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游记之二 波兰——华沙
【市徽及含义 各国的历史传说都差不多。中国江里有猪鼻龙,华沙的维斯瓦河也有恶龙,惊扰了在河畔生活的Wars和Zawa兄妹,两人名字合起来是波兰语的华沙Warszawa。说时迟那时快,河里跳出这个仗剑持盾的美人鱼,手起刀落,恶龙身首异处。从此,华沙市民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 简史 由于华沙位处于波兰立陶宛联邦中波兰王国首都克拉科夫及立陶宛大公国首都维尔纽斯之间的中心地带,华沙成为了联邦的首都,1596年波兰国王齐格蒙特三世将宫庭迁出克拉科夫之后,华沙亦同时成为波兰首都。】
【行程安排 DAY 6-5月30日:乘火车前往波兰华沙-皇家城堡-华沙大学-圣十字教堂-圣安妮教堂-Butchery & Wine晚饭 DAY 7-5月31日:科学文化宫-国家博物馆-老城广场-居里夫人博物馆】
第一次坐过境火车,而且竟然出境和入境国语言全都不会。从明斯克出发的时候是深夜,还淅淅沥沥地下着小雨。这个时候更能体会朱自清《背影》所要表达的情感了。所以我觉得,中学课本中选了很多好文章,可惜最初读的时候心智和经验都不能够体会其中的深意。
【明斯克中央火车站】
凌晨三四点钟白俄罗斯边防军来办理出境手续。老毛子(无贬义)看着我没戴眼镜且与现在不同的发型,死活觉得我不是照片上的那个人。来来回回折腾了好几次。得了,我也就别睡了。还好最后顺利过关。天亮的时候,就已经进入波兰境内了。
在距离和经济性两相权衡下,选了一家位于布拉格区的酒店。到了之后酒店大堂人员告诉我,最好晚上9点之前就要回来,这个区是华沙治安最不好的区。来得早了所以还不能入住,将行李存在酒店前台,就出发步行前往华沙老城。
【酒店不远处一家很漂亮的教堂。】
老城入口处就是皇家城堡(Royal Castle in Warsaw),到的时候正好赶上开门。“皇家城堡是从16世纪末到瓜分波兰200年间波兰君主的正式驻地(wiki)。”从外观上看,皇家城堡和Nesvizh Castle在格局上大同小异。都是一圈房子,中间有个广场,广场中间是水井。里面的展品体现了皇家的艺术品位。
【这小椅子和太和殿的紫檀宝座比起来还是差太多了】
【对古罗马的推崇。西比奥、汉尼拔、庞贝和凯撒】
【历史上强盛的波兰立陶宛联邦,无奈强敌环饲。俄罗斯、普鲁士、奥地利,历史上三次瓜分波兰。注意,白俄罗斯此时还分属于波兰、立陶宛和俄罗斯。】
作为法律人,值得一提的有这里保存有五三宪法的原件。“五三宪法,是波兰立陶宛联邦在1788年编写、1791年通过的国家宪法。五三宪法被普遍认为是欧洲第一部,世界第二部成文国家宪法,编纂时间仅次于1788年正式通过的美国宪法。该宪法在1792年俄波战争时被废除,仅施行1年(wiki)”。和临时约法一样,都是个短命的宪法。按照马克思主义史学来划分,这该算是个资产阶级宪法,将资产阶级与贵族平权。皇家城堡中的画作主要都是记录波兰民族的重大历史事件。
出来后本想去查好的餐厅吃午饭,不曾想到了之后,整座楼都处于被推倒的状态。倒是误打误撞来到了本次旅行的第二所大学,华沙大学。华沙大学建校于1816年,远不如克拉科夫亚捷隆大学早,那也快200岁了。或许是由于占据了地利,是现今波兰最好的大学。问同学哪儿是法学院,哪儿有校徽pin。大门右手边书店里卖的很糙,所以先去法学院看看。推门进楼,正好碰到位老师。问哪儿有pin,她很认真地带我到学校主楼的外事部。于是,我得逞了,获得了一枚非卖品。我想:咱得有里有面儿。所以,送给这位热心的刑法学老师一枚北大的校徽作为回礼。
【华沙大学主楼】
【华沙大学校园一角】
【天热了就来个冰淇淋】
【校徽上白鹰是波兰的象征,围绕着的五颗星星分别代表建校时的五大学科:神学、法学、医学、哲学及自由艺术。】
华沙大学正对着圣十字教堂(The Church of the Holy Cross)。这座巴洛克风格的教堂之于我而言,是它的一根柱子里埋葬着肖邦的心脏。
【圣十字教堂】
【肖邦心脏】
圣十字教堂不远处就是波兰科学院。门口处是一个大大的哥白尼雕像。查了一下,杨振宁是这里的外籍会员。背着满负荷的双肩背走了大半天,回酒店check in。
【老城全景】
【晚上预约了Butchery & Wine。顺道路过了2012年欧洲杯的主赛场之一】
【前菜的鹅肝太多了,估计喜欢吃的应该觉得很爽】
【牛排很不错】
【美食配美器,餐刀是Laguiole的】
紧挨着苏联,不被赤化是不可能的。于是,在华沙的第二天就去看看科学文化宫。“华沙科学文化宫修建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是斯大林赠予波兰人民的礼物,由苏联建筑工人仅用了三年的时间建成,也是波兰境内最高的建筑物。” 【周边是华沙现代建筑比较集中的区域】 【科学文化宫内部的装饰画,这家伙也画过北京】 之后是波兰国家博物馆。中世纪基督教木雕值得一看。 【耶稣受难】 【祭坛画】 【超喜欢这幅《身着东方服饰的Potocka公爵夫人-Katarzyna Branicka的肖像》。肖邦生前最后一首圆舞曲Waltz in A-flat major, Op. 64 No. 3就是为她而做的。】 【还有这幅】 有一个展厅是现代艺术,有一个展品是一哥们在自家窗口摆了个摄像机拍摄下来的画面,自己配解说。 【这个也算么……】 【有作人员在临摹】 【肖邦博物馆】 【2010年初,华沙市政府在街头放置了15张多媒体音乐长椅。这些长椅内置了多媒体音乐播放器,只要按下播放键,就能听到肖邦15首经典钢琴作品片段。长椅上还刻有肖邦在华沙的生活轨迹,并用波兰语和英语做了简单介绍。这15张长椅放置的地点,大多是肖邦曾经生活或者活动的地方。文字来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e5029e0100mci0.html】 坐在这些长椅上,看着与肖邦生活的时代无二的街景,很有意思,也无疑是推广当地文化的一个效果极佳的形式。 终于来到老城广场了。广场中心是城徽里的那个不爱红装爱武装的美人鱼。美人鱼雕像下方是间歇涌出的喷泉。所以,一帮熊孩子开始义无反顾的踩了下去。雕像边上有很多椅子,坐在上面边晒太阳,边看熊孩子。休息好了之后去居里夫人故居和博物馆。 故居很好找,远远就能看见外墙上描绘她发现的元素钋(Po)和镭(Ra)的涂鸦。 写这篇游记的时候才知道,钋得名于居里夫人的祖国波兰。整个博物馆的面积不大,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下面这张照片。居里先生有意以放射性物质弄伤自己的手臂,来观察伤口愈合的时间。向这种为科学献身的精神致敬。 有两个小感想,一是再次膜拜门捷列夫老爷子,仿佛如来佛般的存在,而那张元素周期表就是如来佛的手掌心,有时间一定要再看看索契冬奥会的开闭幕式演出。二是,女性的一些自然属性例如怀孕生产,对于职业上的追求是不小的障碍。谁都不容易。 其实华沙给我的第一印象不是很好。布拉格区的房子外立面真是很好的诠释了斑驳这个词的含义,也从另一个侧面印证了当时在米兰,郑天和我说这些古建筑的养护维修的开销是极其巨大的。不过,在了解了这个城市和整个波兰的多灾多难的历史之后,反而多了敬佩。前面提到的这些建筑,大多都在二战中严重毁坏。战后波兰人民和华沙市民又将其整修一新。从17世纪以来,一直受到东西南北各国的夹击(因为正看到德国军国主义的诞生)。还好,现在一切都好了。 下一篇:六国游记之三:波兰——克拉科夫、奥斯维辛集中营和维利奇卡盐矿。敬请期待。
© 本文版权归 the Aegean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