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瓣街头故事摄影大赛
查看话题 >住在梧桐树下,看法租界的日与夜
来上海的第二年,搬到了法租界的老弄堂里,公司离家只有1km,步行上班,下班再随意绕路散步回家。衡山路,武康路,淮海路,永康路,五原路,乌鲁木齐路,安福路,法租界就这样被我走了一遍又一遍,而“法租界”这个原本在我印象中代表精致上海的地方也在这一年来一次次举起相机的过程中随之祛魅。

搬家那天想扔几个房东的旧凳子,放在弄堂里的垃圾堆旁,过了一会儿小区的保安大爷就找上门来:“来,我教你,家具放在马路边上,自然有人带走的。”我将信将疑地如保安所说,把旧凳子堆在了游客来来往往的高安路上,放下就跑,生怕有城管来抓我,毕竟在我四川老家也不曾有这种操作。
后来在这里住的久了,才发现这果然是法租界的常规操作,沙发,桌椅,茶几,甚至马桶,都在路上出现过。

法租界的精髓也许并不是武康路上一家家精致的网红咖啡馆,而是从满是游客的街道上随便折进的一个个老小区,周杰伦《上海1943》里的「老街坊 小弄堂」映入眼帘。这里的老上海人都是贫民窟里的百万富翁,房子坐落在法租界动辄价值几百万,然而政府为了保存老上海风情,他们基本没有可能等到拆除,大多数房子有价无市,便留在这里安心养老,将时光凝结在消失的1943。

清洁工,城管,骑手,代驾,工人,精致的法租界离不开这些默默无闻的劳动者。图片中间的那个阿姨负责我上下班的那条路,她经常会在便利店门口坐下休息,有时候我看到她在玩开心消消乐之类的游戏,有时候在和家人视频聊天,对着手机满面笑容。

在法租界散步,几乎每个小巷子里都能遇到几只流浪猫。这些猫大多数都被邻里街坊喂养的很好,不愁吃穿,看到行人气定神闲,毫无惧色,太阳好的时候就地躺下,展开色诱,过往行人无不拜倒在猫爪之下,自愿为其做起马杀鸡来。唉,我以前是个不折不扣的dog person,来上海两年,已经叛变成cat person了。🤦♂️

来上海前我在成都工作,大家都说成都节奏慢,但我在法租界住过后发现,这里也有让人慢下来的魔力。阳光透过梧桐树落下斑驳的光影,将时间停滞,骑车路过的爷叔也忍不住驻足拍照。开春的时候温度回升,大爷把板凳搬到路边,晒着太阳边看报纸。陆家嘴的水泥森林仿佛离这里有十万八千里,让人忍不住走走停停,随时间缓缓流逝。

不知不觉我已经在法租界快住满一年了,随手拍下了很多这里的故事,看到这个话题突然想起把他们整理一下,到最后恍然发现,这其实也是关于我——一个异乡人在这里生活的故事。
-
沃野红谷米6666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10-20 15:30:40
-
Blue Shadow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9-09-02 22:15:48
-
Sugarbabe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9-06-08 15:2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