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西湖
大四下学期,除了写论文就是找工作,终于偷得浮生半日闲,干脆脑子一热,车票一定,直奔西湖。从芜湖到杭州,火车是4个多小时,因为没有订到数字相连的位置,室友小小的抱怨了一下,但是很快我们又释怀,毕竟在同一车厢,并且相隔不远,可以说话解闷。到了车上,我竟频频犯困,只因昨天太激动熬夜到凌晨3点。
到了杭州,第一感叹地铁票真贵,短短几站路竟然4元起,真是贵!但是不得不承认,杭州地铁设计的很不错,尤其是地铁上设的“杭”,真是很好地融合了杭州的特色,让人一眼也忘不掉!杭州的道路也很干净,当然车子礼让行人这是举世闻名的杭州特色,而我也小小体验了一次。因为长途奔波太累,我们觉得找个旅店住下,准备明天再去西湖,一睹真容。
当天晚上我们在美团上找了一家餐厅,食物精美,口感丰富,并且量足价廉,让我不禁发出阵阵感叹。学生党来杭州游玩必须要吃的一家餐厅——新白鹿餐厅

吃完飞奔旅店洗漱休息,因为来到陌生地点,外加心情激动,我一夜辗转反侧多次,终在天微露白时沉沉睡去。
被室友叫醒后,立刻开始洗漱,洗漱完毕后开始收拾东西,收拾好东西退了房卡,带着一股“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气势奔向西湖。
我纵有万般凛冽千般怒气,也在见到西湖的那刻化为乌有。天下着蒙蒙细雨,西湖在朦胧水汽中若隐若现,真是“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因为方向感实在太差,根本不知道是从哪个门进的西湖,但是管他呢,只要见到她,一切都无所谓。
路上还看到了小松鼠,在树杆上爬上爬下,一会爬到树的中下部吃游客投喂的食物,一会又爬到高处,目送来来往往的人们。我站了一会,觉得无趣,便直直向前走去。
凉面风还挺大,吹起发丝拍打着脸,但是一些阿姨们可是无比开心,他们掏出丝巾,在湖面上用丝巾做点缀摆各种pose,还真别说,拍出来的照片还挺好看,后面是一望无际的湖水,配合着飞扬的丝巾,真是别有一番味道。我开始调侃自己,不懂得拍照,更不懂得利用道路。
在往前走去就是白堤—断桥了。
一走到断桥,我就想起许嵩的《断桥残雪》,悠扬的旋律不自觉地跑进嘴里,虽然我五音不全唱歌跑调,也想轻轻哼唱。断桥和《断桥残雪》不知是谁借了谁的势,但是现在他们已经不可分割了。这或许又是一个新的著名景点吧!
走着走着天气阴了,走着走着太阳出来了。
沿着白堤—断桥,一路上树很绿,风很大,人很多。拍出来的景物,都是带着陌生人的,或许这不是风景图,而是人物图。

看了这三张图,说它是人物图也是名副其实。(无奈摊手.jpg)
还有一个体验是鸟很多,第一遍听鸟叫声,可以说是来到了“鸟语花香”的西湖,再听鸟叫声,就只是叽叽喳喳话很多的感受。(可能我是善变的动物吧…)但是自然环境真的很不错,鸟也不怕人,你在后面偷拍它,它在前面慢悠悠的散步,仿佛在说:“我已经放慢动作了,还摆了这么久的pose,记得给我拍的好看点”。鸟儿除了偶尔叽叽喳喳有点聒噪外,其他都挺好的,会摆出各种姿势,远眺的,飞翔的,悠闲的……,一定会满足你的各种需求。
在往前走,是小岛。
我最喜欢平湖秋月的树了,树叶很绿很好看,树干很粗,盘根错杂。是初春特有的嫩绿,一眼望去,只觉得心旷神怡,神清气爽。


我时常感叹,眼睛是最精密的摄像机📷,相机无法拍出眼睛里的景色,所以百闻不如一见,在网络上看百遍千遍也不如亲自去看一遍。
我进到这个白苏二公祠,内心很感叹,感叹景色之美,感叹情谊之深。一处幽静的小院落,虽说人迹罕至,但也保存的完整干净,满眼的鲜花点缀着青翠的竹林,它们恰到好处地掩映着,给人一种身在此处,久久不愿离去的感觉。那种感觉是无法描述的,像是无数的雨滴撞击着你的胸膛,也像轻柔的微风掠过你的发梢。
往前走,在拐弯。
我认为,博物馆是一个城市历史文化生活变迁最好的承载者和见证者。去一个城市,应该去博物馆看看。
往前走,就是西泠印社了。


因为时间的限制,所以没有逛完整个西湖,走出西泠印社,我的西湖之旅就戛然而止了。但是这不是一个遗憾,因为我在杭州工作了,这是一个美丽的开始,引导我再一次去西湖游玩!去雷峰塔,去灵隐寺,去西湖的每个角落。
重新开始吧,走在杭州的每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