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随记
第一次写这个,跟写读后感似的,就随便写写,想到哪写到哪吧。
说一说郝景芳《去远方》其中的一篇《癫狂者》的感想,故事梗概是,主人公因为害怕自己是真人版楚门,所以做了一系列事情来验证这个问题,他本人家庭算是个小产人家了,父亲是个生意人,母亲是个知识分子,自己长的还帅,我觉得他可能是一生没经历过困难吧,所以才让他产生了“妄想症”,认定自己是楚门,生活被监视,他认为院花接近他是受了导演的指使,故意买偏僻的房子反而房价上涨,去买不看好的股票,结果股票全涨,实习期故意不完成销售业绩,反而因为一场公司篮球比赛而得到上司青睐成功转正,想要得到失败,结果却事事相反,得到好结果,令主人公十分崩溃,进而更加笃信自己就是那个楚门。
我认为这个人真的很悲哀,太作了,有被害妄想症,你看,家世好,事业顺利,人帅,这些放在普通人身上,不应该过的很滋润吗?他非要给自己添加楚门的人设,绝对是有病,可能是运气太好,让他心理出现问题了。
那么,他到底是不是“楚门”,他就因为他自己的实验而确认自己是“楚门”,岂不是太轻率了,他为何一直怀疑身边的人都是演员,而不愿承认这一切是真的。
假设,这一切真的假的,他就是楚门,那么又有什么不好呢?或许,他不想成为人们的观赏物,演员,渴望看到真实的世界,获得真的自由,如果他真的是那种宁愿要自由,愿意付出生命,确实令我敬佩吧,但我却不认同他的做法。
这世上哪有什么真正自由,只有相对自由,人人都是演员,演给自己和别人看,世界如戏台,人人如戏子,各自演着自己的身份,带着一幅又一幅的面具生活。
何来真实,哪是真,哪是假,以何为判据?我赞成那种勇于打破牢笼的做法,可是,主人公的牢笼可谓是豪华版的吧,家庭事业都很好,有朋友,做事顺利,这不正是一些人渴望得到的吗?有的人说了,与其是富贵的牢笼,我宁愿做乞丐,因为乞丐有自由,那巧了,乞丐和你的想法刚刚相反,他宁愿被人观赏,也要过上好日子,更何况,那不知在何处的观赏者又不碍眼,眼不见心不烦,而自己又能过上好日子,何乐而不为呢?
我觉得主人公做事顺利就是因为运气好,他后来所做的一切反抗,都是无意义的,你想,如果真的存在操纵者,你能反抗的了吗?周围全是他的人,你只能控制自己,让自己堕落,那只是你的损失,而操纵者丝毫无损,你以为你是楚门这个主角啊,万一是个配角呢?或者,你怎么确定你后面所做的一切不也是节目的安排??
我觉得,主人公是有病,反抗也没用,还不如去接受,如果真的是楚门,那么自己眼不见心不烦,好好的生活也就是了,如果是假的呢,那你自暴自弃,岂不是自毁长城,若是我,我便要混的好,反正怎么样都不亏,而可笑的反抗,对真正的掌控者毫无杀伤力。
我不知道这个文章的寓意是啥,以上,是我的乱想和个人想法,思想觉悟没那么高,鬼知道作者是咋想的。
可悲的主人公。
这是我第二遍写,第一次的没保存,丢掉了,这次写的没感觉,觉得没第一遍写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