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传》共读第一周
一、读书摘要
本书通过对曾国藩个人心路历程的介绍,曾国藩对自己的自我管理以及不断的反思,让自己从一个普通人蜕变成一代伟人,他的人生经历了许多的挫折,这也锻造了他愈挫愈奋的性格,达成了他成为圣人的目标。
二、金句/语录
1、越遇到挫折,越能激起斗志。
2、解决自己雄心与头脑的差距,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超人的努力。
3、记日记最重要的目的是反省自己。
4、学做圣人是终生的事业,许多根深蒂固的缺点、毛病,通过一时半会儿的“猛火煮”不会彻底改掉,只有用一生的时间去“慢火温”才有可能慢慢化解。
5、人在修身起始阶段,重要的是猛。在进行阶段,更重要的是韧劲。在自我完善的过程中,一个人肯定会经受无数次的反复、失败、挫折甚至倒退。关键是不能放弃。
6、只有基础广阔、结实,才能在盖起宏伟壮观的生命之殿。
7、事必有所激有所逼才能有所成。
8、要在紧要关头撑得住、挺得起。所谓“挺”,就是指在危急时刻,能坚持住,对于这样的‘挺’字精神,曾国藩称之为“竖起骨头,竭力撑持”。
9、人的能力发挥多少,与他对自己的要求是密切相关的,或者说,精神力量直接决定着身体潜能的发挥程度。
10、曾国藩做事的作风是从不取巧,踏踏实实,不搞任何歪门邪道,不走捷径。事后证明他的做法是非常明智的。
三、思考题
(一)科举挫折
困难:曾国藩连考了七次、走了近五千里路才考上秀才,第六次考试还被学台“悬牌批责”当成反面典型,认为文理欠通。
应对方法:从过去的学习思路中突破出来,通过思考及反思自己文章为什么文理不通,并且对比自己与他人的文章,总结自己失败的原因,并不断突破和改变,掌握了考试的诀窍。
(二)长沙之辱
困难:曾国藩在长沙初期新建的湘军纪律严明,忠君爱国,后想将没有天良、没有精神力量的绿营军也训练成纪律严明的军队,但这一举动让他差点被兵痞杀死,并得到巡抚骆秉章不讲理的处理方式。
解决方法:曾国藩以“好汉打脱牙和血吞”结束。他不再与官场争辩,带着自己募来的湘军,前往僻静的衡阳,并且总结绿营失败的原因,多湘军进行严格训练,并进行政治教育。
(三)自卑与焦虑、郁闷与艰难
困难:到达北京后,周围都是学者风范、大儒本色各方面非常优秀的精英,而自己只读应试教育的书,见识狭窄,没读过什么藏书,性格有很多严重的缺陷。
应对解决:一是立志学做“圣人”;二是每天坚持写日记,通过记录每一个细节来反省、督责和改变自己,同时还将日记传阅给朋友,请对方做点评,形成外力监督;三是动用大量心理能量“戒烟”,一旦下定决心,就持之以恒;四是对自身存在的缺点、毛病,用一生的时间去慢慢修整自己的却缺点。
(四)靖港首败
困难:为扬眉吐气,务必首战胜利,在民兵报得靖港守卫人少,却没有深入了解敌情,就临时改变了作战计划。
应对解决:不怕费心费力,对事物进行不留死角 深入分析,在对事物进行精到分析的基础上,再找出要害,把握关键。湘军胜是:纪律严明、官军用命,制度的合理,士兵的勇敢无畏,精良的西式武器。败是因为情报不准,太想首战胜利,而且士兵逃跑的多。
(五)九江大败
未看,后面补上
(六)咸丰七年危机
未看,后面补上
(七)我遇到的问题
工作中遇到挫折就会抱怨和逃避,不能积极的解决问题。
(八)自己与曾国藩的解决问题的差距:
1.立志。没目标,做事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能坚持,恒心和毅力不够。
2.反思:不能坚持每天反思,而且做到有效的反思。
3.自我管理:对自己不够严格,不能逼自己一把,对自己缺乏系统的管理。
四、启发与收获
1.写日记,反思的最好方法是写日记,会通过写日记,以及参照曾国藩的自我管理方法管理自己,逼自己一把,认真分析自己的缺点,并不断修正。
2.做任何事都要有死磕精神,要坚持不放弃。
3.择友要慎重,会参考曾国藩的方法择友。
附:思维导图
说明:
1.读书摘要指用一句话或一段话概括一本书;
2.摘抄金句/语录5个以上;
3.思考题全部回答,不能写一句话、不能过于简短;
4.启发与收获写1个以上;
5.附件思维导图必须有,可以分开发群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