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动市场经济的钱币——大清铜币(户部)
清代机制铜圆的铸造始于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止于1911年(宣统三年)。铸造流通时间尽管只有十余年,但其鼎盛时期全国共有十七省二十局开机铸造铜圆。清代机制铜圆版式繁多,尤以当十者为最。十七二十局先后铸造的当十铜圆,各不相同,版式繁多。版式明显不同的有数百种之多。如以细微区别划分,其版式当在千种以上。
“大清铜币(户部)”是中国近代机制币中的十大名誉品之一, “大清铜币(户部)”之所以名气大是由于他的历史性和珍稀性决定的。这玫钱币版面 设计优雅,雕刻精良,而且存世量极为稀少,是钱币收藏世界,知名度极大的一枚,被誉为钱币精品,具有无法估量的学术与历史价值。

送拍:131—3381—9578
户部造大清铜币‘鄂‘版-正面
清代当十铜圆铸造之初,清政府并没有对铜圆的纹饰图案,作严格的规定。因此,各省局所铸铜圆尽管其币背皆采用龙型图案,但龙型各异,种类繁 多。初入门的铜圆收藏爱好者,在按铸地省局名,按年号,按材质分门别类收藏当十铜圆时,尚容易分辨,而按龙图区分,则相对比较困难。
这是“鄂”字十文大清铜币,单冠龙,连横“大”,藏品正面圈内铸有铭文“大清铜币”,珠圈外上环铸楷体“户部丙午”四字,底部铸货币价值:“当制钱十文”。铜币背面内圈铸蟠龙纹,雕刻工艺精湛,龙麟深邃,纹理清晰,深浅分明。珠圈外上环镌“光绪年造”四字,英文环绕其中。其传神的造型,生动的审美意境,以及珍稀的身价,让此币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升值潜力巨大。

户部造大清铜币‘鄂‘版-背面
作为历史遗留下来的文物,本藏品具有深远的纪念意义,是考古和研究中国历史文化难得的实物。经过岁月的洗礼,钱币包浆入骨,熟旧自然,深打字口清楚,流通痕迹明显,边齿过关,龙纹清晰,具有极高的投资价值和收藏价值。
分享是种美德,想了解更多的可以关注小编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