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齿是刘邦最记恨的叛徒,为何后来反而被封侯并且得到了善终?

任何人做任何事情都是有动机的,主要的动机就是两个,获得利益,躲避伤害。
刘邦虽然对雍齿恨之入骨,但是封赏雍齿获得的效益,比杀掉雍齿满足一时之快,来的更大更划算。
刘邦就选择了最优项。
仅凭这一点,就能看出来刘邦比项羽高明不止一大截。
项羽因为人家笑话他沐猴而冠,就把他给煮了。别忘了,被项羽煮死的人,几分钟前还给项羽提出了一个最明智的建议:定都关中!
这样换成刘邦,正是求之不得的好人才啊。所以说不是项羽沐猴而冠,而是那位说客明珠暗投。
话说回来,讲一讲雍齿被封侯的前因后果。
首先大家都知道了,雍齿这个人跟刘邦是有私仇的。
一开始刘邦造反的时候,雍齿迫于无奈加入了刘邦的阵营,但是正所谓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雍齿作为刘邦的家乡人,对这个大痞子的光荣事迹了解的很透彻,从心眼里看不起刘邦这个破落户。因此没多久,在刘邦外出征战,雍齿留守后方的时候,魏国前来劝降,雍齿马上献出城池加入了魏国的阵营。
魏国倒下后,雍齿先后有加入赵国的部队,最后走投无路重新加入了刘邦的阵营。
刘邦虽然比较下流,但是胸怀还可以,所以虽然对雍齿恨之入骨,可是只要雍齿为汉朝卖命,他就会容忍他。

这就是雍齿在刘邦手下不会死的原因。
不会死已经很幸运了,雍齿这个帝王嫉恨者还能封侯,那全靠一个智者的建言了。
这个智者,当然就是张良了。
话说刘邦打下天下之后,跟张良在城头上纵观天下,注意到很多军士将领都在下方的远处,你一堆我一堆的,扎堆讨论事情。
刘邦问张良:他们在说什么啊,神秘兮兮的。
张良回答刘邦:他们在谋划把你推翻掉!
刘邦吃了一鲸:好不容易带下天下,他们为什么还要造反?
张良:因为这一批人功劳不够啊,认为自己得不到想要的好处,有的跟你还有过私人恩怨,所以要推翻你。
刘邦:那俺该怎么办?
张良:好办,请大家一起搓一顿,然后封赏一个你平日里最讨厌的狗东西。其他人一看,连你最讨厌的人都有机会封赏,大家一定都还有机会。

刘邦最讨厌谁,当然是那个不把自己放在眼睛里的傻小子雍齿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