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马云也会犯如此低级的逻辑错误
前几日,马云发表了对于“996”工作制(早9点至晚9点,每周工作9天)的看法,不成想迅速在网络上掀起轩然大波。
本文不过分探讨对于996的看法,只想聊聊马云先生的逻辑错误。

1. 马云:“我个人认为,能做996是一种巨大的福气,很多公司、很多人想996都没有机会。”
错误:
典型的偷换概念。
很多公司苟延残喘,但也一样逼着员工996;
很多公司效益极好,但却并没有让员工996;
996与否,与公司效益并不成正比,与员工的个人利益更不成正比。
2. 马云:“如果你年轻的时候不996,你什么时候可以996?你一辈子没有996,你觉得你就很骄傲了?”
错误:
网友的回答足够精彩,“我是一名自由职业者,我一辈子都没有996,我觉得我真的很骄傲。”
3. 马云:“我希望阿里人热爱你做的工作,如果你不热爱,哪怕8个小时你都嫌很长,如果你热爱,其实12个小时不算太长。”
错误:
马云说的很对,但员工们之所以反对996的原因是什么呢?
不恰恰是因为他们只是来挣钱的,不是来从事个人爱好的。
人家跟你谈工资,你却要和人家谈热爱。
多说一句,如果利益足够诱人,甭说12小时,24小时也不算长。
4. 马云:“我认为到阿里来不是为了高工资,不是因为有股票,不是因为我们有很好的工作环境,不是因为年终奖,不是因为这些东西。”
错误:
有本事把这些东西取消掉试试看?
光凭梦想、个人成长这类画大饼的口号去招人的话,甭说人才,我保证你一个人都招不到。
企业是以赢利为目的的,人同样如此。
5. 马云:“很多人只是想给爸爸妈妈买一个车、买个房,这很重要,但是我想你们应该有理想,在阿里的工作10年、15年,有一天可以建立一个自己的公益基金,可以做一些愿意做的事情,能够帮助你的孩子更有福报,帮助你自己有福报,不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吗?这就需要996。”
错误:
说的很对,不过有点像老和尚念经,总讲福报却不讲实际。
现实是,买房、买车、建立公益基金,都是需要以钱为基础的。
而现在社会反对996的呼声之所以如此之高,恰恰是因为他们都在“免费996”、“无效996”。
福报当然很好,但福报不是廉价的。
6. 马云:“关于“996对不对”,法律自有规定摆在那里,这个问题并不是关键,关键是我们认真思考过自己的选择了没有,我们人生的意义和奋斗的方向在哪里。”
错误:
都已经知道法律有规定了,还“攀扯人生的意义与奋斗的方向”,意欲何为呢?
就算再冠冕堂皇的理由,也不能成为违法行为的借口。
有明确奋斗方向的人,人家自然会锲而不舍的朝着自己的奋斗方向努力,无论你是996还是955,人家都不会放弃。
7. 马云:“但是这世界确实有很多996,甚至007的人。不仅仅是企业家,大部分成功或有追求的艺术家、科学家、运动员、官员、政治家基本上都是996以上的。不是因为他们有超常的毅力,而是因为他们超爱自己选择的事业,他们为此付出超常的奋斗和努力,才获得了常人没有的“成功”。”
错误:
继续偷换概念。
谋生的手段与热爱的事业、挣钱与爱好、给公司干和给自己干,岂可同日而语?
即使是热爱的事业,也并不是快、多、大就能等同于成功。
王晶是出了名儿的高产导演,烂片儿拍的多如牛毛(当然,王晶也是非常值得尊重的导演);王家卫、姜文、诺兰都是典型的低产导演,但却从不拍摄烂片;
他们对电影的贡献孰轻孰重,相信电影史自会有公论。
8. 马云:“我不为996辩护,我向奋斗者致敬。”
错误:
虽然马云一再重申他不想为996辩护,但事实就是在反复重复996与奋斗之间的关系。
员工们在探讨的只是996这种制度、现象是否合法合理,员工应该如何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而马云却总是奋斗不离口、鸡汤遍地走,此种低级玩法着实贻笑大方。
必须厘清一个逻辑关系,996不等于奋斗,员工抵制996并不代表他们就没奋斗;
很多员工一丝不苟的执行996,也并不代表他们就在奋斗;
有多少人在“划水、摸鱼”中进行所谓的996,相信每个职场人心里都有数。
9. 马云:“我看了很多网友的回应,特别是骂帖,很多人很失望是因为从我嘴里说出这些“不正确”的话。我很理解这些看法,其实我完全可以说一些“正确的话”。但今天的社会不缺正确的话,我们缺的是实话、真话、让人思考的话。”
错误:这点我非常认可,但请不要把真话变成玄话,把实话变为空话,把让人思考的话变成令世人唾弃的话。

10. 结语
在马云的第一篇讲话遭到口诛笔伐之后,他的第二篇讲话还算说了几句明白话。
比如,“找工作如同找对象,真正的爱情你不会觉得时间长,但不合适的婚姻是度日如年。”
“企业不要觉得付钱就可以让员工996。企业负责人应该思考的是,你的成功是否就是员工的成功?你的快乐是否就是员工的快乐?你有没有帮助员工找到他的快乐,还是你只是逼着员工996?”
“真正的996不是简单的加班,不是单调的体力活,我觉得真正的996应该是花时间在学习、思考和自我的提升上。那些能坚持996的人一定是找到了自己的热情之处,找到了金钱以外的快乐之处,他们享受自己在八小时以外的学习、思考,探索的路径上,找到自己工作快乐点的人是幸福的。”
但可惜的是,马云的鸡汤无异于“何不食肉糜”,如果普天下的人都能找到自己热爱的事业,那996这件事根本就不会被讨论了。
大部分人只是在谋生,他们并不热爱他们的工作,他们也没有在工作中寻找到快乐,他们没有那么多的选择余地,他们想做的只是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企业为了利益,人也是为了利益。
在利益面前,马云的剥削者本性暴露无遗。
只不过,作为一个知名企业家,玩这种低级的逻辑陷阱,也难怪会遭人耻笑、受人非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