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崛起之英国
在英吉利海峡旁,有一个岛国,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简称英国,它们也自称为日不落帝国。1588年,英国在伊丽莎白一世的带领下向大西洋进军,实现远洋贸易和殖民掠取,这无疑侵占了当时的霸主西班牙的权力,随后西班牙派遣大批舰队进攻英国舰队。英国舰队船只虽小,但是配备了先进的炮火等武器,信心满满的西班牙大败而归。英国赢得了这次英西海战的胜利,同时也把自身的触手伸向了远方,大洋的彼岸,从而奠定了之后海洋新霸主的基础。
英国现今保留的唯一一座伊丽莎白一世时期风格的剧院就是莎士比亚环球剧院(值得一去,1599年建成,1613年被烧毁,1997年又花费50年重建)。伊丽莎白一世的宽容能够容忍莎士比亚的戏剧《哈姆雷特》台词“脆弱啊,你的名字叫女人”。这种宽容大度的风气一直在王室中流传。尽管英国王室是君主立宪制的产物,但是它并不代表着绝对的权力,贵族与国王权力相互制约,并且义务与权力并存。早在十三世纪,英国国王约翰王也称失地王,天性好战,却又屡屡战败,随后他通过增税加税的方式剥削贵族和平民,最终引发了贵族们的起义,最终与国王谈判,签署了《大宪章》。
随后,十七世纪30年代,查理一世国王急切想要追求与伊丽莎白一世相同的成就,四处开战,要求增加税收(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但是此时已经有了《大宪章》的约束,议会驳回了国王的请求,然而查理一世并不罢休,利用军队强行解散了议会,最终国王与议会贵族们的战争又一次爆发。战争期间,有一位我们很熟悉的将军,奥利弗克伦威尔。革命胜利后,1649年,查理一世走上了断头台。(突然想起历史书上好像有这么一句话。)然而,克伦威尔也是一名独裁者,此次革命只是推倒了一名独裁者,又拥护了另一名独裁者。克伦威尔死后,查理一世的儿子詹姆斯二世又登上了王位,同样,他也是一名暴君。英国人民发现,暴力战争根本解决不了问题,于是“光荣革命”诞生了。1688年,议会解散了军队,允许威廉和平入侵英国,并授予威廉夫妇王位。至此,王位由“神授”变为“民授”,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说到底,还是以民为本,顺应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