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旅途中意外经历的温柔时刻
查看话题 >南京36小时|春之风物,煦日里散步

微博:@ihanshiyang 微信公众号:LittleFragments (ID: hsyphoto)
“好好忍耐,不要居藏。 如果春天要来, 大地会使它一点一点地完成。” ——里尔克

每到天气回暖,我的心也跟着蠢蠢欲动起来,在忽冷忽热里迫切地想去更温暖的地方。呼吸终于不再像冬天那样沉重憋闷,随时可以和喜欢的人出去散步,坐在湖边的长椅上发呆,闻身边植物的味道。
以往的三四月,我都会在南方待上几天,曾到过苏州、靖江、无锡,早春里的风啊花啊,都是温柔可爱。今年,在三月的最后一个周末,我和先生去了趟南京。
DAY 1
▪️ 10:00 鸡鸣寺与“佛系”奶茶


鸡鸣寺太“网红”了。写下这句话,我不免觉得有些讽刺,但又想不到更好的形容词。
从地铁出来往鸡鸣寺路走,仰头是樱花,耳边是人潮汹涌的喧嚣。寺庙东门外的“鸡鸣赐茶”排着长队,我们也就此凑了个热闹,要了“西江雪(金研奶盖)”和“天女花(草莓茶)”。拎着奶茶往寺里去(后来想想似乎不那么庄重),随人流同入,因没有空间和时间停留慢慢观赏而失掉了原本期待的心情。


以前做编辑时写文章,写到过南京,当时觉得“鸡鸣”二字实在直白有趣,让人想起“闻鸡起舞”。而在历史上,朱元璋为它取的是“晨兴勤苦”之意,这样一看也和我当时所想的并没太大出入。
大门口有工作人员分发赠香,每人三支。拾阶而上,黑瓦黄墙,到人群停滞的地方就是敬香处,热闹的氛围更加浓烈起来。


鸡鸣寺的香火非常旺盛,除敬香处外,每个殿前也都排满了善男信女。既来之则安之,佛祖和菩萨还是要拜上一拜的。我跟着队伍缓缓挪步子,想着一会儿要在心里默念的话。跪在蒲团上的那几十秒,身边的声音不知怎么就好像低了下去,仰头望着菩萨的脸庞眉眼尽是柔和,那一刻,我感觉自己离他很近。只不过,许愿的人实在太多,我的小心思如果极其幸运被“听见”,明年就还可以再来还愿了。
💰门票10元/人 📍南京市玄武区古鸡鸣寺路1号
▪️ 11:00 玄武湖边,明城墙下,飘落樱花瓣

从鸡鸣寺北门出来后没走多远,就从解放门进了玄武湖公园,拥挤不堪的人群也四散开来,往不同的方向去。



我们沿着环湖路在城墙脚下慢慢溜达。不时有风吹过,樱花瓣簌簌地落下来,落在青石上、台阶上、草地上、棕榈叶上,落在了我的发顶、肩头,停留不过几秒,又一阵风来,再将它轻柔柔地吹走,散落在我的身边、脚面。
关于樱花的俳句有很多,我只寥寥记得这几句——大岛蓼太的“不见方三日,世上满樱花”,还有松尾芭蕉所写“树下肉丝,菜汤上,飘落樱花瓣”。我尤其喜爱后者,可爱又动人,满是生活气息。



湖边的草地上不少人围坐着聊天休憩,此时却也不觉得吵闹,眼前的场景又让我想说“春天真好”。
以前,我是不那么喜爱这个季节的。在北方,杨柳的絮絮漫天飞来飘去,我总是在春日变化无常的天气里感冒上火,空气也并没因为春天的到来而变得温润,一如既往的干燥。总之,那时我是不喜欢春天的。也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起,我开始非常期待春天的到来,有很多事情也只适合在这一段时间完成。我总想出门待着,并没有什么具体要去的地方,只是想拥抱下太阳。
💰免费 📍南京市玄武区玄武巷1号(近洞庭路)
▪️ 13:30 开口朝下的汤包&“啊要辣油啊”
南京有个“花千醉小酒馆”,怎么这样火……?
从玄武门出来,我们本想去附近的“花千醉”吃个饭,却不想提前一个小时就在排的号,基本没怎么动过。饿极的我们先怒买了两杯奶茶,琢磨着一定要吃当地的特色食物,找了半天,然后骑车去了1公里以外的“徐建萍汤包馆”。中间途经了一条叫“芦席营”的小路,窄窄的,路两边裁缝店、五金店、餐馆、小卖店,什么都有,浓浓的烟火气。走惯了北京那些好像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大路小路,穿梭在这种市井里,更让人觉得自己是活在真实的世界。

“徐建萍”是当地的老字号,好像有好几家,我们也不知道哪家的算是正宗了,反正是尝个热闹。


和一般的汤包不同,他家的汤包肚脐眼在下面,整个儿是倒扣的样子。小心翼翼地咬一口,浓郁的汤汁瞬间涌入口腔,肉馅饱满细腻、偏甜,面皮劲道不易破,吃完一个也没有油腻感。先生要了鸭血粉汤,呼噜噜地喝完,想也不用问到底好不好吃了。


酒酿赤豆元宵也是传统吃食,很大一份,香甜柔糯,温温软软。不过我自己对这种粘稠口感的食物总是无感,也就不觉得有多美味,但好像当地人都非常喜欢。我更偏爱鲜肉小馄饨呀,清淡不腻,个头儿玲珑,小小的一块肉团,一口一个很快就能一扫而光。当然,吃之前必须要撒上辣油才行。当地有句话:“啊要辣油啊?” 据说是南京人的口头禅了,和北京人的“吃了吗?”差不多。撒上辣油的馄饨才是一碗有灵魂的馄饨。

从徐建萍汤包馆出来,我们还去了许阿姨糕团店,想要买青团吃。但是不仅人超多,占满了小路,而且青团早已售罄……没吃过青团的我表示,真的很想吃啊!
💰人均21元 📍徐建萍汤包馆(工人新村店),南京市鼓楼区南昌路工人新村121-7号
▪️ 15:30 瞻园小憩

我们从大行宫地铁站出发,沿着太平南路骑车往南。头顶是高大的梧桐树,它的树干十分粗壮,姿态却是平稳而优美。骑车的好处就是能专注在眼前和经过的风景。坐在车里的话,总是觉得隔着屏障。若是走路,说不定就会忍不住玩儿上手机,也可能会想多拍点照片。但骑车呢,无法解放双手,肯定不会受到任何信息的影响干扰,只能看着前面的路。骑得慢一点,也可以望望四周的样子。
“南京是不是和上海有点像?”我和先生说道。同样是这样好看的梧桐树,同样是有年岁意味的建筑和街道,新旧穿插在一起,总之就是有一种迷之相似。让我想起去年在上海走过的那些街道,华山路、衡山路、淮海路之类。




骑到夫子庙步行街附近停下,我们改成步行去了瞻园。和隔壁的夫子庙相比,这座“金陵第一园”多少显得冷清一些,但也决算不上游客稀少。瞻园是南京现存历史上最久的一座园林,是保存较完好的明代古典园林建筑群,也是赵雅芝版《新白娘子传奇》的取景地。
入园往左一拐就进了盆景园,沿着长廊往前,大小盆景簇拥着,一片葱葱郁郁。随后,我变成了“一通乱走”,分别看了海棠院、南假山、静妙堂,再沿着池边于北假山间穿来穿去。喜欢园林的一个原因大概就是那种“迷失感”,奇妙又神秘,不知道自己走到了哪儿,又可能是走回了原来的位置。然而不管怎么走,都是有湖有假山有垂柳,景致盎然,仙灵有气。


如果非要说有什么缺憾,大概是瞻园的地理位置。居于城中闹市,周围都是灰头土脸的高楼大厦,望过去总是有点煞风景的。
💰门票30元/人(白天) 📍南京市秦淮区瞻园路128号
▪️ 16:30 “不见”乌衣巷

对于这种短期出游,又是第一次去陌生城市的我来说,总还是想去所谓的“著名景点“看一看,然后不出所料地生出一种悔不当初的情绪,就是——”明知道可能不怎么样,但它太有名了,我一定要到跟前看看走走,也算是来过了“——这样的想法。
夫子庙步行街就是这样的一个存在,如同北京的南锣鼓巷,成都的宽窄巷子,苏州的观前街。而那些历史文化景观,被热闹的装饰覆盖包围,总是多多少少败坏了游览的兴致。我们在夫子庙门前站定,盯着那些挂满的气球花灯,两个人都没说话,好像只有默默转头走掉的方式才符合此时的情境。
挤着人群过了文德桥,到秦淮河的南边,不远处就是乌衣巷。刘禹锡的“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是从小就念的诗句了,只不过眼前的这个巷子……“也完全不是想象的样子啊”,我强忍着再次转头走掉的冲动,跟李先生说,“进去转一圈吧。” 乌衣巷不长,从这头进去、那头出来,总共也不超过两分钟。游客大多聚在乌衣巷口拍照合影,走进来的人寥寥无几,倒让这两分钟多了些安静。
💰免费 📍南京市秦淮区大石坝街146-1
▪️ 17:00 是江南贡院,也是南京科举博物馆



由于想在临近傍晚掌灯时分的时间登画舫游秦淮河,看时间还算早,我们又去了江南贡院。景区分南北两部分,可以买联票参观。
江南贡院是中国南方地区开科取士的地方,也是夫子庙地区的三大古建筑群之一。我们先去了南苑,一进门就看到两边立着乱糟糟的卡通花灯,越过去往里走是一条沿河边的长廊,展示着古代科考相关文物,还有模拟出的考场样貌。




科举博物馆在地下,共有4层,整体建筑设计颇为有趣。白墙青瓦、以水环绕,算得上是古意盎然。外墙是瓦片呈鱼鳞状堆砌,内墙则是书简层层堆叠,尽是历史感的书卷气。馆内动线设计也很合理,标识和指示明确,不易转向。藏品亦十分丰富,还有数字媒体等许多互动装置,都称得上是用心的展陈。

要不是后来赶时间,实在是应该好好在里面看一看的。
💰联票50元/人 📍南京市秦淮区贡院街95号
▪️ 18:00 十里秦淮河,是画、是诗


临近晚上6点,天色将将要变暗,河边已经有灯亮了起来。上了画舫,坐在窗边,就一路摇摇晃晃地往前开去。



秦淮河的水碧莹莹的,船御风而行,接连荡起漾漾的水波。画舫内还播着秦淮河的故事与诗文,一句一句听着,再看着水面上氤氲的灯辉、接连而过的桥、两岸疏离成影的树木、渐渐变换成巨大而沉默的幽蓝天色……觉得自己好像是置身在梦里。



在南京别处时难以想象六朝金陵的模样,只有到了这秦淮河上才觉得离那段时光稍微贴近了一些。昼夜笙歌、婷婷袅袅,真正盛极的境况也可以大胆地在脑海里构建出一个画面了。
💰画舫船票80元(白天)、100元(晚上)/人 🕙游览时间:约40分钟 📍南京市秦淮区夫子庙景区东市与贡院街交叉口东50米
▪️ 19:40 “只要给我一碗美龄粥就够了”

南京大牌档不只在南京有,我在北京也是吃过许多次的。如果在南京吃,又能有什么不一样?反正是排不上花千醉了,我们就找了家距离酒店比较近的南京大排档,很幸运不用等位。
装修风格估计是全国统一模板,坐在里面觉得和北京的南京大排档也没有什么差别,倒是有现场的评弹演奏。等菜的过程里就听着咿咿呀呀的,扫除了一点疲惫的心情。


两个人点了6个菜(菜量真的不大)。口味上其实和之前吃过的差不离,应季菜要了香椿炒蛋和春鲜四宝,要有当地特色于是点了盐水鸭,每次我的“主菜”则必须是美龄粥。美龄粥端上来一小锅,柔糯糯的粥和白色的容器几乎融为一体。糯米、山药、百合、粳米、豆浆等食材同煮,绵厚又清甜,满口馥郁。真是让我爱不完呐。在此,我对桌面上的其他菜也基本没什么兴趣。


真的,只要给我一碗美龄粥就够了。
💰人均82元/人 📍南京大排档(中山陵店),南京市玄武区中山门大街9号
DAY 2
▪️ 8:00 湖边的早餐和散步

我们住的地方就在钟山风景区内。唯一、真的是唯一的小缺点,就是离市区、景点都远了那么一点。除此以外,这家酒店的性价比可以说是非常高了,坐拥着山湖美景,价格也很亲民,十分适合家庭出游度假。

早上起来拉开窗帘,就能拥抱日光下平静的湖面,还有远处的山林。


餐厅也在临湖的位置,吃到了前一天心心念念的乌米饭团,虽然只是小小的一个,也没有对比、说不上味道的好坏,但也算了却心愿了呀。


饭后没着急收拾行李退房,我们绕着湖边走了半圈。也没什么人,微微的风,隐约有鸟语,湖面上还有小鸭子游啊游的,一切都很平和、静谧。
📍紫金山庄,南京市玄武区环陵路18号
▪️ 9:30 美龄宫

对美龄宫的深刻印象无疑是前几年网络上很火爆的“最美项链”图,据说紫金山天文台的俯瞰角度时可以看到的。
美龄宫有着“远东第一别墅”的美称,也是南京地区单体规模最大的别墅。在历史上,它始建后也一度处于停建状态,只因为建筑过于奢华、预算超支,惹来不少非议。虽名为“美龄宫”,无论字面上还是建筑风格都的确彰显出宋美龄的身份,不过别墅的真正的存在意义则多是为民国高官拜谒中山陵时的歇脚之所。三四十年代的时候,宋美龄常常来做礼拜,便与蒋介石在此下榻休息,于是有了“美龄宫”的称谓。


美龄宫在2012年的时候曾经翻修过一次,经过一番改造后开放给了公众。整栋建筑分为三层,外观雕梁画栋,顶部铺着鲜翠夺目的琉璃瓦。墙壁呈奶黄色,微微发暗。怎样看,都的确是富丽堂皇。

进入建筑后一间间看过去,不免惊叹于内部房间华丽的装潢和整齐精妙的格局。


印象最深的就是宋美龄所住的主卧,面积极大、宽敞至极,两面尽是顶天的落地窗,有着令人惊羡的绝好采光。留声机、衣橱、床与床头柜、边柜、沙发区、梳妆台……家具布置都十分讲究精致。看介绍,其中有部分家具是历史上的实物,看过去却都算完好。这样的装潢样貌,就算放在今天也是称得上高档豪华。

还有另一间,是三层的私人餐厅,通常只有老蒋和宋美龄在这里用餐,偶尔会招待重要的高级官员。让人惊讶的是,在那时候,餐厅旁边就有专门的配膳房和送菜的电梯了,从地下一层的厨房直送到顶层。


从美龄宫出来,我们又绕着建筑慢慢走了一圈。高大的法国梧桐还没长出了太多新叶,却也不难想象这座“宫殿“在夏日里被绿意环绕的情景,一定是很美了。

💰门票50元/人 📍南京市玄武区中山陵9号
▪️ 11:00 巍巍中山陵


中山陵从2018年6月开始需要实名预约才可以参观,控制景区游客流量(这也是当天一早打车的时候司机师傅告诉我们的……),我们早上八点半左右马上预约到了10:00-11:00的时间段。
从美龄宫出来,走几百米就到了钟山风景区入口处,往里还要走蛮久才到中山陵的入口。

中山陵的选址和建造也是繁复曲折,前前后后用了5年的时间才全部竣工。它依山而建,蔚为壮观、恢弘大气。墓道的石阶共有392级,每过一段台阶就会有平台和长椅便于歇脚,而从下往上看的时候却是看不到的,建造设计上可谓用心。整体建筑风格十分庄严又朴素。

💰免费(需提前实名预约,带好身份证) 📍南京市玄武区石象路7号
▪️ 12:00 明孝陵



去明孝陵,先生想看的是朱元璋的陵园,我却只对孝陵神道感兴趣。



记得那一次写南京秋天的稿子,说来也很可笑,彼时我还没来过南京,哪知道到底这座古都的秋天是什么样子呀。看了许多报道和图文资料,硬着头皮写了自己臆想中的孝陵秋景,发出去以后生怕有人会挑我的错。现在想想,当时真是极为不专业。稿件的内容早就忘记了,但唯唯记得孝陵神道秋天的几幅图片,红黄橙相间的秋叶漫漫,趁得神道上的石像除了巍然磅礴的神气,还多了些微的美意。
神道两旁绿树成荫,形成一片小森林。道路也并不完全笔直,而是依山势方向蜿蜒曲折。最喜欢看两旁或高或低的神兽,石狮、骆驼、麒麟、大象……侧面看是十分威严的,要是跑到正面看去,瞬间变成了表情包一般的萌物。

💰门票70元/人 📍南京市玄武区石像象路
///
我总是幻想这种临时起意的旅程就该像一场短促的“逃离”,在从没去过的城市,体验另一种生活。而一天半的周末,36小时的时间,我们依然逃不出“游客”的怪圈。景点去了一遍,好像不过是“看过了”而已,留在脑海里的都是和景色有关无关的、零零碎碎的细枝末节——
清晨拉开窗帘就看到的寂静湖面,骑车在太平南路时不用仰头就能看见的梧桐树干,饿极的瞬间尝到的梅花糕味道,掌灯后的秦淮河上五彩斑斓的倒影,玄武湖边明城墙下飘落的樱花瓣,两个人走在路上走在路上扣着手的每一秒钟……还是这些给人以幸福感的片刻最为温柔和难忘呀,我想。
其实,不管是去哪里,做什么,在那里度过的时光,享受在当下那刻的满足和快乐,才是以后回望起来弥足珍贵的、闪耀着光的记忆吧。这样一想,好像具体的目的地也显得并不那么重要了。
【家居】 软装手记|从无到有,家的模样 Merry Christmas|低成本改造,在家拥有完美圣诞夜
【好物推荐】 清单|家居、零食、个人护理、近期爱用……再忙都要记得给自己买礼物 种草|好看又实用,这17件家居单品给我想要的生活仪式感 好物测评|拥有BRUNO料理锅的每一天,都是理想生活的实现 种草|秋冬好物清单+「双11」购物车分享
【生活记录/旅行】 调色教程|日常向,那些我常用的VSCO滤镜 Farewell, 2018. 上海|住「家」一样的房间,收获刚刚好的阳光,再和大自然过一天
【探店】 有家店,每天兜售美好生活 DEAR WHITE 从白开始 选一个地方,度过理想的下午

影像相关 | 生活方式 | 好物推荐 | 旅行见闻 合作联系:hanshiyang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