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设计也能改变社会吗?这位日本天才女设计师一直在这样做。

长嶋Rikako,是一位出生于日本茨城县的80后。她于2010年斩获了日本平面设计师协会(JAGDA)新人奖,刷新了该奖的最低获奖年龄,并一跃成为日本设计界最受瞩目的新锐设计师。除此之外,她还曾斩获过纽约ADC特别贡献奖、每日广告设计奖、东京ADC 奖等多项设计大奖。在这些耀眼的光芒背后,谁都未曾想过,这位日本设计界的天才少女,其实是从一个连谷歌地图都搜索不到的地方,一步一步地走出来的。

WATER MIRROR长嶋Rikako 出生在日本茨城县的乡下,她从小同祖父母、父母、哥哥、姐姐生活在一起,是一个7人组成的大家族。由于家境贫寒买不起玩具,长嶋只能自己动手制作。她的玩具素材大多取自大自然山林里的竹子做成的弹弓、和纸和竹子做成的风筝等。在制作完之后,长嶋还会精心地给每个玩具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正是在这种后天环境与自身天赋的共同作用下,长嶋不知不觉地走上了设计的道路,并进入日本顶级美术大学武藏野美术大学进行专业的学习。2003年毕业后,她进入了博报堂工作,担任佐野研二郎的助理,并在此期间逐步展开了个人职业生涯。

HOUSE PLANT长嶋活跃的领域远远超越了单纯的平面设计,还涉及展场规划设计、商品包装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等等。她曾接手大贯卓也和已故的设计才女野田凪(Nagi Noda)为原宿Laforet 百货设计年度平面广告;也曾替登陆日本的著名的手工巧克力品牌伊万・瓦伦丁(Yvan Valentin)设计包装;还曾和日本时尚品牌三宅一生合作设计过包包……长嶋的设计灵感多来源于自然,她擅长运用字体的多样性及色块的冲突性来进行创作,轮廓简约明朗而又大胆美丽,极具视觉感染力。长嶋的作品模糊了设计、当代艺术和时尚之间的界限,为平面设计创造了更多的可能性,而这些新的可能性则足以证明她的实力。interview 长嶋Rikako 「我希望我的作品有益于自然环境,有益于文化,有益于社会上的弱者,这也是我的作品的意义所在。」

长嶋 Rikako设计师。1980 年11 月11 日生于茨城县,2003年毕业于武藏野美术大学视觉传达设计系,后在博报堂工作。2014 年创建设计公司village®。以平面设计为基础,广泛展开品牌、CI、VI、产品设计、包装设计、编辑设计、艺术指导等工作。与梅赛德斯奔驰时装周、2014 札幌国际艺术节、BAO BAO ISSEY MIYAKE、ZUCCa 等展开了诸多合作。曾获得戛纳设计奖银奖、纽约ADC 奖银奖、东京ADC 奖、亚洲太平洋广告节大奖、日本平面设计师协会新人奖等国内外诸多奖项。凡境:请问是什么原因促使你选择了设计师这份职业?长嶋:我在遇到一些不好的状况或者有疑虑时,总是想着要做些什么去扭转这种局面。不仅仅是我自己的事,还有社会上一些不好的状况,我都觉得要用行动来让事情向着良性的方向发展。因此,为了我自己,也为了我所生存的这个世界,我想选择一份能够改变人们价值观、能够发人深省的工作,而平面设计师这个职业刚好可以把我的梦想付诸现实。而且由于童年时期的生活环境,我从很小就开始接触大自然,对大自然充满了兴趣,这一点也与我现在的职业选择密不可分。



CYCLE AND RECYCLE凡境:你在创作的时候,有什么一贯坚持的原则吗?长嶋 比起思考「怎么去做」,我的重心更倾向于「为了什么去做」。在创作的时候,我希望我的作品能够有益于自然环境,有益于文化,有益于社会上的弱者,这也是我的作品的意义所在。凡境:你现在的创作活动或者创作思想中,有什么是源于童年回忆的吗?长嶋 我小时候的生活环境,是一个物质极其匮乏的环境。我没有普通小孩子渴求的那种玩具,因此只能自己动手制作。缺什么东西就自己去做,想要什么环境就自己创造出来,这在当时的我看来是理所应当的。我的老家基本上是一种自给自足的状态,到小学和中学去的路上,要骑一个小时的自行车并且翻越两座山,在这种环境下,我每天都能感受到自然的恩惠与严酷。也正是如此,对于我来说,自然就像老师一样,而我创作的核心,就是对自然的敬意。作为环境的那种自然自不必说,还有一种是人类内在的自然(无意识或者混沌的状态),我的创作目的就是指向这两点。



札幌国际艺术节凡境:请问您平时在创作时有什么常用的、爱用的工具或书籍吗?长嶋:小野洋子的《葡萄柚》(Grapefruit)。在这本书中,小野洋子独特的视点将现实世界中那些稀松平常的事物都变得不再普通,看这本书就像是在给大脑做体操,因此我非常喜欢。除此之外,还有我从媒体艺术家菅野创先生那里收到的小乌龟模型。我非常喜欢米切尔・恩德的作品《毛毛》,我曾经和菅野创先生说过:「我想像主人公毛毛那样,不去理会资本主义世界的种种规则,而是将自己与自然融为一体,并怀抱着这样的意识去捕捉各种事物。」没想到他在我生日的时候就送给我这个小乌龟的模型。因为乌龟在故事中起着引导毛毛的作用。这个小乌龟就放在我的工作台上,我每天都能注视着它。凡境:你独立的企划项目「Human_Nature」(人性) 从2013 年开始启动, 请问这个项目的设计理念近年来是怎样变化的?长嶋:我们所生活的这个社会,有着秩序与混沌、有意识与无意识、都市与自然这样矛盾的存在,而我们人类存在的价值是不是正蕴含在对这些矛盾的调和之中呢?我想从这个问题入手,举办一些专门面向城市居民的活动,来唤醒人们对混沌、无意识、自然这种存在的关注,同时让人们认识到这些状态也存在于自己的内心之中。这个理念是我从未改变的。今后,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社会将会发生一些变化,我还想根据这些变化为「Human_Nature」的内容再增加一些含义。


向卡普尔致敬展凡境:你设计的作品中经常会有「自然」元素的存在,请问你是怎么定义自然的呢?长嶋:如果把「城市」看成人们有意去创造出来的具有秩序性的存在,那么「自然」就是一种不含目的的、混沌的、无意识的存在。对于人类来说,与我们最亲近的自然物其实就是人类本身,因此我们应该和自然一样,身心怀抱着一种混沌的状态去生活,但是这种状态在都市生活中是很难见到的。无论是街道的形态、生活的方式,还是内心的情感都应该如此,然而事实上一旦有什么东西乱掉,我们就常常会强迫自己将其按照类型、规则整理出来。


生活方式冒险家「无尽的自问自答」凡境:近些年你创作的作品中,很多主题都与音乐相关,这是出于什么原因呢?关于这些作品是怎样思考的?长嶋:我的设计会随着创作目的的改变而改变。在和音乐家坂本龙一先生合作时,坂本先生的很多创作都是想要通过音乐将自己的思想展现给大家,例如他对政治活动、东北支援活动或是环境问题的关心等,而我所要做的,就是作为他的思想的翻译者,全心全意地将他的各种姿态表现出来并传递给世人。而在和那些年轻的音乐家们合作时,我的重心主要放在如何将他们的音乐观表现出来这点上,然后再添加一些身体性的创作,就像是在听到音乐之后自由、随心地给每个音符涂抹上颜色。



TOHOKU YOUTH ORCHESTRA凡境:在你看来,设计应该具有变革社会的力量。你的作品是如何基于社会背景创作出来的呢?长嶋:设计的确具备改变世界的力量,这个世界上也的确存在着这样的设计师与作品。但是就我个人来说,我无法说出这样大的话,我觉得设计是一种可以改变人们观察这个世界的目光的存在。我有一些工作是基于社会现实来创作的,相比于工作,可能称作艺术作品更为恰当。这其中之一便是我和现代艺术家宫岛达男等人共同参与创作的活动「PEACE SHADOW PROJECT」(和平之影计划)。这个创作活动中,我们将广岛原子弹爆炸幸存者们的影子拍摄下来并制作成蓝影图片,然后将图片放置于当时(1945 年8 月6 日)发生原子弹爆炸的地点,并拍摄成一组组照片。在活在当下的人们看来,照片上的场景可能就是一些司空见惯的街景。然而,这些原子弹爆炸受害者的蓝色影子,却向我们诉说着眼前的这些日常不是理所应当的存在,而是一个个和平的奇迹。


PEACE SHADOW PROJECT(和平之影计划)还有「Relight Project」(重燃计划)也是这个类型的创作活动。从2011 年3 月11 日发生东日本大地震至今,长年累月发生了不少的变化,「Relight Project」这个创作活动就是将这样一个多样的3・11 东日本大地震以视觉化的方式呈现给大家。关于3・11 东日本大地震,人们的记忆会逐渐淡化,价值观也会改变,有的人抱着乐观的想法,有的人则有着不同的意见。因此,我想通过这个作品提醒大家无论是选择复兴还是选择忘却都要抱有怀疑,不要持一边倒的态度。与此同时,我也想通过这个作品来唤醒人们对3・11 东日本大地震的关注。




作者:凡境旅行
本文为 凡境旅行 原创文章,欢迎转发朋友圈,转载请先获得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