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德萨阶梯之蒙太奇感悟
敖德萨阶梯之蒙太奇感悟 蒙太奇——对单个镜头有意选择和不同组合,使其产生、表达出各自全新的含义,将不连续的短镜头组接以压缩一段时空或信息。一块砖头单独来看是没什么特别的,但搭配决定命运,有的被搬去造长城流芳百世,有的被砌进了厕所遗臭万年。一个镜头本身也是单一的,但如果和不同的镜头并列,就可以产生无穷多的意义可能性。爱森斯坦的《战舰波将军号》是蒙太奇理论的艺术结晶。片中运用大量隐喻、对比的镜头来表达思想和感情,强调镜头之间的冲突性和隐喻性,强调镜头组接的思想意义。 突然一个惊恐人的特写,头发遮住了面部,紧接着全景拍摄刚才迎接士兵的跛脚男孩奋力往阶梯下逃跑,跛脚男孩背景里是恐乱的市民,给观众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紧接着俯拍出现沙皇的士兵,他们排成一列指向市民,而阶梯的对面是象征着“仁爱”的耶稣教堂,战争与仁爱和平形成鲜明的对比,令人省思。采用全景,仰拍惊慌失措的市民往阶梯下跑,俯拍沙皇军队的大皮靴沿着阶梯一步一步走下去,扣人心弦。第一个极具特色镜头出现,一个儿童被击中,他趴在地上痛哭嚎叫,切到他的母亲半身景,母亲非常惊恐。来回反复切回了好几次,男孩倒下。母亲抓狂景别由半身景变为大特写,男孩被人群踩踏,母亲逆流而上,形成运动方向上的巨大冲突。接着母亲抱着孩子再次向上走去与身边反方向闪躲的人群,士兵步调一致的径直走下来的对比,突出沙皇士兵的残暴。在此之后,背景音乐变得深沉,说服士兵试图的结果已经得以暗示,此时从士兵的上方有一个俯拍镜头,更是再明显不过的线索,导演在这里按下了一个十分短暂的休止符,在士兵开枪,妈妈应声倒地,而其身旁斜长而整齐的影子正是来自士兵的,又是一个明显的冲突,士兵的冷血残酷可以说被表现的分外突出。 婴儿车的出现是这段的第二个小高潮, 局势已经十分紧张了,节奏已经很快了,可是爱森斯坦仍然有办法让全片在此处再次提速,让观众完全进入“疯狂”的观影状态。于是婴儿车的设定就此诞生。母亲推着婴儿车下阶梯,她被击中了,先给她腹部的特写,再给一个切出镜头市民慌乱奔跑,切回母亲腹部时流淌着很多血,给观众足够的想象空间。然后母亲缓缓倒下,婴儿车开始向下滚落。拍摄车轮特写和沙皇士兵举枪进击以及市民看到婴儿车滑落的惊恐,众人的目光与揪心都围绕在这个阶梯上不断跌落的婴儿车。在段落结尾,一架婴儿车后面接一个士兵砍刀的镜头,而且这个挥刀劈砍的动作重复了三次,最后接一个头部受伤的妇女尖叫的镜头。那么我们可能要问,这个士兵是在砍婴儿还是在砍妇女?还是把两个人都砍了?这就是蒙太奇剪辑让画面冲击出的意义。运用蒙太奇手法可以使镜头的衔接产生新的意义,从而大大地丰富了电影艺术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