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理念
国内外十四个幼教理论理念,您知道几个?(三) 安若玟 2019-4-15 11:42 35 0 摘要: 中国幼教大时代,欢迎您来到果雪儿学前教育频道。时代要发展,社会要进步,民族要复兴,国家要强盛,学前幼儿园教育也要与时俱进。果雪儿为您梳理国际国内幼儿教育理念、幼教理论的第三部分:第七、多元智能教育。 1 ... 中国幼教大时代,欢迎您来到果雪儿学前教育频道。时代要发展,社会要进步,民族要复兴,国家要强盛,学前幼儿园教育也要与时俱进。果雪儿为您梳理国际国内幼儿教育理念、幼教理论的第三部分: 第七、多元智能教育。 1983年,儿童多元智能教育理论由美国哈佛大学教育学家加得纳提出,这对传统的“一元智能”观给予了强有力挑战。这一教育理论,将人的智能分为8个方面,即语言智能、音乐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肢体运动智能、内省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和观察者智能。 该理论注重儿童智能的全面开发,指出0~7岁是幼儿各个智能发育的关键期,这一阶段幼儿的智能能否全面平衡地发展,直接关系到幼儿的一生。每一个人的智能组合不同,通过教育可以发现孩子的优势智能,从而把每一个孩子培养成富有个性的、适合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人。 上世纪末,多元智能教育理论一经引入中国,就受到了中国幼儿教育领域的热烈欢迎。 第八、特发瑞奇教育。 新西兰教育部于1996年颁布《特发瑞奇》幼儿教育课程,2017年进行了修订。 “特发瑞奇”(Te whāriki)一词,在毛利语中原指编织地毯、垫子、草席,这个编制过程是漫长艰辛而复杂的,需要注意众多线条交叉相连;不同的编织图案,如同蜘蛛网一样交错,以此比喻新西兰国内多元民族文化背景。 特发瑞奇课程,打破了传统课程框架,以幼儿所关注的重要议题为中心。为了“培养儿童成长为富有竞争力、充满自信的学习者和沟通者”,该文件并没有对学前教育做出详尽细致的规划。 新西兰幼儿园首席执行官克莱尔·韦尔斯表示:“《特发瑞奇》课程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幼儿教育课程,它把儿童看做幼儿教育的核心,是新西兰的文化遗产。” 第九、高瞻理念。 高瞻理念是一种开放式的构架课程,1962年,由儿童心理学家维卡特,在美国创立。该课程在我国也被称为“高宽课程”、“海伊斯科普课程”。 该课程的核心教育理念是“主动学习”,让幼儿在主动活动中学习并获得发展。通过一个课程框架,由教师主导性的学习,转换为幼儿主动的学习,最终实现幼儿八大领域、58条关键经验、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这个课程框架,包括四个部分:一日生活、环境创设、互动、评估。 第十、“活教育”。 “活教育”,是陈鹤琴于1940年在江西省立实验幼稚师范学校时提出。“活教育”思想包括了目的论、课程论、方法论,以及17条教学原则和13条训育原则。 该思想认的精髓就是:先要了解儿童心理,认识儿童,才能谈到教育儿童,这是“活的教育”。 “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活教育”的课程内容为“五指活动”,即健康活动、社会活动、科学活动、艺术活动、文学活动;课程实施,即“整个教学法”;教学方法,就是“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 陈鹤琴在《活教育的目的》一文中,指出:“活教育的目的就是在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 陈鹤琴不愧为“中国幼教之父”。 第十一、森林教育理念。 丹麦妈妈艾拉·法拉陶每天带着自己的两个学龄前的孩子,偶而也和邻居的幼童一起同行到森林去散步。时间长了,妈妈们发现他们的孩子,要比一般的孩子更乐于互动交流、身心平衡、较少生病。于是,20世纪50年代初这群妈妈们联合起来,成立了世界上第一所森林幼儿园。 森林幼儿园的核心理念是“让教育自然发生”,让孩子在自然的环境中自由活动,主动体验。教育目标,则旨在培养儿童自尊、自信以及独立的能力,与此同时,让儿童学会尊重与关注自然环境,尊重一切有生命的事物。 德国自然与森林幼儿园联合会主席团主席、自然游戏教学法创始人乌特·舒尔茨奥斯特曼指出:自然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孩子们在森林教育的环境下,观察力自然而然变得敏锐,学习及探索动机也将源源不断。 当然,森林幼儿园并不仅仅局限于森林。森林幼儿园可以是一座森林、一个农场、一片海滩、一家动物园、一片草地、一方田野、一个果园、一方绿化带、一座庭院……只要以“自然和森林”为主题,都可以作为幼儿观察、体验、成长的乐园。 幼儿国学玩起来,中华文化活起来;全人格养成教育推广起来,中国幼教幸福起来。果雪儿学前教育频道——与您天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