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受欢迎的茂谷柑,势头落寞不如沃柑,为什么?
现阶段,沃柑和粑粑柑的产季均已进入收尾阶段,供应量有限,沃柑产地价位在4元每斤左右。在市场上,取而代之的是正在进入收获旺季的茂谷柑,从售价来看,茂谷柑与沃柑的价格相差不多。
茂谷柑作为柑类晚熟优良品种,和沃柑并称为“杂柑双宝”。不过现阶段茂谷柑并没有像沃柑那样被大面积发展,茂谷柑到底哪里不如沃柑呢?
近日,相关媒体实地探访了云南宾川县的一片茂谷柑果园,花树同园的芬芳和茂谷柑果大、皮薄,酸甜的口感让人印象深刻。这样优秀的品种,在近年沃柑的火热风头下,显得有些寂寞,沃柑和茂谷柑在发源地以及品种特性等诸多因素上均存在差异,但不少人认为,综合品质上来看,茂谷柑完全能和沃柑一较高下。

茂谷柑

沃柑
茂谷柑与沃柑在外形上看
没有太大区别
来源
茂谷柑由美国佛罗里达州迈阿密农业实验室育成,是宽皮柑橘与甜橙的杂交种,20世纪70年代台湾大学园艺系林扑教授将该品种引入我国台湾种植,90年代又从台湾引入大陆地区种植,拍卖价曾在1990年代创下每公斤200元纪录,缔造黄金传奇,之后果农抢种,30年来产量持续攀升,行情也一路下跌,一度惨剩1成。
沃柑品种来源于以色列,是坦普尔桔橙与与丹西红桔的杂交种,由中柑所于2004年从韩国济州引进,广西南宁市武鸣区于2012年最早引进,同样获得成功。
可见茂谷柑引进国内的时间要比沃柑早很多,不过近几年沃柑的发展速度非常快,面积比茂谷柑多不少,广西武鸣沃柑尤为出名,也是沃柑的主要种植地域,可以说,沃柑养活了大批武鸣人。

沃柑
品种特性
从外观上看,沃柑与茂谷柑两者在外形上的差别并不是很大,果实扁圆、果皮比较光滑、橙色或橙红色,容易剥皮。沃柑单果重100-250克,果肉橙色。茂谷柑单果重150-200克,果皮橙黄色。
口味上看,两者都具有高糖低酸,细嫩化渣,多汁味甜的特点。

茂谷柑园
优点
茂谷柑和沃柑都属于柑类晚熟品种,都有早结丰产的特点。茂谷柑种植后第2年就可以挂果,第3年的时候亩产可达3000斤,第四年开始进入丰产期,如果管理得好的话亩产量可达5000斤左右。
沃柑如果高接在甜橙砧木上,第二年就可以实现挂果,如果定植,也只需要3年就可进入投产期,每亩产量可达上万斤。
可见正常情况下,沃柑的产量比茂谷柑要高些。而且沃柑最大的一个特点是采收期长,12月底到次年4月都可以采收,贮藏性也好,所以出货压力相对较小。
缺点
茂谷柑的枝梢容易直立的生长,所以顶端着生的果实比较多,因此果实日灼病较严重。由于茂谷柑果皮比较薄,紧贴果肉,果实膨大期容易发生裂果,茂谷柑虽然早结丰产,但盛果期之后的3~4年,容易出现早衰,产量难以上去、品质也不好保障。
沃柑树势相当旺盛,据说南宁地区一年当中可以抽发5次以上。沃柑带刺很明显,氮肥施多的情况下,刺更是长得凶猛;另外,沃柑易感染溃疡病且难以防治。沃柑虽然容易丰产,但由于成花率高,容易造成结果过多的现象,从而造成大小年。沃柑由于挂果期比较长,树势也容易衰退,需要精细的水肥管理。

茂谷柑
茂谷柑没有大面积发展的原因
其实,通过比较我们可以发现,茂谷柑和沃柑不管是外形、口味、早结丰产性等来看,都是晚熟柑橘中的优品,算得上是一对“好基友”了。茂谷柑并不必沃柑差,那为什么是沃柑被如此大面积的种植,而不是茂谷柑呢?
沃柑非常好栽,发展门槛低,又耐贮藏,所以最近几年势头很猛。2013年,我们国家沃柑的占地面积还不到1万亩,经过五六年的发展,已经达到了130万亩。
而目前沃柑的投产面积才50%,等再过两年130万亩都投产了以后,它的效益必然会下降得非常厉害。从最近几年的市场行情来看,茂谷柑的效益还是很不错的,虽然管理上难度大些,但是种的人相对少些,管理好了,品质上去了,效益自然不用愁。
品种没有好坏,主要看自己有没有选对,以及有没有管好。单从种植规模来判断茂谷柑和沃柑的输赢,显然是不科学的,我们还得从各方面长远来考虑!
此文章为三角地科技原创!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