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生命中留下重要印记然后消失的人
查看话题 >会过去,被忘记
他出国前的夜晚,我在北京,他在广州。我们异地各自重新把《爱在黎明破晓前》看了一遍。看完后他发了《ComeHere》这首歌给我。他跟我说,你千万别像他们那样,不留电话和邮件,打算再也不跟我联系。
电影里,席琳和杰西约定半年后见面。但他们第二次见面已经是9年后了。为了找到席琳,杰西写了一本书。后来我知道,电影是导演理查德.克林莱特根据自己的经历拍的。但现实和电影不一样,现实世界中,克林莱特和那个女人一直保持联系。不过,很快,他们因受不了异地恋的消耗分开了。许多年后,女人发生车祸死了,导演为了纪念她,拍下这部电影。
他出国后不久,我去安徽参加婚礼,顺便休个小假。有一天我到古村落玩,他给我打来视频电话,说带我逛逛悉尼歌剧院。那时我们已经一个星期没有过任何联系。他像往常那样说话,好像我们从未刻意疏远过。我虽因太久没有听到他的声音、见到他的样子而紧张,却也表现得毫无异样。
他那边是夏天,天空很蓝。他缓缓地走,去买水、抽烟,经过耍杂耍的,与几只路边的小鸟打招呼,然后把镜头对准像玩具一样的歌剧院,慢慢地跟我讲他在那边的生活。
挂电话前,他说,我们为什么不能早点认识对方,然后又说没关系,我们不问过去。挂电话后,他要去买菜,要回家做饭,他问我喜欢吃什么,他会好好练习厨艺,以后做给我吃。
我说不用。我心里是有期待的,我也相信他是真心的。可是啊,我没有办法欺骗自己,他马上要去买的菜,是要做给他在澳洲的女朋友吃的。可是啊,世事难料,因此我不想给自己任何希望,以免自己感到失望。
第二天我翻出爱在的第二部重看了一遍,在落着雨的有些清冷的安徽。这是《爱在日落黄昏时》,男女主角9年后重见。男主角结婚了,生了两个孩子。女主角还留在原地。她说,她所有的感情好像在那一个晚上被他带走了。
在送席琳回家的车上,她情绪激动。席琳说,她只有独处的时候才会感到快乐。如心灵契合,她宁愿一个人待着。而已婚的杰西过得也并没有想象中好。他既不兴奋,也不伤心,只是麻木。

于是,仅仅一小时后,杰西就决定抛掉过去的一切,和眼下这个可爱的女人在一起。
我一直怀抱着不切实际的幻想。我想有一天它也会发生在我身上。我想过无数次,当它发生时,我要拉住他和我重看三部曲。在每一个引发共鸣的段落,捏捏他的掌心,看向他的眼睛,扑到他的怀里去。
可是啊,可是,不知出于什么原因——我宁愿相信他有苦衷——他把我删除了。就好像我们一直紧紧拽着一根绳子,他叮嘱我不能放手,但他放手了,于是我重重地摔在地上。我一点都不恨他,怎么可能恨得起来呢。他给过我多么美好的幻想,让我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爱情,尽管我们一天也没在一起过。
电影发生在巴黎。席琳坐上从未坐过的游船,杰西说起跟巴黎圣母院有关的故事——因为它太美丽,连负责攻占它的士兵也不舍得按下引爆炸弹的按钮。

而昨天,2019年4月15日,巴黎圣母院烧了。大家开始念,世间好物不牢固,彩云易散琉璃脆。人们都说啊,人们都说,快去见你想见的人、事、物。可是人们不知道人心之坚硬与复杂。
我们总以为,一切都将永远存在下去,我们总是自以为深情,可当一切消失了,也不过是几句感慨,几声叹息,暗自发誓,然后下一次毁灭到来时继续感慨、叹息、发誓。
过去,爱在三部曲里,我最喜欢第一部。因为它那么纯粹、热情、干净。一直回避第三部,因为我无法接受爱情被琐碎的生活分割。但我今天一直在想第二部,我好羡慕席琳和杰西,他们知道一切都是短暂的,连爱也是,所以更要选择爱——这与相处的时间长短压根没关系——这样的话,他也跟我说过。
大火令人悲伤。可我承认,这一天,有无数次,我默默地、小家子气地想,那张电影截图最好能伴随大火的消息传遍世界每一个角落,好叫他不得不想起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