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会滑入996的泥潭
查看话题 >我们为什么会滑入996的泥潭
最近有一个非常火热的话题,叫“996工作制”,什么叫“996工作制”?

这个话题起先用来形容程序员的工作状态,一大批程序员在岗位背后承受着不同常人的艰辛,他们加班加点,黑眼圈像眼镜一样牢牢戴在眼睛上,甚至出现了许多的程序员猝死问题,使得996模式出现在大众面前。后来程序员们创办了一个网站名叫996.ICU,意思是“工作996,生病ICU”。
随着程序员的抗议,996模式受越来越多的群体重视,民众开始同情程序员,抨击996这种资本主义剥削劳动人民的历史又开始重演。然而当今大多数大企业的企业家却反其道而行之,大肆夸赞996模式的杰出制度。京东的董事长刘强东说:“裁员是为了守护其他兄弟的家”,阿里巴巴董事长马云说:“996是你们年轻人的幸运。”
在这个垄断行业的年代,资本家不会让任何人撼动他们行业老大的位置,甚至惦记一下都不行,每当看到公司的利润率下滑时,他们从不考虑是否是自己的决策有问题,也通常不会考虑各种公司的阶级制度,反而考虑的是底下员工的休息时间,就像一个没有教书方法的老师,永远在占据学生们本就不多的体育课。资本家们将做生意美其名为做慈善,用他们狡猾的头脑,加上拥有的数据,常常一句话决定一群人的生死。而我们这些韭菜似乎根本撼动不了他们的地位。社会严重脱节,基尼系数大大提高。
接下来我们具体来看看刘强东怎么说: 这种二元对立的划分,让人很熟悉。社会学家齐美尔说过,在团体遇到困难时,要团结内部人员,最好的方法是创造一个共同敌人。京东的这封信巧妙地将「混日子」的人变为公司发展的「敌人」,号召所有的「真兄弟」与他们对抗。由此可见刘强东资本家的耍滑。



然而我国的劳动法却明确规定:

刘企业家是不是该看看我国的劳动法了。
再来看看马云的话:




马云把所有的成功归结为自己的努力,如果失败了那就是社会问题。所以号召所有青年努力,却从不告诉我们努力之后会不会得到回报。企业家很喜欢鼓励别人去努力,去勇敢创造。但从没有企业家会好好考虑每个家庭的原因和情况,以及各人的身体和心理承受能力,也许100个人里有一个人成功,那么这个鼓励就赚了,那失败的99个人,谁为他们买单?我们都是韭菜,割韭菜的人总是想着割一点是一点,但为什么韭菜还要沉浸在被人割了还要帮别人数钱的谎言里呢?
“今天你对我爱答不理,明天我让你高攀不起”。听起来确实让人很解恨,让人充满期待。可这只是一个天花乱坠的海市蜃楼,而大多数人连第一步该怎么走都不知道,说者也永远不会告诉你怎么走。
我们反对996的原因?

作为平民百姓,我们极其反对996。我们在反对什么?为什么要反对,钱学森奋斗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我们会反对吗?这些伟大的人在为祖国奋斗,完成了大我,我们不会反对,他是一种能力和责任,责任和荣耀,荣耀和自我价值之间相互映衬的伟大事业。而企业带给了我们什么?

保家卫国?似乎太遥远,升华人生?可能也没有,丰衣足食?肯定也没有。所以我们反对的是“付出和得到的不匹配,能力和收获的不对称。”,我们反对的是企业家用慈善家的遮羞布来遮住其资本主义剥削目的羞,我们反对的是社会规则朝着狭隘一元的方向发展,毕竟我们有选择不功利的权利和自由。我们赞美科学家和为祖国做贡献的工作者的夜以继日,但在这个本就功利的世界培养更多精致的利己主义是在和人道主义反其道而行之。 文明和历史从来就是多元的,当企业家大肆鼓吹努力奋斗的同时,我们希望自己也有选择平淡的权利,当商人大肆宣扬消费主义的时候,我们也有选择“需要就买,不需要就不买”的自由。996模式显然是违背人性的,是功利和理性的,我记得《流浪地球》里面有句话:让人类理性是一种奢望。所以人类不能只用理性活着,这就是人和机器人的区别。相信未来机器人问世,各位资本家出一个24.7模式都可以。 下面是网友的看法:

大城市和偏远城市的人分成了两种生活,因为信息的及时性,那些有梦想的人从坚定到质疑,为什么家乡的朋友过的如此幸福,而当初勇敢的自己仍旧漂泊无依。孔子说:不患寡而患不均。人们从来都没有为自己穷不满,而是因为不公平!
然而当年的马云却不是这么说的!

由此可见,996在韭菜身上可以,在资本家身上那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