真地测着视力的时候,我才现,时间真是奇妙,潜移默化地颠倒轮回:小时候,父母是我们的天,他们为我们遮风挡雨;长大后,父母是小时候的我们,我们变成了为他们遮风挡雨的臂弯。人,总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越发返老还童,从小孩长大成人,又从成人逐渐变成小孩。
体检中,量到我妈的血压,我看着电子测量器上显示的218,惊呆了,血压218是什么概念。医生问,平时吃降压药么,带身上没。我妈还可以一脸轻松地回答停药一年了。那时候,我在想,停吃降压药一年,我竟然一点都不知道,这是作为儿女的失责。也让我想起来,读书时候的一个男孩子,有次聊天,他的闹钟响了,画面显示的是该打电话给妈妈提醒她吃降压药了。他说,在身体健康问题上,父母跟小孩一样都是要监督的。
因为是跟另一个陌生阿姨拼单享受优惠,但是他俩的体检我增加了两个项目,增加项目的时候,我爸听到了,说不加了,检那么多干什么。我不理会,毅然增加。所以体检结束后,我爸拿着发票,刚好只看到了陌生阿姨的费用,他很开心地以为体检费用因为拼单所以优惠了很多。我于是,点头,是啊,是啊!
体检结束后,又带他们去看老中医。当老中医一脸凝重地说,我爸的胆囊有问题。我的心沉了下去。从小到大,老爸都是家里的支柱,有他在,就没有他解决不了的问题。但是这天,我发现他是真的老了。一直以来健健康康的身体,也因为操劳过度拉响了警钟。那一刻,真的是想哭,想了很多很多。于是回家只能让我妈劝说他一定要听医生的,买草药回来熬汤药喝。
难以想象,在我妈病倒的这么多年里,他付出了多少心血。现在,我才知道,老爸不是万能的,也需要我们的依靠。就像在体检之前,我特意去朋友的艾灸店里体验学习,回去给我妈艾灸按摩,花了一个多小时,手又酸又痛,又困又累。那一刻,我才终于体会到我爸这么多年来,每天早出晚归辛苦工作,回来还要照顾我妈,给我妈按摩,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孜孜不倦,不离不弃。所以,如果有人跟我说,不相信爱。那我只能无视而过。如果他们之间都不算爱情,那什么叫爱情?爱情不只有风花雪月,还有柴米油盐,也还有相互扶持和不离不弃。他们,是我见到的最好的爱情。
经过体检这件事,发现,面对父母的身体健康,作为子女一刻不能松懈,如有必要,必须采取强制措施,不能听之任之。

他们需要关注健康和时常陪伴
最近看了几部医疗纪录片,看完后,感觉,在身体健康面前,一切都不值一提。而我们与父母之间的联系,仿佛越来越少。每天上班下班忙忙碌碌,有时候彼于奔命后总是忘记父母。然而父母却从未忘记过自己的子女,总是时刻关注。
那一次中医说我爸胆汁倒流后,第二次带我妈去,我也拉着我爸给艾灸。一开始我爸一直推脱,我硬拉着他上,最后他听话了。这是我第一次用成年人的心态去对待我爸,也是第一次我比他强硬。要知道,他这个年纪的中年男人,是最顽固不化的。后来,我妈说,我爸之所以听话,是因为看到了铁证,他不得不服。中医的准确判断以及我妈艾灸后的好转,让他骨子里的固执开始瓦解。我才悟出一个道理,想要说服固执的人,你得拿出铁的证据,用证据说话。有点像警察对待犯罪嫌疑人,必须有铁证,才能攻破嫌疑人自以为作案手法毫无破绽的最后防线。
像父母那一代人,吃过苦,一辈子辛辛苦苦,只为了儿女能够吃饱穿暖读书出人头地。而年老之际,身体问题就会显露头角。然而他们总是习惯报喜不报忧,作为子女,就要经常关注他们的身体健康状况。要知道,小病不治,日积月累就成大病。

长大后,我们要成为他们的老师
隔段时间回家,我妈说,我爸每天都吃一碗无糖无味的燕麦片。体检结果显示我爸胆固醇偏高。表姐建议每天坚持吃燕麦片可以降低胆固醇,于是我给他买了一包。很意外,他一个固执的人,能够每天坚持吃下那么难吃的没有味道的燕麦片。我妈还说,他开始戒酒了。平常里,每次工作回来总要喝一点酒。现在连亲戚小孩满月酒和同学嫁女儿,他都不去了,他说,又不能喝酒,去了肯定会被劝酒,干脆不去了。难以想象,一个固执的人,自律性也通常比别人更好。这是我见到的我爸可爱的又一面。
前段时间,我爸说,他的一个小学同学心肌梗塞去世了。那件事对他的影响挺大的,他说,发病之前,是有预兆的,那个同学也曾经晕倒过,经常咳嗽,头晕,胸口疼痛,但是这些信号都没有引起关注,最后酿成悲剧。也许,这件事,他开始改变,对身体的关注更加上心。也是在同一时间,我单位有个同事,也是心肌梗塞抢救无效去世。于是有同事就教我们两个急救办法,分别应对心肌梗塞和脑中风。我想,不管是哪个文化程度的人,都应该掌握一些急救常识。中国,每天有多少人是因为没有得到急救办法而错失了黄金四分钟的。而在现阶段,中国的教育里,对急救常识、逃生常识的普及,是远远不行的。那么,问题来了,我们必须通过各种渠道学习,自己先学会了,才能成为父母的老师。
有句话说,你永远不知道,明天等待你的是鲜花还是意外,所以珍惜与父母在一起的每分每秒,用一句矫情的话来说,就是,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