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培人如何看待996,这些回答把心扎穿……
最近在网上被热烈讨论的“996”,也让不少教培人义愤填膺,他们直呼我们不是“996”,我们是“007”!
关于996,作为民办教育人,你怎么看?

在教育家社区,我们针对民办教育人发起了关于996的话题讨论。不少教培人参与到讨论活动中,言辞也是相当犀利,秒秒钟刺穿小心脏。
“996就是万恶的资本主义剥削手段”、“都996了,还谈什么生活?”“我们996很正常啊,做得多赚得多……”
接下来,一起来看看教培人对于996的精彩观点吧:
@青年教育者
我认为,不能为了996而996,明明可以6个小时完成的工作,非要人做9个小时?明明可以很好的分配工作与生活,非要人以工作为重?马云那个时代有多少人是“子欲养而亲不待?”
我们所处的时代不同,现在并不是说我们拼一拼、搏一搏就必然能成功的,没有方法就算996也不会成功,有方法,就算不996也不会失败。
这个年代太多年轻人人不光过着996的生活,还过着8118的生活,但是真正成功的有几个呢?或许拼一拼能够成功,但是也或许还没享受成功的喜悦,就因为健康问题止步于此。
这个社会真的不缺拼搏的人,一点都不缺,我身边的朋友人人都很拼,生病了都不去看医生,要奋斗,发39度的高烧,在办公桌上迷迷糊糊的还在拼命,对,的确创造了一时的小小成功,可是过后还是波澜不惊!这并不是个例!在重视生产的同时,请不要忽略了人性!
站在马云的角度,他这么说没什么问题,因为他的996他有他的安排,他习惯了工作强度比较大的工作,我可以站在马云的角度支持他。那么作为成功者的马云是否会站在员工的角度支持员工呢?
我也算是个老板,但是我还是认为效率最重要,我的机构的确需要朝九晚十全天运营,但是我采用的是倒班制,绝对不会强制员工996,我认为这个社会需要的是效率而不是无谓的加班。
@金太阳机构
我觉得还好吧,企业降低了成本,员工因此增加了收入,算是双赢。这个问题很微妙,奋斗是很有意义的,为什么奋斗?因为奋斗以后有更大的蛋糕。这就有上升到了格局问题。那么这样可能996的时候你并没有马上获得报酬。但也有可能企业打着这个幌子,为了压榨劳动力。
@大米
躺着看。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996不是重点,提高人效才是核心。
鼓吹996和免费加班的企业,大多核心竞争力来自于人效,而非技术壁垒。
接受996的员工,核心竞争力大多来自努力而非能力。
没有对错,找准自己定位,接受现实安排。
@康海教育
996为什么要那么大惊小怪的,真的是。我们做美术高考教育觉得很平常好吗?我们整个半年多的时间每天是早上9点上班到晚上11、12点才下班,一周工作6天,紧张的时候一周甚至不放假。其实我觉得看个人咋想,想多赚点你就多做点呗,没人逼你。
@花儿舞蹈
我们这个行业都是下午才上班,到晚上的8点。所以我完全不能体会996的感觉,我们平时都还没有周末呢!休假的时候别人在上班,我们上班的时候别人在休假。一天上班12个小时,一周六天,确实还是有点累,反正我是不会干,有命赚没命花的事儿我绝对不干。
@星光体育舞蹈
996工作制,不会增加收入只会拖垮身体,不会管理时间提高效率的人,用时间堆砌也没用。996是资本家的说辞,短时间996可以理解,如果长年累月的这样工作,结论只有一个你在给医院打工,只是为了多赚钱去看病。教培行业的996更加不可以,教育是受个人主观很强的工作,一个很需要耐心的工作,高压高强度的工作会逼着老师走捷径,偷懒。
@小柳老师
996这样长时间的工作,并不能作为评判员工的标准。因为很多公司现在都成了“为996而996”,这样反而会拉低工作效率,明明可以早早完成的工作,偏偏要拖到很晚,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才是混日子,熬时间。
在我们机构,都是以产出作为绩效评判标准,并对于部分员工长时间加班,就会要求部门主管去找员工聊聊,看看工作是否遇到了瓶颈,需要什么帮扶。员工能力提升起来了,人效才高,校区才能真正健康运作。要知道时间累积起来的产出是没有壁垒的,而且也有局限,反弹也大。
@嗨森教育
996不等于不混日子,多少人的996是做给老板看的,大家心里没点数么?还是看绩效!绩效好的,天天准时准点下班都还是老板的宝!
@呜滴
我认为个人成长和工作时长无关,能力和机遇占很大比例。不管个人选择奋斗或者安逸,都是心态的问题,并不是埋头干活就能成功。
就像上一辈老和孩子说『我小时候还吃糠咽菜呢,你凭什么挑食?』,成功的人应该有包容大爱的心态,健康快乐才是第一位,更要懂得尊重平凡。
996违反劳动法,谁喜欢废寝忘食奋斗那是个人选择,但大多数普通人有权利拒绝。
就像成功是偶然发生的事件,不是每个人坚持996都能出人头地。大部分人就算24小时干活也不会成为马云,大时代的选择不会让每个人都幸运。
不管是否996都是个人选择,社会不能保证每个人多劳多得,付出就有回报。但起码得保障大多数人能健康地活着。
@小喻
非常不赞同996。理由如下:
1.盲目增加工作时间,员工幸福感降低,产生的工作结果可能更低。工作时间越长,不代表工作结果越好。很多员工反而是打酱油。
2. 教培行业,女性工作者占多数。都会经历结婚生子,9点下班,11点左右到家,没法顾及家庭孩子。招聘将面临巨大的挑战。
3.国家一直提倡减负,晚上9点,我们还给孩子上课。违背国家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