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书本x霍建起:北京电影节特展影片《那山那人那狗》

采访、整理:凌霄
排版:周梓薇、刘小黛
【1999】

导演: 霍建起
编剧:思芜
类型: 剧情/家庭
主演:滕汝骏/刘烨
北影节重映影片导演书本专访


霍建起导演新作《如影随心》今日上映。
北京国际电影节期间,导演的经典名作《那山那人那狗》修复版在北影节进行了特别展映。书本有幸专访了导演霍建起。
身为北京人的霍建起,却对江南有着独特情愫。采访中他说,上学的时候去绍兴、苏州、杭州、黄山写生,这种乡村,小城的环境对他有感染力,去画,后来又运用到电影中,也很能代表中国的感觉。
导演说他个人是对江南很有感觉的,这种自然环境给了他一种倾诉欲,很有诗情画意的感觉,也符合电影的风格。

映后交流中创作人员展示了影片修复效果:

特效修复后人物鱼尾纹变淡

两位演员皮肤白净,为了符合剧中人物风餐露宿的特点,修复时做了局部处理,将皮肤肤色压暗

Q
霍导您好,想跟您探讨下电影剧情,首先,您的电影中不乏自然风光,像是郁郁葱葱的山林,崎岖的山路,请问这是一种用景物向观众诉说的一种方式吗?
A
我最早在电影学院是学的美术,美术中有一部分是中国的山水画,山水画中的一些表达,后来成为电影拍摄的关键,强化了电影的拍摄需求,成为了一种情绪表达的方式,这也是我特别重视的,我们选景的时候也并非随意取材,而是在创作之初就有这样的诉求,像诗也好,山水画也好,他不仅仅是山水,而是一种艺术表达方式,电影也是这样。

Q
一方面您对中国山水画有浓厚的兴趣,另一方面您非常热爱自然风光,那么您在选景的时候有什么特别的需求吗,或者说更倾向于哪一类的自然环境?
A
我觉得从山水的感觉来讲,中国南方特别能代表这种情调,比如在艺术创作中,莫言写的是山东高密,《那人那山那狗》选择的是湘西,这完全是两个地域,我个人是对江南很有感觉的,这种自然环境给了我一种倾诉欲,很有诗情画意的感觉,也符合我们电影的风格。

Q
电影《那人那山那狗》,包括之前的《情人结》、《暖》,都是聚焦于小人物,有种小城故事多的感觉,您是倾向于这种主题吗,还是说您觉得小人物更能表达内心的一些东西?
A
我觉得他们都是普通人,一个邮递员就是送信的工作,很平凡的人物,这种乡村的故事更能打动人,也可能我会选择城市,这要看故事的取材适不适合电影的呈现,我上学的时候去绍兴、苏州、杭州、黄山写生,这种乡村,小城的环境我很喜欢,对我有感染力,我去画,后来又运用到电影中,我很喜欢,我觉得也很能代表中国的感觉。

Q
您是将个人经历同电影结合起来,表达内心的情感,电影《那山那人那狗》主人公是一名邮差,意大利有部电影叫《邮差》也是讲述一名邮差面对大海,非常孤独又单纯的爱情故事,您觉得是不是这种纯粹的景物能让剧情更加单纯化,减轻了都市感,更能表达人物本身的情感?
A
我确实有这种倾向,我希望我创作的东西能够简单化,不希望有太复杂的东西,会影响整体的风格,如果作品枝蔓特别多,会影响整体的感觉,比方对一个环境的选择,我不希望出现跟环境不协调的东西,比如拍的是古民居,突然出现一个现代楼房,我觉得这是不能忍受的,但是现代生活中会出现这样的状况,那么我们拍电影的时候就把它去掉,或者不选它,让它保留一种纯粹性,因为艺术本身需要一些纯粹的特殊的东西,就看你需要表达的是什么样的感觉。

Q
《那山那人那狗》是改编自一部短片小说,像您之前的电影《萧红》、《秋之白华》都是取材于真实事件,您更希望从真实中取材,获得灵感吗?
A
那就要看拍的是什么了,《萧红》写的是人生经历,是个人经历,《那山那人那狗》是小说创作,就看你对什么感兴趣,关键要看你的作品表达需求,如果是一个很都市化的,很时尚化的,那是另一个途径,要看作品创作的内容和形式,要和谐统一。
Q
您接下去一部影片《如影随心》就要上映了,观众比较期待的女主角杜鹃会在这部电影中有所突破吗,另外您还是保留原来的创作风格吗?
A
会有突破,杜鹃是女一号,她的戏量在这里,表演也会有所提升,《如影随心》是一部都市片子,跟自然风光距离比较远,都市环境比重会大一些,希望大家去看片子。:)




2019戛纳电影节最新19部主竞赛片单 刁亦男唯一华语片入围
豆瓣/微博:@刘小黛
合作微信号:paokaishubenxbb
一直播:@抛开书本
抛开书本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2024年我们送别了这些电影⼈ (1人喜欢)
- 「卫报」揭晓2024年度50佳电影 (4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