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献学整理(补充)
史料学:
1985年第1期《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刊登马良春《关于建立中国现代文学“史料学”的建议》
《新文学史料》1989年第1、2、4期,连载樊骏《这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关于中国现代文学史料工作的总体考察》
1986年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朱金顺《新文学资料引论》(超星移动图书馆收录)
2018年海燕出版社朱金顺《新文学史料选》
关于初版本:
张丽华《通向文化史的现代文本文献学——以鲁迅<随感录><新青年>刊本与北新书局<热风>本的校读为例》(2018)
张丽华指出,以追求定本或善本为目标的传统校勘学,显然与现代文本的这种多重性和不确定性形成了内在的抵牾。就现代文本校勘的目标而言,与确定一个权威的定本或善本相比,通过异文的比对来勘定文本的流传序列,由此考察印刷术的生产和制作过程,以及这一过程中现代作家对于印刷文化的参与乃至印刷术对于现代文学或文体观念的塑造,或许更有意义。
陈子善《<呐喊>版本新考》(2017)
以鲁迅《呐喊》初版、再版和三版本为研究对象,考证这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划时代的中短篇小说集最初三个版本的印数,以及它们与周氏兄弟失和、“新潮社文艺丛书”和“乌合丛书”虽然并不复杂却颇为敏感的关系,试图填补《呐喊》版本史研究的一个空白。
曹禺《雷雨》几个版本示例:
1934年7月《文学季刊》第三期
1936年1月文化生活出版社“文学丛刊”《雷雨》单行本
1936年文化生活出版社《曹禺戏剧集》版《雷雨》
1951年开明书店“新文学选集”之《曹禺选集》
1954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曹禺剧本选》
1957年中国戏剧出版社《雷雨》
1959年中国戏剧出版社《雷雨》第二版
1961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曹禺选集》
1984年四川人民出版社“曹禺戏剧集”《雷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