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5游戏运营推广都有哪些套路?
在最近H5游戏的市场分析观察中,溪谷软件分享了对市场趋势的分析以及流量的变化观察。那么我们今天就来谈一谈,当下H5游戏团队都有哪些运营策略。

首先,我们要梳理一下,H5游戏市场从萌芽期到爆发期都经历了哪些阶段:
1、2014年以前:萌芽期
曾被热炒,但技术受限,缺少用户流量资源,进入者少。 2、2014年-2017年:成长期
白鹭为代表的H5游戏引擎Cocos、layabox等的合力推动,大量研发转型到H5游戏领域并进行产品摸索,技术积累。这一阶段公众号流量被激活,微端买量玩法开始流行。
收入标杆产品:传奇来了、大天使之剑H5
其实在早2017年,就已经有多款H5游戏月流水跑到了6000万以上,2018年过亿月流水的产品已经不少。 3、2018年至今:爆发期
微信小程序、小游戏,Facebook等的流量红利机会爆发,大量创业团队进入。虽然流量红利被快速的消耗,但收入红利尚未到来。结合国内海外休闲游戏市场发展,轻量化产品成为了趋势。
而正是因为这三个阶段的发展,也造成了现在市场上开发团队与产品差异。基本可以分为以下五种:
1、H5游戏创业团队,以中重度+IP产品为主,主要是2014年后转型的游戏开发者。目前他们多会做出产品的小游戏版。由于有技术和产品积累,潜力大。但很可惜,因为一些代理合作方面的特殊原因,加上没及时调整适应微信小游戏流量玩法,真正吃到小游戏流量红利的公司不是特别的多。
2、微端买量公司,广深公司为代表,以页游基因的PRG类H5产品为主,也就是我们常说三端通产品(PC端打开是页游、封包APP手游买量、H5跨平台发行)。“谋定而后动”、成熟的产品模型以及擅长买量玩法,这些公司一直在低调的默默赚钱。其中很多产品我们很难看到。
3、小程序公司,擅长矩阵流量+产品变现,也是熟悉和最早吃到微信小游戏红利的公司。这类公司的名字也很有意思,通常是以科技、传媒、广告为主的名字称呼。他们很多都是最早做公众号或是小程序,熟悉微信整个的流量生态玩法。其中有想法的公司一方面在自建流量私域,另一方面也在摸索自研小游戏和寻找优质产品代理发行。
4、小游戏创业团队,以单机+弱联网+轻竞技的产品为主。主要是看到了小游戏的流量红利机会以及产品低门槛,在去年涌现出了不少优质研发和发行公司。相较于看到手游研发转型的小游戏团队,有研发的积累和较强的策划能力,不过要过几次心态的转换和趟过坑吃亏才行。很多手游团队会经历几个心态变化:看不起看不上、跟风抄、看不懂等,只有真正经历过之后,才知道怎么做好小游戏。
5、休闲游戏研发,这里说的休闲游戏研发其实主要是做出海的公司,他们也在把产品的小游戏化在国内上线。一方面会把海外优质产品做移植到国内,另一方面也会把国内数据表现好的小游戏换皮发海外。由于近年来的游戏出海热,涌现了很多新的休闲游戏研发发行,他们在尝试把国内优质小游戏封包本地化后发海外,已经有一些不错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