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少儿英语行业融资困难,互联网的基本玩法是否失效了?
最近,若干已经融了三四轮的准独角兽公司融资困难。互联网的基本玩法是否失效了?
一直以来,互联网的玩法是,先提出一个概念,做个PPT或者拉个小作坊,证明这个商业模式是创新的,就可以拉来初笔投资,然后创始人拿着投资人的钱开始扩张业务。花钱一时爽,一直花钱一直爽。不仅员工薪酬高福利好,而且对消费者提供大额补贴,迅速占领市场份额。当然了,一种商业模式被发掘之后,千万追随者会接踵而至,只能头部一两家平台可以平安上岸,大多数公司都会倒在沙滩上。比如千团大战的参与者何止上千家,最终胜利者只有美团而已。如何甩掉竞争者呢?烧钱,烧很多的钱,让消费者觉得只有你家的补贴是最大的,东西是最便宜的。但是,烧钱出来的企业财报必然不会好看,所以想上市只能去港股和美股这种注册制的市场。上市前市值虚高,上市后股票都要跌上很长一段日子。不过,创始人和最开始加入风投总能挣钱,而接盘的小股东被深深套牢。
一直以来,这套玩法支持了中国移动互联网的黄金十年,无数人赚得钵满盘满。但这个玩法有个小缺陷,就是市场是否是有效市场,即市场不存在补贴之后,消费者是否还有消费欲望,托拉斯能否把价格抬上去,把之前的亏损挣回来。一对一的少儿英语业务,请北美外教教中国小孩,不要说美国老师,就是请价格相对便宜的中国老师对孩子一对一辅导,多少家长掏得起钱?根据VIPKID披露的信息,支付给教师的课时费是12-15美元/小时,而向家长收取的费用为200-300人民币/小时。但是考虑到9.9元的赠课,以及各种因为网络问题、教师与学员时间安排问题导致的课损,成本收入比巨大。这还不算中国地区1万多人的运营成本,以及北美的教师招聘和管理的费用。所以,公司能够快速扩大规模,全靠投资人补贴。“《金融时报》提到,让投资人们最担忧的是VIPKID高昂的成本。有投资人表示,VIPKID使用客户的预付款进行补贴,用烧钱来进行高成本的客户获取,但这样的做法无法带来回报——为了不断扩大用户规模,企业就得不断回填这个洞”。
当然,就算在高额补贴下,新客的留存率也表现不佳,毕竟小孩学习语言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仅靠每周上两个25分钟的课程,作用非常有限。而且还涉及到pad教学对于少儿眼睛的损伤以及远程教学无法保证少儿注意力集中等问题。
所以综合考虑下,一对一少儿英语这种业务模式到底能否是一个真正健康、有效、增长性良好的市场?在消费降级的大背景下,有多少中国中产家庭能够承担北美教师的个性化服务?
少儿英语业务寄希望于通过做大规模来摊薄成本,VIPkid预计在2021财年,付费学员达到300万的时候才能实现盈利,但中国未来生育率继续走低,300万学员是否真的存在,还只是在资本市场才存在的幽灵人口?
2018年底的时候,一度传出哒哒英语出现融资困难的新闻,今年年初宇宙条旗下的gogokid少儿英语也大范围裁员缩减成本。现在市场龙头VIPkid也开始融资困难了,资本市场已经越来越不好糊弄了。4月12日,VIPKID发表声明,称公司遭到友商大规模、有组织、持续的网络谣言攻击,已经向北京公安机关报案。呵呵,友商们的日子都不好过,在这个虚假繁荣的行业中,大家应该好好坐一起商量一下如何改变业务模式、降本增效,否则即使拖垮其他竞争力,自己在行业一家独大,也是规模越大、亏损越严重,最后免不了一地鸡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