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感嗟陈子昂二首
七绝·感嗟陈子昂二首 @剑安(笑独行)[诗] 其一 昔慕登台读拾遗, 感遇莫名愁解思。 其躁固知宗老阮, 因于正始更亲嵇。 其二 拾遗诗骨正唐音, 其志堪嗟展未深。 县令长疑能下手, 婉儿难信害生心。 注释: 1.登台,指《登幽州台歌》。 2.拾遗,因陈子昂曾出任右拾遗之职,故世称陈拾遗。 3.感遇,指《感遇》三十八首。 4.其躁固知宗老阮,谓固知陈子昂性情之躁急乃受阮籍传染,意指《感遇》三十八首以《咏怀》八十二首为宗;新旧《唐书》皆以陈子昂为“褊躁无威仪”,褊谓胸狭,音扁,躁即性急。 5.因于正始更亲嵇,谓故于正始之音更亲近嵇康;正始,本为曹魏废帝齐王曹芳年号(公元240-249年),此指代号称“正始之音”、以阮籍嵇康为代表人物的魏晋之际正始文学。 6.诗骨,作为唐诗名家,陈子昂掩有“诗骨”之誉;明高棅《唐诗品汇》论唐诗源流,以陈子昂为“正始”;明胡应麟《诗薮》谓:“子昂《感遇》,尽削浮靡,一振古雅,唐初自是杰出。”(内编卷二)。 7.其志堪嗟展未深,谓堪伤陈子昂年四十一而冤死狱中,未能深展其志。 8.县令长疑能下手,谓长疑县令有下手杀害陈子昂之胆量;新旧唐书皆以陈子昂死于故乡梓州射洪(今四川遂宁射洪)贪暴县令段简之手,宋叶适《习学记言序目》评议其事称:“子昂名重朝廷,[段]简何人?犹以二十万缗而杀之,虽[后汉外戚权臣]梁冀之恶不过,恐[新旧唐书]所载两未真也。”(卷四十一)明胡震亨《唐音癸签》云:“尝怪陈射洪以拾遗归里,何至为县令所杀。后读[唐]沈亚之《上郑使君书》云:‘武三思疑子昂排摈,阴令邑宰拉辱,死非命。’始悟有大力人主使在,故至此。排摈不知云何。子昂,故武攸宜幕属也,衅所生必自此始矣。”(卷二十五) 9.婉儿难信害生心,谓难信陈子昂死于非命乃武则天朝参政女诗人上官婉儿因忌恨其挞伐祖父上官仪所创“上官体”诗而萌生害心所致;史上学者多以县令段简幕后受宰相武三思指使,而当今则有学者更以为武三思乃因情人上官婉儿之请而授意段简杀害陈子昂,理由是上官婉儿欲倡“上官体”诗必先除陈子昂,在下以为如此推理实有牵强之嫌。 (己亥年三月初八至初九成咏于榕城并注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