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读书日:一个编辑的出版书单
【写在前面的话】
世界读书日临近,人们对于阅读的关注逐渐升温,各种书单也开始现在公众视野。作为一个与图书最为临近的出版人,我特别整理了从业以来的出版书单,希望对各位读者有所借鉴!(鉴于篇幅有限,只整理六类四十多本,更多书单参见——这些年自己做过的一些书:https://www.douban.com/doulist/4205969/)
自我介绍下:2004年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进入出版行业,先后在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吉林出版集团等单位工作,现任北京阳光博客文化文化艺术有限公司总编辑,其作品《植物知道生命的答案》获第十届文津图书奖(科普类第一名),并凭借此书获2014年“中国好编辑”(百道网评选)
在15年的出版生涯中,我既参与过像《文化苦旅》《少有人走的路》《三杯茶》这样天生丽质的大畅销书,也有像《FBI教你读心术》《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跟任何人都聊得来》这样将普通书稿变成畅销书的黑马经历,更有像《植物知道生命的答案》《原生家庭》《接纳不完的自己》这样口碑和市场俱佳的作品。当然,我也不忘提及一些像《黑麋鹿如是说》《灵心小史》《走神的艺术与科学》这样的高品质内容、投入市场之后却默默无闻的经历。
当然了,判定一个“编辑作品成功”不仅限于市场销量,也不限于宏大的社会价值,毕竟流传千古的经典作品百年不遇,我们也需要很多经典之外的文化传承。
在我看来,编辑工作就是心与心的对话,与作者、读者、更是与自己内心的交流。一个“心流”顺畅的编辑作品,就能与尽可能多的人产生共鸣,这就是一个成功的作品。
(一) 心理成长类
1 《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作者: (美)苏珊·福沃德博士 / (美)克雷格·巴克 出版社: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阳光博客 出版年: 2018-8)
编辑推荐:我们不能选择自己的原生家庭,但我们可以通过心理学知识不断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给自己的下一代创建更好的原生家庭。
2 《执迷:如何正常的爱与被爱》(作者: (美)苏珊·福沃德博士 / (美)克雷格·巴克 出版社: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阳光博客 出版年: 2018-8)
编辑推荐:媒体中频繁报道的因为恋爱失败导致的毁容、杀人案件,因为婚姻破裂采取的极端报复行动,无不让人触目惊心。看过这本书,你会知道,所有的爱恨都有源头。
3 《依恋:为何我们爱的如此卑微》(作者: (美)苏珊·福沃德博士 / (美)琼·托雷斯 出版社: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 阳光博客 出版年: 2018-8)
编辑推荐:本书指向的是情感关系中“低自尊”的问题。当我们拿起这本书时,最直接的改变不是从书中学到什么,而是通过书中大量的案例开始思考自己。
4 《如何在爱中修行》(作者: [美] 芭芭拉•安吉丽思 出版社: 北京日报出版社 │阳光博客出版年: 2016-10-1)
编辑推荐:很多自认为修行很好的人,其实也过不了亲密关系这一关。本书的目的在于教导我们如何用爱来完善自己,成为更好的人,从而提升自己对爱的把控力。
5 《可爱的诅咒:讨好型人格自救指南》(作者: [英] 雅基·马森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阳光博客 出版年: 2016-2)
编辑推荐:很多时候,我们自认为在正常地付出,其实却是在透支自己,这本书说得很精准,我们中了“可爱的诅咒”。
6 《生命中最简单又最困难的事》(作者: 【美】大卫•福斯特•华莱士著 / 焉沁绘 出版社: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阳光博客 出版年: 2015-12)
编辑推荐:编辑生涯中字最少的稿子,但却是最让我震撼的一本书。这本书提醒我们,日常生活就是我们本身,既绝望又禅意,而要“在繁琐无聊的日常中,日复一日地保持自觉与警醒,困难得不可想象”。
7 《灵心小史》【作者: (法)小德兰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出版年: 2011-9-1】
编辑推荐:特别喜欢译者传炎兄为这本书写的序言,“纯净的心灵是有福的”,哪怕是没有任何宗教信仰的人,也难感受的小德兰至纯至净的心灵和坚贞不渝的信仰。民国时期的教育大家马相伯先生曾经翻译过这本书,可见这本书在理性史上的地位,可惜这本书已经绝版,只能从二手书店购买。
8 《爱的能量:20世纪最纯粹的心灵》(作者: 【印度】特蕾莎嬷嬷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出版年: 2011-12)
编辑推荐:我们每个人都是爱的给予者,也都是爱的接受者;我们都需要在爱中学会爱,也需要在爱中学会被爱。因此,让我们跟随特蕾莎一起感悟这《爱的能量》。
9 《接纳不完美的自己》(作者: [美]黛比·福特 出版社: 吉林文史出版社 出版年: 2009-11-1)
编辑推荐:做一个完整的人,活出全部真实的自己,这并不是每一个人能够做到的简单的事。与其终生掩饰、唾弃自己的弱点和阴暗面,不如张开双臂,拥抱完整的自己,度过真实的一生。
10 《少有人走的路2:与心灵对话》(【美】斯科特·派克著 吉林文史出版社 出版年:2008)
编辑推荐:所有的触动和改变,都需要一个契机,不如这本被高度认可的心灵经典,作为编辑的我,一开始竟然没有太多同感,直到自己遭遇了痛苦时代才进入,才真正明白了“人生苦难重重”的事实。
(二)新知类
1 《你一定爱读的人工智能简史》(作者: 【日】山本一成 出版社: 北京日报出版社/阳光博客 出版年: 2019-5)
编辑推荐:回顾十几年的编辑生涯,我一不喜欢那种文案多多的腰封,二不喜欢强暴的书名,但这本书用了“你一定爱读”是因为我个人是在喜欢这种把高深问题讲明白的书!
2 《植物知道生命的答案》(作者: [美] 丹尼尔•查莫维茨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 2014-1-31)
编辑推荐:这是一本讲植物五感的书,但却给我本人和众多读者莫大的心灵感悟,这是一个只有宁静心灵才能感受的世界。因为有众多读者喜欢,所以本书入选文津奖科普类名单!
3 《走神的艺术与科学》(作者: [新西兰] 迈克尔·C.科尔巴里斯 出版社: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 阳光博客 出版年: 2017-3-1)
编辑推荐:这是一本为“走神”正名的书,带领读者穿越心理学、文学、历史的迷雾,解释了我们为什么会走神,这么做有什么好处。
4 《中国健康调查报告》(作者: T. Colin Campbell,PhD / Thomas M. Campbell 出版社: 吉林文史出版社 出版年: 2006-9)
编辑推荐:这本书还有一个广为人知的版本,书名叫《救命饮食》,它告诉我们如何科学的吃素,现在被越来越多的素食爱好者奉为经典。
5 《水是最好的药》(作者: 作者:(美)F·巴特曼 出版社: 吉林文史出版年: 2008-01-01)
编辑推荐:现在看来,这本书有点“伪科学”的味道,但当年编辑的时候书中的观点让我颇为震撼,用当时老板的话来说就是“潜意识被打动了”。现在想来,好多流行的东西都具备这种能力。
6 《FBI教你破解身体语言》(作者: [美] 乔·纳瓦罗 / [美] 马文·卡尔林斯 出版社: 吉林文史出版社 出版年: 2009-4)
编辑推荐:这本书还有一个更为畅销的版本——《FBI教你读心术》,这本引领了FBI出版热潮的大畅销书是我编辑生涯中最爽的一次,因为原文讲的太过啰嗦,我一口气讲16万字删到8万字,不知道国外的作者看到的话,到底是爱我,还是恨我呢。
(三)文化艺术类
1《三杯茶》(作者: [美] 葛瑞格·摩顿森 / [美] 大卫·奥利佛·瑞林 出版社: 吉林文史出版社 出版年: 2009-1)
编辑推荐:这是一本轰动一时的畅销书,书中的故事,尤其作者是对“三杯茶”的解读让很多读者潸然泪下。但有意思的是,多年之后作者的经历竟然被证伪了,“非虚构”变“虚构了”。看来所有的创作都是“虚构类”。
2《文化苦旅》(作者: 余秋雨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 2014-2)
编辑心得:这应该是编辑生涯中“分量最重”的作品,我有幸参与了三十年修订版的编辑工作,但说实话,并没有太大的成就感,因为这样的作品编辑的技术含量很低。
3 《黑麋鹿如实说》(作者: [美] 尼古拉斯·黑麋鹿 (口述) / [美] 约翰·G.奈哈特 (记录)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阳光博客 出版年: 2016-5)
编辑推荐:这本书我个人非常喜欢,文本的质量也很好,但销售非常惨。希望将来有更高水平的出版人再版这本书,将好的文本传承下去。
4 《美的情绪》(作者: 丰子恺 出版社: 北京日报出版社丨阳光博客 出版年: 2017-12)
编辑推荐:丰子恺已经是被高度鸡汤化作家了,各种散文编选已经让大众遗忘了他曾经是一个很好的艺术老师,写了很多艺术入门作品,这几本书(《美的情绪》《认识建筑》《认识绘画》《音乐入门》)是对丰子恺先生很好的纪念。值得一提的是,因为重新策划的原因,香港天地出版社还购买了《认识建筑》和《慈悲的滋味》的繁体版权。
5 《认识建筑》(作者: 丰子恺 出版社: 北京日报出版社丨阳光博客 出版年: 2017-12)
编辑推荐:“伟大的建筑,往往能从直感上给人一种启示,使人心暂时远离颠倒梦想的苦恼,而回顾生命的本源。”可见,在丰子恺的心中,建筑关涉的不是构造和材质演进,而是心灵和历史的变迁,所以认识建筑是一件很有兴味的事情。
6 《认识绘画》(作者: 丰子恺 出版社: 北京日报出版社丨阳光博客 出版年: 2017-12)
编辑推荐:这是一本大师级的绘画素养进阶书,读起来就像丰子恺先生手把手教绘画,从形体、色彩、构图等方式,讲解怎样正确认识和理解绘画艺术。
7 《音乐入门》(作者: 丰子恺 出版社: 北京日报出版社 出版年: 2018-11-1)
编辑推荐:这本《音乐入门》,丰子恺就是写给喜欢音乐但又不知从何处入门的普通大众”,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跟自己的女儿做音乐方面的交流。
8 《我们向历史要什么》(作者:王学泰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出版年:2012)
编辑推荐:王学泰先生以他读史阅世几十年的经历告诉我们,历史总是在相同的地方犯相同的错误,它给我们的唯一教训,就是我们根本没有从历史中领受到教训。
(四)思维精进类
1 《隐性逻辑》(作者: [德] 卡尔·诺顿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丨阳光博客 出版年: 2017-7-1)
编辑推荐:就跟《清醒思考的艺术》一样,这本《隐性逻辑》再次让人领教了德国人的理性和思辨力。在当下这个信息爆炸和选择困难的时代,更需要这样清醒的声音和视角。
2 《认知迭代》(作者: 【英】卡罗琳•威廉姆斯著 出版社: 北京日报出版社/阳光博客 出版年: 2018-12)
编辑推荐:一个为注意力不集中苦恼的作者,却为我们写出了一本能带来沉浸式体验的好书,这就是阅读《认知迭代》这本书带给我的愉悦体验。
3 《极简思考》(作者: [美] 迈克·费廖洛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阳光博客 出版年: 2018-4)
编辑推荐:一个毕业于西点军校、又在麦肯锡工作多年的人,却写了一本书告诉读者:用数据得出结论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想来也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4 《高难度对话》(作者: [美] 迈克·贝克特尔 出版社: 北京日报出版社/阳光博客 出版年: 2017-11)
编辑推荐:这本书告诉我们,人际关系难题的根源在于人的基本需求未能得到满足,“一个人格独立的人,他的基本需求已经得到了满足,这就为健康人际关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不能独立的人不能自己承担负责,总是指望别人来满足他们的需求,而人际关系中的别扭和不愉快,大多由此而产生。”
5 《慢思考:大脑超载时代的思考学》(作者: [美] 特奥·康普诺利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阳光博客 出版年: 2016-9)
编辑推荐:在这个网络无孔不入和信息严重超载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充当着“多面快手”角色,急不可耐地同时应对多种任务,透支着身体和精神的宝贵能量,对于大脑的生产力和创造力受到的严重影响却毫不自知。
6 《解决冲突的关键技巧》(作者: [美] 达纳·卡斯帕森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阳光博客 出版年: 2016-7)
编辑推荐:本书从“有效社交的17原则”(正向/反向)出发,展示了创造性谈话和破坏性谈话可能造成的两种后果,并提供正向沟通的练习,帮助人们转换在冲突中的表达方式,在困难的沟通环境下促成有效对话,从根本上解决冲突。
7 《认同感:用故事包装事实的艺术》(作者: 【美】吉姆·西诺雷利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阳光博客 出版年: 2016-1)
编辑推荐:在这个人人都喜欢故事的时代,不管你是坑还是被坑,“认同感”原理你必须得懂。
8《跟任何人都聊得来》(作者: 迈克·贝克特尔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阳光博客 出版年: 2014-7-1)
编辑推荐:我曾经为这本书写过一篇书评,标题叫“嘴巴的问题,耳朵来解决”,这篇书评广受欢迎,可能说出来很多内向者的心声:我们安静的人,依然可以有效的社交。
9 《谢谢你折磨我》(作者: 马克·罗森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出版年: 2011-12)
编辑推荐:
这是我独立出来做策划之后比较早期的一本书,先后做了两个版本,第一个比较粗犷,但市场销量挺好;第二个相对比较文艺和秀气,但市场并不好,也许是定位不对吧。
从内容角度来说,这本书让我明白,很多人际关系问题都源于人们对那个内在自己缺乏真正的认识。
10《答案在你心中》(作者: [美]乔治·斯托克 出版社: 吉林文史出版社 出版年: 2008-10)
编辑推荐:这本书可以算是《答案之书》的先行者。我们这本卖得也还行,尤其是在一些小资书店,但跟后来的《答案之书》风行程度相比还是差很多。我想,除了策划和商业运作的差距外,大环境更有关系。
(五)生活教育类
1 《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作者: 【美】赛西•高夫 / 戴维•托马斯 / 梅丽莎•切瓦特桑 出版社: 新世界出版社·阳光博客 出版年: 2014-10-1)
编辑推荐:这本书在教授我们亲子相处技巧的同时,也给了我们很大的心灵触动,让我们明白:教育子女不是要我们去书写他们的人生,而是为了净化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彻头彻尾地改变自己;只有明白这一点,我们才有机会进步、长大、成熟。父母父母成长了,就意味着他们能放开手脚去爱孩子,欣赏孩子,不再纠结于“如何做才会让孩子成功”等问题。
2 《西尔斯橙色亲子课》(作者: 【美】威廉•西尔斯 / 【美】玛莎•西尔斯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阳光博客 出版年: 2015-1)
编辑推荐:这本书西尔斯夫妇根据自己养育第四个孩子海登的经历写成的,海登是典型的高需求宝宝,她易哭闹,爱挑剔,需要父母一刻不离的照顾,所以也需要高度亲密抚育,西尔斯夫妇的核心育儿观——“亲密育儿法”也是从海登这样的孩子身上学来的。
3 《西尔斯健康育儿百科》(作者: 【美】威廉•西尔斯 / 【美】 玛莎•西尔斯 / 【美】罗伯特•西尔斯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阳光博客 出版年: 2015-6)
编辑推荐:《西尔斯亲密育儿百科》出版之后,有很多读者反馈只有100多页的健康部分满足不了自己的需求,在儿科工作和自己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西尔斯夫妇和第二代西尔斯博士们也积累了更多知识和经验,于是就有了这本厚达600页的《西尔斯健康育儿百科》。
4 《西尔斯亲密育儿练习手册》(作者: 【美】威廉•西尔斯 / 【美】玛莎•西尔斯 / 【美】伊丽莎白•潘特莉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出版年: 2015-9-1)
编辑推荐:西尔斯夫妇认为,相比缺少亲密关系的小孩,拥有亲密关系的小孩更能适应未来生活的变化,更容易取得成功,尤其是在最关键的人际关系、价值观和情感沟通方面取得成功。
5 《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挑战篇)》
编辑推荐:其实,亲子之间只要心灵相通,总会找就接触的桥梁,不会出现“同处一室却无话可说,彼此深爱却互不相识,渴望表达却没有语言”的僵局。
6 《小区是孩子的第一社会》(作者: 王紫君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2012)
编辑心得:相比西方社会,我们的教育缺了很重要的一环,那就是介于家庭与学校之间的社区教育。我们只有小区,没有真正的社群,社群教育也就无从谈起,所以这本书卖不起来也是正常。当然了,跟作者的资历和文本也有关系,她只是一个普通妈妈,也仅限于自己身边的例子。
7《筑巢记》(作者: [日] 岩崎朋子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出版年: 2016-6)
编辑推荐:租房住,还是买房;选择薪水很高的工作,还是做自己喜欢的工作;选择爱自己的人,还是选择自己所爱的人… 也许能力会限制我们一时的选择,但是禁锢不住渴望的力量。
8《最好的人生在路上》(作者: 王紫绫 出版社: 江苏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 2012-4)
编辑心得:说实话,这个书的作者是个很有故事的人,但文字质量一般,很大程度上是靠编辑修改出来的,但这书销量还挺不错的,我想主要是因为策划点遇上了大环境。
(六)学术人文类
1 《回忆录》(作者: (法)托克维尔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 2005-10-1)
编辑心得:第一份工作就是学术编辑,尤其是托克维尔的这本《回忆录》更是符合专业,我做硕士论文的时候大量参考了托克维尔的《旧制度与大革命》,没想到多年以后我们的领导人竟然推荐了这本书。
2 《政治科学要义》(作者: 莫斯卡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 2005-10-1)
编辑心得:世纪文库系列图书,属于政治学内容,与我学的历史专业有点距离,但这本书让我懂得了学术编辑应该具备的几本素养,值得纪念。
3 《美学原理》(作者: 克罗齐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 2007-4)
编辑心得:
这是我入行参与组稿的第一本书,通过各种关系联系到了朱光潜的后来,取得了授权。虽然我未能亲自参与编辑(后来离职了),但这本书也是一个很好的纪念。
4 《道德哲学原理》(作者: (英)亚当・弗格森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 2005-05)
编辑推荐:应该是参与编辑的第一本书,跟着老编辑学习,所以署的还是第二责编。当年这种“传帮带”的学习关系,还是挺让人怀念的。
5 《近代史讲稿》(作者: [英]阿克顿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 2007年10月)
编辑推荐:这本书虽然是我的专业,但我并没有参与,只是机缘巧合介绍了一个同门师妹做译者,因为她的研究生论文和方向就是阿克顿。
6 《 文化史社会学视域中的文化史》【作者: (德)阿尔弗雷德·韦伯 出版社: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 2006-5 ]
编辑心得:学术编辑生涯中的最后一本稿子,说实话我到现在也没搞明白这个书名的意思,这也许是我脱离学术出版的一个原因吧。因为好多所谓专业著作,并没有什么价值,因为好多作者写得连编辑都看不懂,更不用说读者了。
更多书单——https://www.douban.com/doulist/4205969/?start=0&sort=seq&playable=0&sub_type=
-
Sparkling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9-10-01 10:59:54
-
Amber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9-05-10 14:55:02
-
小雪碧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9-04-23 20:21:02
-
咩咩咩~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9-04-23 13:05:12
-
走之儿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9-04-23 13:03:20
-
佛系即自由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9-04-23 12:09:07
-
翡冷翠的薄雾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9-04-23 08:18:54
-
小唠叨茫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9-04-23 05:52:11
-
当不成道士女士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9-04-23 01:00:57
-
牧心微笔记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9-04-22 23:27:30
-
ウミ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9-04-22 23:13:58
-
为黛西小姐开车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9-04-22 22:30:34
-
大琳子呀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9-04-22 22:28:05
-
OuTopos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9-04-22 22:25:07
-
Vino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9-04-22 21:33:39
-
C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9-04-22 21:27:41
-
兔子先生安东尼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9-04-22 21:04:15
-
董清浅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9-04-22 20:50:21
-
少则得 转发了这篇日记
编辑工作就是心与心的对话,与作者、读者、更是与自己内心的交流。一个“心流”顺畅的编辑作品,就能与尽可能多的人产生共鸣,这就是一个成功的作品。
2019-04-22 20:45:08 -
纸糖人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9-04-15 18:27:50
-
七天可爱多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9-04-15 17:44:49
-
王大傻傻傻傻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9-04-15 17:3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