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电影史
第一部分 无声电影时期 (1895-1927)

第一章 电影的发明和创新
一,电影的诞生---魔术灯--属于早期的幻灯机,将画片或者摄影图片上的图案通过魔术灯成像,1861年科尔曼·塞勒为其申请专利,叫做电影镜(kinematoscope)

二,三位伟大的电影贡献人物
1,美国的托马斯. 爱迪生 发明活动电影摄影机(kinetograph),其电影试镜供一人观看,主要制作艺人电影,主要在杂耍剧场放映,搭建电影摄影棚BLACK MARIA黑玛丽,是美国最早的摄影棚,在这里制作了诸如《快乐女孩子啊跳舞》《高地舞蹈》《驯熊》等早期电影,
2,法国里昂--卢米埃尔兄弟--开创电影放映时代,发明手摇活动电影机(cinematograph),轻便易携带,所以放映地点在一些人群里中的公共场合,如集市(重要的宗教,国庆,农耕等节日),巡回放映商会在咖啡店或者市政厅放映,电影题材主要是现实记录,早期电影主要有《火车进站》《工厂大门》等,到世界各地宣传放映电影,包括中国,香港,印度等,对这些国家的电影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三,镍币影院(电影商店,德语ladenkinos)的兴起1904-1920,是由一些小型的商店,饭店,当铺改建而成,票价低廉,广吸观众,大受贫困人欢迎,但很快就被商业化的专门影院替代。福克斯就是从镍币影院起家。
四,吸引力电影--1895--1906年制作的早期电影--相对与故事片电影的一种叫法,即电影娱乐观众的方式,无故事性,连贯性。早期的战争题材电影较多,尤其1898年的美西战争,
五,电影发行模式 ,1914年前电影是以米和英尺出售,后来欧洲的百代公司创全球发行的模式,以及美国阿道夫. 祖科的派拉蒙,一战期间欧洲百代公司因战争影响,电影发行极少,相反美国的电影此时风生水起,好莱坞正在快速发展。
第二章 好莱坞的胜利
一,好莱坞胜利的三大核心
1,集制片,发行,放映为一体,控制着电影的上下游,好莱坞因1914年电影专利公司的失败应运而生。
2,以故事片为主流
3, 明星效应--当时的四大明星卓别林,玛丽璧克馥,道格拉斯范朋克,威廉哈特等。大片即大明星出演高额成本的电影




二, 好莱坞确立地位
大量的电影制作公司林立,主要有名艺-拉斯基公司(祖科创立),勒夫公司(制作部门米高梅),第一国家电影公司,福克斯,环球影片,华纳兄弟,联美等





三 20年代进步主义者宣战反对电影
原因,1,缺乏教育目的,会对儿童产生负面影响;2,年轻人聚集一室可能引发健康问题;3,电影中的负面故事会对正确的道德和行为产生负面影响;4,电影对人们去基督教徒产生不良影响。
第三章 欧洲电影
一, 瑞典的现实主义电影----拍摄于乡村,有一种实景现实主义的风貌
斯约斯特洛姆和斯蒂勒打造了 瑞典的短暂电影黄金时期-(1928年有声电影诞生后瑞典几乎成为好莱坞的放映殖民地)-1917--1924 -- 归咎于瑞典在一战时的中立立场,杰出代表作品--《逃犯和妻子》 《幽灵马车》 《哥斯达·柏林世家》,这一时期的著名演员葛丽泰·嘉宝

二,法国的实验派
1,立体派与电影--现代艺术的立体派是从1907年毕加索的《亚维农少女》开始,他们关注形式,质疑传统,1920立体派电影运动出现,他们把纯粹的形式观念运用到电影,代表有---斯汉·里希特的《节奏21》, 维京·伊格林,瓦尔特·鲁特曼《作品1,2,3,4号》,费尔南德·莱热《机械芭蕾》

2,达达主义与电影
马塞尔·杜尚是达达主义代表之一,有着强烈的反叛性,攻击传统艺术,代表影片有雷内·卡莱尔的《幕间休息》,佛朗西斯·毕卡比亚的《停演》
3,超现实主义与电影--延续了达达主义
代表作---安德烈·布勒东的《超现实主义宣言》以及《超现实主义革命》,萨尔瓦多·达利和路易斯·布努埃尔的《一条安达鲁狗》

三, 法国印象派---1918-1928
注重运用摄影技巧来表达影片,反对好莱坞式的讲故事方法,不接受法国实验派,强调电影应该作为一门表达联想和感觉的独立的艺术形式,电影应集中在感情和情绪的表达上,而非故事的戏剧性上,创造术语“上镜头性”--指通过电影改变现实。运用的摄影技巧如,叠印(superimpostitions,两幅不同影像的画面叠成一幅),遮幅画面(masking the frame,用不透明的板部分遮挡镜头,使得部分模糊),使用空间spatial,时间temporal,图形graphiv,节奏rhythmic editing 剪辑
代表导演 ,路易·德鲁克--《狂热》 《洪水》。
阿贝尔·冈斯--《控诉》《拿破仑》《车轮》。

马塞尔·莱比耶--《黄金国》《无情的女人》《金钱》

谢尔曼·杜拉克--《微笑的布迪夫人》《贝壳与僧侣》


四 , 德国表现主义
一战前德国电影蓬勃发展,是欧洲电影唯一可以与好莱坞一决高下的,一战后,严重的经济危机滋生德国表现主义进入电影,国家资助全球电影股份公司(Universum Film AG 简称 乌发)
表现主义是对自然主义的反抗,强调人类精神层面的戏剧,充满高度主观性和个人表达,极端风格化,面部表情夸张,重要的早期代表作品罗伯特·威恩的《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


著名导演--戏剧大师恩斯特·刘别谦--《牡蛎公主》
弗里茨·朗--《大都会》
F·W茂瑙--《蓝衣男孩》《诺斯费拉图》




四,苏联电影
俄国的电影起步晚(1907年),所以早期都是放映外国电影,19世纪俄国的社会造就了电影的悲剧性结局,著名导演叶普盖尼·鲍艾尔,代表作《一个女人灵魂的黄昏》《垂死的天鹅》《城里的孩子》《时代之子》。布尔什维克胜利后,电影国有化,列宁及其重视电影的发展“对于苏维埃政府来说,电影是所有艺术中最重要的”--电影将成为其实现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马克思主义的宣导),1921年的新经济政策实行,电影开始有私营,欧洲,好莱坞片又开始引进,
苏联的构成主义(constructivism),试图把科技,技术,电影和艺术结合成一种新的苏联现代艺术,把电影看作是群众艺术。
著名导演:列夫·库里肖夫 --对电影剪辑及其着迷,

对剪辑的强调使苏联电影获得“ 苏联蒙太奇电影 ”之名,强调图形和节奏的剪辑,不特别强调故事的叙事性。根生于苏联社会,苏联的电影多半都是歌颂革命(如爱森斯坦的《十月》《新与旧》舒布的《伟大的道路》《罗曼诺夫王朝的覆灭》 ),演员也都是苏联人民(集体出现的无产阶级),电影《十月》标志着苏联蒙太奇电影的终结,新的领导人斯大林要求突出其在俄国革命中的作用,
谢尔盖·爱森斯坦--苏联蒙太奇运动最著名人物。电影《罢工》《总路线》《战舰波将金号》--苏联蒙太奇最著名电影
吉加·维尔托夫和埃斯特·舒布----现实主义实验。他们更喜欢将新闻片重新剪辑,体现现实的面貌。吉加·维尔托夫代表作《电影真理报》《带摄影机的人》

传统主义者:费谢沃洛德·普多夫金,代表作《母亲》《亚洲风暴》《圣彼得堡的末

亚历山大·杜甫仁科,代表《土地》《兵工厂》



第二部分 好莱坞制片厂时期(1928-1950)
第六章 有声片的出现和制片厂制度
1927-1937的大萧条是电影的低迷期,第二次大战带来了电影业的繁荣发展(二战电影繁荣原因--二战美国经济大力发展,失业等荡然无存;美国好莱坞并无战事;其他商品(如汽车等)在战争期间有限购,电影并无;美国总统罗斯福鼓励战时雇员观看电影减轻疲劳;美国将电影作为战争宣传的一个重要渠道。)

1930--1950年的好莱坞十家公司--五大:派拉蒙(芝加哥,新奥尔良),勒夫/米高梅(控制纽约),华纳兄弟(费城),福克斯和雷电华,以及三家小公司:联美(由明星玛丽·碧克馥,道格拉斯范朋克,卓别林,大卫·格里菲斯成立,目的是为了发行他们的独立制作电影),哥伦比亚,环球,两家低成本电影制作公司:印花和共和公司。


爱迪生长期致力在将无声电影和留声机连接,实现有声电影,但最终宣告失败,最后由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实现。 华纳兄弟率先与其合作推出有声片(维太风 Vitaphone 是华纳当时推出产品的名称,这时的有声片声音和画面还是分离的)。《唐璜》为重要代表。后面福克斯运用了AT&T的一项开创性技术--胶片录音技术,放映了飞行员查尔斯·林白起飞返航的唯一有声胶片,使其名声大噪。雷电华(美国无线电公司的资金支持)运用了美国无线电公司开发的福透风-Photophone ,






第七章 好莱坞制作的第一个黄金时期
电影类型----
1,歌舞片--华纳开创的《唱歌的傻瓜》雄踞票房收入榜首直到1930末,还有《火树银花》《柳暗花明》《爵士歌王》《雨中曲》《海盗》

2, 黑帮片--1920年代的禁酒时代(黑帮教父-- AL Capone 艾尔卡彭https://baike.sogou.com/v1932373.htm?fromTitle=%E8%89%BE%E5%B0%94%C2%B7%E5%8D%A1%E5%BD%AD)提供创作素材,芝加哥为黑帮英雄的崛起提供场所。代表《小凯撒》《国民公敌》《马耳他之鹰》《白热》


3,恐怖片--雷电华的瓦尔·鲁顿的一系列恐怖片开创新格式,冲破以往吸血鬼狼人的恐怖题材,题材主要是对未知的恐惧和尚存的古代迷信,代表《豹族》《第七个受害者》《盗尸者》
4,西部片--美国电影史上最丰富的类型之一 ,代表《关山飞渡》《和平联盟》

5,喜剧片--《淑女伊芙》

6,战争片--二战后达到战争片制作高潮,代表《空军》1943,《巴坦战役》
7,黑色电影(film noir)--二战后法国人发明的,指那些色调暗淡,缺少日光,不幸结局的电影, 代表《双重赔偿》《邮差总按两次铃》《夜逃鸳鸯》




第八章 欧洲电影(有声片出现后):法国,英国,德国,意大利
欧洲为了抵制好莱坞有声片,开始是封闭进口,因此欧洲也在尝试研发有声电影,如特里--艾根(Tri-Ergon,来自希腊语,意为三人作品) 三人组。以及托比斯--克朗电影公司(克朗公司为西门子和通用电气合资成立)


一 法国
法国为抵制好莱坞,同时促进本国电影发展,要求每进口四部好莱坞电影,就要有一部出口。二战爆发,德国占领法国,法国电影基本停滞,很多导演也去了好莱坞发展。转而放映纳粹德国电影。
著名导演:
雷内·卡莱尔《巴黎屋檐下》《百万法郎》《我们等待自由》


让·维果 --开创诗意现实主义,是法国电影俱乐部(电影协会)运动的创始人之一,《尼斯印象》《水王塔里斯》两部纪录片,《操作零分》《亚特兰大号》

让·雷诺阿(印象派画家雷诺阿的次子)《布杜落水遇救记》《兰基先生的罪行》政治片《生活属于我们》《马赛进行曲》《大幻影》以及《游戏规则》--呼吁反对战争,审视法国社会的基本结构



马塞尔·卡尔内,二战留在了法国,与普雷维尔合作创作《雾码头》《北方旅馆》《天色破晓》《天堂的孩子》

二 英国
法国抵制好莱坞的方式,1927年《电影拍摄法案》--配额法的方式来保护英国电影,每5部必须有1部英国
著名导演:
阿尔佛雷德·希区柯克,第一部无声片《欢乐花园》,《三十九级台阶》

三 德国--这时期的德国电影在纳粹的控制下为其服务,所有的艺术家都必须是国家文化之家的成员(Relchskulturkammer) ,所有的电影都必须是国家电影之家的成员(Reichsfilmkammer)
四 意大利 意大利独裁者贝尼托·墨索里尼上台,法西斯控制意大利电影,建立电影城,
著名导演:
卢奇诺·维斯康蒂《沉沦》--开启新现实主义运动,以《邮差总按两次铃》为背景,受让·雷诺阿其导师的影响

罗伯特·罗西里尼《罗马·不设防的城市》《战火》 呼吁反对战争

维托里奥·德·西卡《擦鞋童》《偷自行车的人》《温别尔托·D》


第三部分 电视时代(1951-1977)

第九章 电视,宽银幕和彩色片
第十章 好莱坞电影制作的转型
第十一章 欧洲艺术电影
法国新浪潮(la nouvelle vague)--现代电影运动的原型,特吕弗,戈达尔,阿伦·雷乃以巴黎电影杂志《电影手册》(安德列·巴赞为创始人之一)为中心,作影评人,反叛好莱坞制片的工厂式体系,1950年中期,自己制片拍摄,《四百击》--获1959年第12届戛纳电影节OCIC AWARD 和最佳导演奖,《精疲力尽》《广岛之恋》等作品拉开新浪潮序幕
1946年成立的法国国家电影中心(CNC),组织资助电影的生产,制作,发行,电影节举办,鼓励与其他欧洲国家合拍电影,《战争终了》是法国与瑞典合拍,《狂人皮埃罗》与意大利合拍







第十二章 电影工业的不同选择:苏联,澳大利亚,日本,东欧,及南美洲
苏联:二战后的苏联电影发展缓慢,电影的发行,制片,拍摄均由国家控制(尤其斯大林和赫鲁晓夫时期,1960年开始由苏联部长会议电影委员会控制,处于一个相对稳定期,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就是在这个时间享誉世界),允许拍摄的大致三类:一是二战后歌颂伟大苏联(战争苦难的代表作卡拉托佐夫的《雁南飞》和格里高利·丘赫莱依的《士兵之歌》 ),打败德国,不提盟国的帮助,甚至还有反美情节;二是一些名人传记,如《穆索尔斯基》,这一时期电影大师谢尔盖·爱森斯坦,杜甫仁科,普多夫金等收到国家的压制;三是名著改编电影《战争与和平》,莎士比亚的《奥赛罗》《哈姆雷特》


波兰:波兰电影由当局政府控制,60年底末控制严格,黄金时代结束,50年代--60年代末,算是波兰电影的一个黄金期,波兰的几位电影大师创造了波兰的电影黄金期
著名导演:安杰伊·瓦伊达,创作了战后波兰的三部曲《一代人》《下水道》《灰烬与钻石》
安杰伊·蒙克《铁轨上的男人》《女乘客》
罗曼·波兰斯基 成名作《水中刀》,收到波兰政府的公开谴责,为英国公司创作《厌恶》《荒岛惊魂》《天师捉妖》展示对晦暗心理状态的刻画。为派拉蒙创作《罗斯玛丽的婴儿》票房大卖,1974年创作《唐人街》,1979年英法合拍《苔丝》获三项奥斯卡奖,2003年《钢琴家》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
罗曼·波兰斯基的婚姻:1,亡妻莎伦·泰特,两人1965结识于《天师捉妖》,1968注册结婚,1969死于死于邪教组织“曼森家族”谋杀。而波兰斯基的《罗斯玛丽的婴儿》描写的邪教情节是致因。


2,艾玛纽尔·塞尼耶,1989年至今


捷克斯洛伐克:1945年之后,电影国有化,设立国家电影学院,电影学院的学生可以观看欧洲和好莱坞电影,受新浪潮影响较大,创捷新克斯洛伐克电影新浪潮,1968苏联入侵,电影业遭到破坏,著名导演也偶身居国外 著名导演,
米诺斯·福尔曼较多拍摄劳动阶层人民,在大街上使用非职业演员拍摄,《才艺比赛》《金发女郎之恋》《消防员的舞会》,在好莱坞拍摄《飞越疯人院》,1984年的《莫扎特传》获奥斯卡最佳导演奖
薇拉·西蒂洛娃《雏菊》

杰里·闵采尔《严密监视的列车》《夏日随想》《夜总会的犯罪》《失翼灵雀》,主题多半为性的变迁,因此被禁。
日本--二战前,日本电影工业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影工业之一,电影分为时代剧(jidai-geki)和现代剧(gendai-geki),时代剧这一类最受欢迎的是剑戟片(chamnara),即后来的武士电影,现代剧有喜剧,家庭剧等。,二战后,美国接管,受其审查。1955年,电影业全面复苏,电影领头公司:松竹株式会社,东宝株式会社,大荣株式会社。1953日本放送协会NHK和私营的日本电视放送网株式会社NTV开始定期电视广播
最受欢迎类型片为雅库扎(yakuza)即黑帮电影,人物次郎长拍了一系列电影,牧野雅弘的《次郎长三国志》,深作欣二翻拍《无仁义之战》
三位伟大的电影大师:黑泽明,小津安二郎,沟口健二
黑泽明1910-1998:偶像约翰·福特,接受了山本嘉次郎的指导,1948年《酩酊天使》《七武士》《罗生门》获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大奖,使欧美开始关注日本电影,影响巨大《生之欲》,电影将一些欧洲文化融于其中,因此更受西方观众接受,
沟口健二1898-1956:偏爱奥逊·威尔特。电影主题讲述受剥削的女性《女性的胜利》《歌女五美图》《夜间女人》《西鹤一代女》获威尼斯奖,之后获得新浪潮的关注。电影主题开始转变,由开始的为女性的困境抗议,到后来将女性描写成自我牺牲者和母亲,这部为转变代表作《雨月物语》,倡导接受个人 既定命运。
小津安二郎1903-1965:喜欢查理卓别林。处女作《忏悔之刀》,开始时创作喜剧,黑帮,现在故事片,1936年之后开始专门拍摄庶民剧(shomin-geki),这类作品的典型话题是抚育子女,就业,婚姻冲突,娶媳嫁女,成为祖父母等,这是这个类型成就了他的伟大。《浮草物语》家庭的冲突受制于日本社会,《秋刀鱼之味》《东京物语》
日本另一个特别流行的类型是日本动画(anime),宫崎骏的《龙猫》《千与千寻》《哈尔的移动城堡》,大友克洋《阿基拉》押井守的《攻壳机动队》





第十四章 好莱坞的繁荣(1977-至今)
两个划时代的重要事件--大片时代(斯皮尔伯格1975年的《大白鲨》,产生数十亿美元的收入)的开始和家庭录像机的出现(索尼第一个家用录像机出现--1990年被数码影碟DVD所代替,2000年蓝光技术的出现使画面更鲜亮),2009年最近数字技术的景观科幻片《阿凡达》的出现,打破票房纪录
六大电影发行公司--只有好莱坞的大公司才能保障电影制作的全球发行,
环球--1975年的《大白鲨》到1982年的《外星人》,由路·瓦瑟曼打造的一段鼎盛时期,1990年环球出卖给松下电器---之后又卖给通用电气--2009年 康卡斯特公司(美国最大家庭有线电视供应商和最大互联网服务供应商)购得51%得股权,试图创造一个新得电影商业模式--即从电影得制片----到影院放映----再以不同有线供应形式发行,
迪士尼--1966年迪士尼创始人沃尔特·迪士尼去世,公司经营下滑,1984年聘请迈克尔·埃斯纳,在任得20年,使迪士尼重振旗鼓,通过将迪士尼得经典动画包装成录像带/DVD,带来巨大利润,2005年辞职
派拉蒙--维亚康姆收购派拉蒙,老板萨姆纳·雷德斯1993年至今,经营理念相对保守,经常联合发行(如1997的《变脸》和1998的《拯救大兵瑞恩》),梦工厂是旗下子公司
索尼影视娱乐有限公司--源于哥伦比亚影业公司--1982卖给可口可乐--1989卖给索尼,1991年索尼收购米高梅,发行《黑衣人》《我最好朋友的婚礼》《哥斯拉》等,2002年发行斯坦·李漫画改编《蜘蛛侠》以及2获得巨大成功
华纳兄弟--《蝙蝠侠》《指环王》《哈利·波特》系列发行,是最赚钱的电影公司,
福克斯--1987年,默多克收购福克斯,投资发行《阿凡达》《泰坦尼克号》(拍摄地点在墨西哥的普雷亚斯·德·罗萨里托南部,《星球大战》系列,大获成功









内容来自《世界电影史》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