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起斯图茨曼(Nathalie Stutzmann)唱艺术歌曲的“老派”

最近看到何宁兄在发Stutzmann的艺术歌曲,就把自己少数的几张又拿出来听听。她的艺术歌曲我是从福雷那张听起,一开声就被迷住,听完第一遍即视为珍珠拱璧。某次和几位乐评人及一位歌唱家小聚,自然而然地谈到了艺术歌曲。当时有人提起Christian Gerhaher,认为他的艺术歌曲演绎还有些老派风格。那时我对这位歌唱家还不熟,之后去找了些录音来听,感觉至少在我听来,论老派,还是Stutzmann更胜一筹。其实不是什么“老派”,而是艺术歌曲就该这么唱。Gerhaher的处理虽然因其吐字、细节的考究而显得出众,却不时让我感到缺乏那种真正让人憬然一惊的神采。但那样的神采,正是老一辈大师,也就是人们所说的黄金年代之演绎的“注册商标”。反观Stutzmann,她馥郁美妙的音质,专家型的唱念,固然是各有其妙,真正迷人的,却是歌唱家能将种种美妙的品质熔于一炉。
Stutzmann以天然的声音美质为强烈的音乐表现服务,同时又以专家的视角把握这种“强烈”的尺度,稳妥地划出艺术歌曲所适合的一个范围。这种平衡,这种交融,这种真正的火花和足称宝贵的音乐表现的魅力,让她的艺术歌曲演绎排众而出,成为当代的标杆性演绎。而唯一让我感到不恰当的,或许是她一些列唱片的封面设计:歌唱家的封面形象有时很有艺术性,有时则是相对平常的呈现,问题在于钢琴家居然没有亮相!?同她合作的钢琴家,很多都是法系的重要人物,只不过在国际范围的名声没有那么大而已。这样一个(几个)理想的法系艺术歌曲组合,居然连钢琴家的照片都不出现(或者说,极偶尔才出现),唱片公司如此操作,只能说是不像话,太不像话了。你以为自己在突出“独唱者”,殊不知破坏平衡的设计本身,对于原作的美就是一种忽略,因而也使唱片装帧的整体品位降格。虽然某些封面单纯看上去还不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