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四个方法能帮你摆脱空虚,过上充实人生

说到空虚,我有一肚子的话想说。
开始写作前,我过着极度空虚的生活,具体表现为无目标,无动力,无追求,每天只想着哪里好玩,哪里有好吃的,最近是不是有新电影上映了。
我从不主动思考将来,及时行乐是我的座右铭。刚开始自我感觉良好,久了慢慢就迷茫了,为未来感到担忧。
我人生的分水岭是2016年开公号日更,每天像打了鸡血一样精气神十足,上班都更有动力了,拖延症也不治而愈。下班回到家第一时间就是打开电脑写文章,为了写好一篇文章熬到半夜是常有的事。
我沉迷于写作后,空虚感很快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充实感。写作这件事带给我的最大改变是我对世界充满好奇,愿意去尝试更多新鲜事物,同时想方设法提升个人能力。
结合我和那些过得很充实的朋友们的经验,我总结了四个摆脱空虚的方法:

01旅行
条件允许的话一定要多出去走一走看一看,世界很大也很精彩,走出去是我们打开眼界,增长见识的最佳途径。
我是几年前才意识到自己去过的地方太少,然后开始计划出远门旅行,陆续去了一些地方,香港,张家界,凤凰古城,三亚,杭州,厦门等。对于旅行,我的计划是每一年至少要去一个地方。
旅行和不旅行的差别真的很大,没出过远门前我的眼界和见识都很窄,总以为世界只有自己看见的那么大,走出去才知道,原来世界上有那么多漂亮又好玩的地方,有那么多好吃的美食。
旅行最令我着迷的地方在于,我可以从惯常生活里逃离出来,卸下身上的重担和心里的压力,全身心融入到陌生环境里享受不被约束的自由。
如果条件不允许去太远的地方,可以从自己所在的城市开始,因为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特色和文化,有很多好玩的地方和漂亮的景点。
很多人说到旅行想到的只有远方,却忽略了自己待的城市也是别人眼里的远方。倘若没时间也没钱的话,那就先把自己的城市玩转也很棒哦。

02、阅读和写作
我猜想一定有很多人离开学校后就不阅读了,一方面是没兴趣,另一方面是工作太累,回到家只想葛优瘫。
我毕业后的几年里都没有阅读,大部分业余时间都泡在手机里,一会刷朋友圈,一会逛天猫,一会看电视剧,几个app轮流切换。
某天我忽然意识到不能再这样浪费时间了,我应该多阅读。有句话说“我们到不了的远方,阅读可以带我们到达”,这话一点都不假。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如果当下还未有能力行万里路,可以先读万卷书,书里自有黄金屋。阅读可以培养我们的气质,增加我们的学识,丰富我们的内心,阅读是门槛最低的高贵之举。
写作则帮助我们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梳理思想,也能帮我们反思自己,遇见未知的自己。
它是我们与自己对话的一种方式。尝试每天写作五百字,坚持一年,五年,十年,你会发现自己早已摆脱与他人的相似。

03、培养一个兴趣爱好
我相信现在还有很多人认为培养兴趣爱好是小孩子的事,我们成年人完全没必要。
而我认为不管处在什么年龄都应该有至少一个兴趣爱好,在我们迷茫时,不开心时,兴趣爱好能够帮助我们愉悦身心,达到放松的目的。
我们这一代的大部分人在童年时没有条件或者父母没有给我们培养兴趣爱好的意识,从来都没有上过兴趣班,我就是如此,所以常常羡慕多才多艺的人。
有天我忽然想到,干嘛要羡慕别人呢,我从现在开始培养兴趣爱好也来得及啊。于是我买回彩铅笔和自学绘画的教材,自己一个人学习画画。
我每天晚上睡前都会花半个小时的时间画画,那是我最放松的时刻。画画让我内心变得更宁静,不再焦躁不安。
我们可以培养的兴趣爱好有很多,比如画画,摄影,写作,插花,茶艺,弹钢琴,跳舞,外语等等,只要你想学,都可以试一试。

04、合理利用业余时间
有没有发现我上面提到的三个方法都是在工作之余做的?这是因为大多数人的空虚仅仅在于没有合理利用时间,下班后不知道做什么。
我的建议是每天至少花一个小时的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从培养一个兴趣爱好入手。
这就需要我们懂得合理利用业余时间,尽量在上班时间内完成工作,不要把工作带回家,这样回到家后的时间就完全属于你了。
管理时间最大的难点是拖延,我的经验是五分钟内能做好的事情立刻开始做,如果此刻不做的话就会导致事情的堆积,事情积得越多越不想做。
把所有必须要做的杂事安排在同一时间内完成,剩下的大块时间就可以自由支配,尽情地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我要说的就这四点,其实并不难做到。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都是平凡普通的一生,只要用心,只要每天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心,多尝试新鲜事物,管理好自己,就能拥有更充实的人生。
作者:夏可晴,九零后狮子座菇凉,我很好,希望你也好。个人原创公众号:夏可晴(ID:XMQ-08)。如果你喜欢我的文字,请记得告诉我。
图片:《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剧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