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买房经历
查看话题 >如果手上有100万,是付首付还是出国留学?

之前在豆瓣上看到一位友邻发了这样的提问
“假如你手上有100万的,请问你会怎么选:
1、付北京一套小房子的首付
2、出国留学”
我当下立刻!认真!思考了起来。仿佛自己面前摆着一张一百万的支票。
之前和朋友聊天时还说希望等挣够100万的那一天,就辞职出国留学。可是现在一百万支票真的摆在眼前(并没有),我开始迟疑了。
之前想出国留学,一方面是是想到完全陌生的环境里把自己扔出去,看看能不能变成一个崭新的人;另一方面是国内的环境日益糟糕,空气里的高压快要把人逼到墙角,也想去国外感受一下松快的感觉。
还有就是不管年纪多大,都能一直做一个“并不贫寒的女学生”,真的是有点太让人向往了。

但是当真的100万摆在2019年的眼前时(真的没有),我认真思考买房的可能性,并且这个可能性远远占了上风。
主要原因也有两个。
一个是我突然发现到明年7月份,我就在北京交社保满五年了,拥有了在北京买房的资格。工作的日子那么难熬,可是时间还是有让人一转头就感觉好几年的魔法。
另一个是我经常拿出来反复翻的经济学家周金涛的关于经济周期的文章,预测房价会在2019年底触底,85后会迎来人生中第一次购房机会。而下一次在机会在2030年。

现在站在2019这个节骨点,能有100万,就有了提早十年上车的机会。也会大大抵消生不逢时的遗憾。
豆瓣原帖的评论里好些人在说100万怎么可能在北京付得了首付,我甚至特地下了“安居客”去看了一下房价。
发现北京目前房子均价6万左右,一打开app各种上千万的房子哗啦啦在首页。但是当把价格限制在300万以下,区域限制在朝阳区,还是发现了之前好多同事租住的区域,有1-2个首付在100万的房源,房子大小很适合一个人住。
于是我一颗雄心豹子胆突然开始蠢蠢欲动了,第一次考虑起在北京买房这件事。
在有这100万的设想前,我从来没想过在北京这样的一线城市买房,因为价格实在高不可及。在租房的三年多里,搬过大大小小五次家,每一次都狼狈不堪,痛苦不迭。即使这样也没幻想过或许可以在这个可怕的城市买房。
但是这个并不存在的100万,让我第一次去真的了解北京的房价,并开始看各种年轻人分享自己在一线城市的帖子。
发现很多人是在仅有首付五分之一的情况下买房,要么男女双方一起凑首付,要么来自父母的支持,或者“六个钱包”一起上,再加上大额的消费贷。
我的爸妈在乡下,收入颇微。我又打算一直单身。无最主要的凑首付的两条路子都走不通。于是诚邀我还没毕业但是学校一直在发工资的弟弟,和我一起合伙买房。
但是弟弟最近几天在进行考研复试,没功夫和我细细筹划这件事。我自己今天已经开始把包括支付宝微信在内的所有付款通道选择优先使用信用卡付款,把所有的支出聚集在信用卡这一个出口,一方面可以知道每个月自己究竟花了多少钱,管控自己的支出。另一方面高频使用信用卡能够提升信用额度,方便凑首付的时候信用卡也能派上不小的用场。
现在连乘地铁3块钱的消费信用卡都会发推送提醒,每天都能知道自己花了多少钱。即使攒的钱对于首付来说杯水车薪,功效无几。但是这样清楚的知道自己支出的状态,也让心态积极起来。
此外我开始重新学习画画了,拿起画到16年9月4号的画板开始重新埋头勾勒。既想学习一项新技能看看是否有可能未来让自己增加收入,也想着万一真买了房子可以自己画画挂在墙上。周末在手机上看画手一笔笔画画的视频看得入迷。
所以这本就是幻想的100万,激起来一份“痴心妄想”,还附带着赠送了支出管理和技能学习,只能说“想象力使人类前行”。
不过我这几天脑海里一直浮现的画面是,上大学时英文老师说她买房找十几年没怎么联系的、阳光照射下来脸上有绒毛的小学男同桌借100万(忘了是不是这个数字),男同学只是问了一下她小学同桌是谁,英文老师答对之后男同学就把钱转过来了!
我现在最想举目四望,望一望过去20年哪一位同学,可以在2019年的节骨点借我100万。我记性很好,历任同桌都记得住,老师讲的课,也都努力回想得起来,请有几百万的同学,来尽情问问我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