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到的2018观影报告
根据豆瓣的统计显示,笔者在2018点观看了二百五十多部影视作品,这篇观影报告将针对这二百五十多部电影的散落分布进行分析,概括笔者在2018年观影活动的特点。 总的来说笔者在2018年的观影活动可以分为四个部分,大致是经典影片、作者电影、电视剧、恐怖片巡礼四个部分。至于今年的新片笔者当然也看了一些,可是在规模上比较小,数量上无法形成与上述四个部分相等的体量,至于其中原因笔者留到结尾解释。 每年笔者都会欣赏一些优秀的国产电视剧,因为有些题材是电影导演根本不感兴趣的,那些笔者特别感兴趣的题材影视化只能从电视剧中寻找。今年笔者看到的电视剧有《白眉大侠》、《长河东流》、《北洋水师》、《朱元璋》、《太平天国》、《誓言无声》、《吕布与貂婵》、《楚留香新传》、《少年天子》。这些电视剧在不同层面呈现了笔者对历史的想象,虽然题材不一,但是在笔者看来都是有一定质量的。
《白眉大侠》是大陆第一部武侠题材电视剧,由大名鼎鼎的山影拍摄,讲述了白眉徐良大破绿林的故事。由于年代原因,特效呈现效果相当cult,但是剧情的结局非常后现代主义,也充满江湖常见的悲哀。在最后一次大战中,徐良扫荡了武圣人于和的所有势力,自己的朋友也全部牺牲。于和在知道自己武功天下无敌却独木难支的情况下自己失手杀了自己。整个大洗牌得利最多的是朝廷。《楚留香新传》笔者着重推荐,这部由张智尧精心制作的电视剧完成了对古龙最成功的影视化工作。在笔者现在看来虽然金庸的作品完成度与质量更高,但现在笔者更喜欢古龙的洒脱风度与看起来具有王家卫风格的深沉的人物对话。《楚留香新传》拍摄了四个惊心动魄的故事,尤其是《蝙蝠传奇》这个故事笔者强烈推荐,整个故事充满了不断的谜团,某种意义上古龙也算变格推理了。《誓言无声》与《楚留香新传》一样具有惊心动魄的情节,虽然主角只是一个其貌不扬的老头,但是为我们真实表现了情报工作的细节。
《长河东流》作为被禁的历史武侠剧,讲述了南明的历史风云,但是情节过于小说化,某些情节安排形同儿戏,一定程度上瓦解了作品的严肃性,部分历史也有所歪曲,但整体做到了历史与虚构的完美结合,而且在音乐的帮助下基本成功展现了大部分历史人物的精神风貌,可以作为《江山风雨情》的后续作品一看,如果真的要研究的话还是看顾诚的《南明史》。而《太平天国》在虚构方面就做的不好,有时候甚至是喧宾夺主,但由于道具特别精良、场面特别宏大,加上常凯申专业户孙飞虎饰演的曾国藩,作为我国最后一部正面描写造反的历史类影视作品还是值得一看的,在此笔者还是要说明如果要做研究的话还是看罗尔纲的《太平天国史》。冯小宁的《朱元璋》由朱苏进编剧,具有cult的风格,因为冯小宁剧组并不是有钱的剧组,再加上部分情节具有《举起手来》的风格,所以看起来比较廉价。但主要人物朱元璋、陈友谅、李善长、刘基、胡惟庸等演员表演非常生动,在音乐的帮助下气氛不错,所以业余消遣、历史爱好也是值得一看的。
《少年天子》是笔者着重推荐的作品,笔者从知乎得到了原著作者凌力去世的这个消息就立刻欣赏了这部小说的影视化,电视剧的改编由谢飞《本命年》的编剧刘恒担任,描写了与《红楼梦》类似的封建礼教所造成的包括爱新觉罗福临在内的众多人物悲辛无尽的爱情悲剧,讴歌了人对爱情自由的向往。就电视剧来说,称得上中国电视剧的第一梯队,全剧每个人物都形象饱满,尤其以福临的几位嫔妃花束子、静妃、佟腊月、乌云珠最为生动,其他围绕主角的配角人物也有自己痛苦的经历。太监吴良辅与佟腊月之间的暧昧,花束子与静妃之间的暧昧,都展现了这一主题,福临对博果儿妻子的欲望都使主角们在欲望与礼教中苦苦挣扎。
外国的电视剧笔者只看了《纸牌屋》与《新世纪福音战士》。首先笔者还是对《纸牌屋》提出一些赞美吧,依然保持了大卫芬奇的摄影风格和政治悬疑气氛,但让笔者感到匪夷所思的是一直让美剧迷对中国电视剧自豪的美剧制作模式亲自却毁掉了最优秀的两部美剧《纸牌屋》与《权力的游戏》,这不得不让人惋惜。《新世纪福音战士》可能是最好的日本动画之一,作为商业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性与深刻的内涵。
今年暑假的时候,笔者在豆瓣上看到了一份豆列,列出了一本名叫《Time Out》的杂志评选出的恐怖片百佳,笔者浏览了一遍豆列名单后深感到自己作为影迷却对恐怖片的了解甚少,不说近年来拍摄的恐怖片佳作,即使是影史上留名的恐怖片也接触不多,因此下半年有相当的时间我都在欣赏恐怖片这一类型片种。不过作为类型片,其实大部分作品都是有固定套路的,所以笔者个人感觉《Time Out》的筛选还是让我在2018下半年领略了恐怖片的魅力的。
《威尼斯疑魂》、《异教徒》、《卢丹的恶魔》、《无辜的人》是四部英国拍摄的恐怖片。《威尼斯疑魂》其实笔者没有看懂,因为本片手法过于意识流以至于笔者无法说明影片中的谋杀,值得一提的是克里斯托弗诺兰非常崇敬本片的导演尼古拉斯罗伊格。《异教徒》对笔者就没那么晦涩了,该片讲述了一名英国警察去一座属于私人的孤岛调查神秘案件,却发现这个岛屿可怕信仰,最终被信仰控制下的无敌村民做成“柳条人”的故事,其中的岛屿主人由“法师萨鲁曼”出演,令笔者惊讶之处在于他在影片中居然说出了“上帝已死”。该片指明了信仰可作为恐怖片的一类母题,展现了信仰的现实依据与根基。
《卢丹的恶魔》同样是讲述信仰的恐怖片,改编自赫胥黎(也是《美丽新世界》的作者)的同名报告文学,讲述了西方历史上真实发生的一桩“附魔”案件,不过片中可不会有《驱魔人》那样的怪事,我们可以确定所谓“附魔”是一种政治诬陷,政治、宗教、信仰、性、权力相互以一种怪异的方式交织在这部电影中,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末世气氛,当然在片尾我们也看到了结果。《无辜的人》改编自著名作家亨利詹姆斯的《螺丝在拧紧》,但是本片笔者又没有看懂什么意思,除了感觉女主很漂亮外,笔者只能说貌似指出了儿童的心理黑暗。
《德州电锯杀人狂》、《月光光心慌慌》、《活死人黎明》、《天外魔花》等是美国恐怖片的代表,《活死人黎明》算是对美国现代文明的一种自嘲,片中大部分时间几位主角都住在标准的美国超级市场里享受各种现代文明的乐趣,过着世外桃源的生活,并没有什么末日的可怕。《月光光心慌慌》将凶杀带入一般美国小镇,虽然影片在笔者看来很普通,很一般,但对于美国文化来说,《月光光心慌慌》已经成为国宝级别的流行文化符号,具有重要地位。《德州电锯杀人狂》的历史地位在电影史中可能更高,影片其实只有80分钟,但完整的叙述了真实发生过的一伙青年在一天内遭遇凶杀的经过。影片留给现在的遗产则是独立制片的影视制作方式,这种制作方式塑造了当今的电影,让更多有理想的电影人独立从事电影产业。《天外魔花》是一部政治隐喻类的恐怖片,不过这个隐喻已经很明显是苏联共产主义愿景生活方式的污名化,而且在笔者看来,当影片用外星阴谋的比喻批判苏联的宣传时,又何尝不是美国自己的洗脑。
美国恐怖片与英国恐怖片的区别从上面这些作品中可以明显分别。除了上面之外,还有一些独特的恐怖片。《阴风阵阵》、《夜深血红》是达里奥阿基多的两部作品,现已成为铅黄电影的经典。《生人勿近》是北欧的恐怖片,讲述了不会老的吸血鬼与恋爱她的少年,还有一名为她杀人取血却日日变老的恋爱者故事,这是一个美的苍白的故事。
《自己去看》拍摄于苏联解体之前几年,讲述了乌克兰村庄遭遇纳粹屠杀的故事,影片的摄影非常出色且具有宗教内涵,继承了苏联电影大师们的特色,最后的屠杀与游击队的复仇令人震撼,但少年红军最后的心理活动还是表明他并没有成为同纳粹一样的人。《着魔》与《自己去看》同为东欧的恐怖片,美丽的伊莎贝尔阿佳妮奉献了精彩的表演,该片在笔者看来是最接近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影片,在刻画人物心理方面非常出色,凌厉的剪辑手法与那只不可名状的怪物展现了他们对生活逐渐失去控制的过程,这两部影片都深受笔者喜爱。
《天使之心》是一部兼有硬汉派推理与爱伦坡风格的恐怖片,讲述了一名二战老兵退伍后成为私家侦探在黑人区的调查,这是本片具有硬汉派推理的故事基础,而爱伦坡部分也不难理解,因为毕竟本片是恐怖片。片中使用爵士风格的音乐增加恐怖气氛,非常迷人,而且爵士乐与黑人群体密切相关,也符合情节内容所指,当今的美剧《真探》的剧情模式与本片也是相同的。关于《惊声尖叫》这部影片,恐怕大家都想不到《电影手册》给出了盛赞。在笔者看来,其原因可能在于本片对恐怖片的阶段性总结,尤其片中有一位大谈恐怖电影理论的业余电影史学家。
下面的总结虽然仍然是恐怖片,但已经进入观影总结的第三部分作者电影的范围了,首先要说的就是大卫柯南伯格与大卫林奇这两位了。这两人的影片都具有恐怖片的类型化风格,而且两人艺术生涯的作者性也都十分强烈。所以观影报告的第三部分就由这两位完成过渡。
大卫柯南伯格的作品我欣赏了《东方的承诺》、《暴力史》、《蜘蛛梦魇》、《感官游戏》、《蝴蝶君》、《裸体午餐》、《孽扣》、《夺命凶灵》、《灵婴》几部,已经几乎欣赏大卫柯南伯格的大部分影片。大卫柯南伯格的影片具有鲜明的cult特征,剧情并不复杂,带有情色情节,对性欲的展现、包含刻意的人体呈现与人体的机器化改造,所以影片的内涵完全取决于欣赏者的个人主观感受所以处于薛定谔状态。不过出于大卫柯南伯格对性与人性的刻画比较出色以及笔者对cult的嗜好,笔者就个人来说是喜爱这种大卫柯南伯格的影片的,所以基本上大部分大卫柯南伯格的影片我都给出了五星,不过也存在《电影手册》盛赞对笔者造成舆论压力的原因。在2018年,由于妻子的去世,大卫柯南伯格有意宣布结束创作生涯,或许我们已经可以将他盖棺定论了。
截止到2018年,笔者将大卫林奇的所有主要作品欣赏了一遍,大卫林奇的想象世界的确是一个丰富的世界,笔者个人是希望大家都能领略一番的。也许大家看不懂大卫林奇的荒诞离奇,但他的影片绝对能给人奇特的视听体验。笔者在2017年看完了所有《双峰》世界观的作品后才真正喜欢上了大卫林奇的风格,在2018年,笔者欣赏了大卫林奇的《内陆帝国》、《妖夜慌踪》、《我心狂野》,这当中笔者最爱的是《妖夜慌踪》,一部可能与《穆赫兰道》有部分重合的作品,片中都出现了大卫林奇对电影业的描绘,似乎可以一窥大卫林奇对电影的想法,不过大卫林奇的作品最重要的还是其中最迷离最违背生活的部分了。《内陆帝国》是大卫林奇在2017年《双峰第三季》之前的最后一部作品,也曾经可能是大卫林奇的最后一部电影,这部影片估计没人能看懂,但我们可以发现《内陆帝国》与让吕克戈达尔的晚年作品比如《再见语言》之间的相似之处,两人都在对经典电影叙事与经典电影摄影发起冲击,由此可见大卫林奇在艺术领域的先锋性。
由于笔者在读书方面看了古希腊戏剧家的作品,因此笔者也开始欣赏皮埃尔保罗帕索里尼,在2018年,笔者欣赏了皮埃尔保罗帕索里尼的《俄狄浦斯王》、《美狄亚》、《马太福音》三部作品。看看帕索里尼的作品年表吧,他是一个从人类历史获得生命的导演,他最出名的几部作品都来源于人类最伟大的文学著作,包括《索多玛120天》。《俄狄浦斯王》算是笔者真正认识帕索里尼的开始,之前看《索多玛120天》只是内心猎奇而已,从《俄狄浦斯王》笔者才真正欣赏帕索里尼。《俄狄浦斯王》与《美狄亚》是古希腊戏剧中最重要了两部悲剧,虽说笔者水平不高,但古希腊的戏剧在笔者个人喜好来说是高于莎士比亚的。帕索里尼对这两部戏剧的改编模式相同,在影片后半部分才开始演绎戏剧原著的内容,而前半部分则在展现前因。比较明显的分界是前半部分力图展现,所以人物对白远远少于后半部分的戏剧。《马太福音》则是耶稣的传记,或许也是帕索里尼一生中艺术平衡性的巅峰,叙事风格与《俄狄浦斯王》《美狄亚》相同,基本采用偏自然主义的叙事方法,展现对文学文本的客观改编。《马太福音》对笔者的另一影响就是促使笔者开始欣赏巴赫的作品,当然,从《马太受难曲》开始。
笔者一向十分欣赏陈凯歌,在2018年,笔者欣赏了陈凯歌的《和你在一起》、《风月》、《梅兰芳》、《赵氏孤儿》、《吕布与貂蝉》几部作品,因笔者曾写过《吕布与貂蝉》的剧评,笔者不再过多赘述有关陈凯歌的评价。特瑞吉列姆的影片笔者也观赏了《莫名奇妙》与《人生七部曲》,对于特瑞吉列姆的早期作品,笔者非常喜欢他的布景与道具,使用了具有强烈奇幻风格的特摄手法。也有可能是徐克早期的模仿对象。
接下来看的作者电影就非常分散了,基本上是一位导演欣赏了一部作品。主要有斯坦利库布里克的《巴里林登》与《洛丽塔》,这两部电影在斯坦利库布里克的作品生涯中并不处于优先位置,但两部作品同样优秀《巴里林登》的主角人生态度与《红与黑》中的于连相似,都是出身不高但一心要攀上高位而落入悲剧的人,片中使用了大量的古典音乐。《洛丽塔》由于审查,大家所喜好的乱伦情节只有一个镜头,但整体处理还是不错的。
让吕克戈达尔作品我观赏了《随心所欲》、《狂人皮埃洛》,笔者水平太低,不作评价,只能说这两部电影是让吕克戈达尔早期作品中非常重要的两部。与《随心所欲》共同在电影节观看的是卡尔西奥多德莱叶的《圣女贞德蒙难记》,电影节放映的版本音乐不知是作曲,整体使用了管风琴,所以观影感觉非常好。这部电影在镜头上使用了高密度高质量的特写,由于人物脸谱化所以所有演员的表情都像保守雕塑艺术一样把所有情感都鲜明地表现出来。
笔者欣赏的其他著名导演的作品有奥利佛斯通的《亚历山大大帝》,马丁斯科塞斯的《好家伙》,史蒂芬索德伯格的《毒品网络》,保罗托马斯安德森的《大师》、《魅影缝匠》,韦斯安德森的《犬之岛》,谢晋的《高山下的花环》,泰伦斯马利克的《天堂之日》,张艺谋的《有话好好说》、《影》,宫崎骏的《悬崖上的金鱼姬》,黑泽明的《红胡子》等。 欣赏《亚历山大大帝》是因为笔者有一定的权力意志情结,崇拜一些英雄史观中的英雄,成吉思汗与亚历山大大帝无疑非常符合这个标准。《悬崖上的金鱼姬》也不在宫崎骏作品的第一梯队,剧情非常简单,主要用于体现宫崎骏在动画绘制上的高超水平,尤其是片中动画的手法表现日本的海啸灾难部分。《有话好好说》是张艺谋那段时间里最实验的一部作品了,尤其是影片的手持摄影方式,被《西游记后传》的摄影师原封不动的完全学了过去。
笔者在2018年又看到了日本《电影旬报》列出的20世纪一百部电影佳作,所以笔者在2018年观看的经典电影中有不少位于这张片单中的日本电影。《二十四只眼睛》讲述了一名女教师的人生执教的经历。这部电影本来笔者要在电影节观看,但是中途因为太累睡着了,所以只能回去补了。我只能事后感到可惜,如此潸然泪下的影片因为疲惫导致我没有在影院和大家一块哭。
《W的悲剧》、《砂之器》都是是改编自推理小说家作品的影片。《W的悲剧》总是让笔者想到托马斯温特伯格的《狩猎》,因为两部电影都体现了某种人性阴暗的部分,无论是看似天真的小孩还是演员界的潜规则。片中大段大段的固定长镜头,非常考验演技。《砂之器》则是社会派推理小说的经典作品,也是一部煽情的作品。
《日本最长的一天》与《细雪》都算是日本重要的题材。日本最长的一天就是日本在二战投降的那一天,影片讲述了那一天日本政界、军界人物发生的故事,我在这方面看的资料不多,不好评价真假,但在视听呈现层面非常优秀,把握住了当时日本军队狂躁的情绪。《细雪》改编自谷崎润一郎同名小说,讲述了一家人为妹妹相亲的过程,然而笔者没太看明白。
美国的经典影片笔者欣赏了《银翼杀手》、《盗火线》、《热天午后》。这三部电影都是经典了。《银翼杀手》与《银翼杀手2049》笔者是连着欣赏的,喜爱的自然是《银翼杀手》,这部影片情节并不复杂,是一部重视气氛营造与世界观构架的影片。可能是摄影器材的原因,《银翼杀手2049》的光线就不如《银翼杀手》那样让人感到不适与刺激,起码在光线的呈现上,笔者是喜欢《银翼杀手》的。其次就是《银翼杀手》将所有情感处理的含蓄,所有爆发点都在不言之中体现了。
《盗火线》由阿尔帕西诺与罗伯特德尼罗主演,是美国最经典的犯罪电影。这部影片被后世无数的游戏致敬,比如《侠盗猎车手V》中就明显致敬了犯罪手法。《热天午后》改编自一个真实的故事,展现了当时社会的心态,阿尔帕西诺同样在影片中奉献了精彩的表演。 这篇观影报告写得断断续续,一直没有写完,读者也应该发现后面笔者的叙述已经不耐烦了,那就这样吧,作为一篇阶段总结还算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