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原生家庭(一)
总会偶尔因为一些事触及内心深处的痛处,总是在外面谈笑自若的说我所有的烦恼都是源自没有钱,只有钱才能解决我所有的问题。当然也不乏会有不一样的声音出现,当你有钱了你就会产生另样的烦恼。
今天突然因为一些事情,有些烦恼,我居然不自觉的哭了。内心深处冒出了一种渴望,什么时候才能有一副岁月静好的模样。对,就是岁月静好,现世安稳,瞬间觉得对我来说是一种极度的奢侈。
我的原生家庭,极其平凡的四口之家了,父母、弟弟和我。
父母,于我来说,给予生命,哺育我长大成人,我本该懂得珍惜与感恩,可有时候会让我冒出为什么要我来到这个世界,生而为人真的好累。
虽然给我创造的环境并没有那么理想,所有以至于后来出来工作后对自己的生活有点小小放飞自我了,从来不会对自己说no,一定会竭尽全力的来自我满足。
从小到大,爸爸是左邻右舍有目共睹的偏爱我的,当然我们姐弟俩挨的棍棒也是众所周知的,可以说他们的教育方式的养成是一种暴力式的。
小时候爸爸给我买的衣服鞋子都是几百块的,给弟弟买的都是几十块的,拿回去还骗他说都是一样几百块……记得有一次过年,那时候过年都流行穿新衣服,弟弟穿的新衣服新鞋子去上坟,不小心鞋尖被烧掉了一点,回去还哭的好伤心,那会大家安慰他说不要紧不要紧鞋子才十几块钱买的……后来因为这件事他还一度郁闷的说怀疑自己是不是亲生的……
记得刚工作的时候,有次一个年长的同事聊到他小孩说从来不打他小孩,然后我笑着聊到我是从小被打到大的。他当时问了个问题说我恨不恨我爸爸。这个问题我印象特别深刻,因为我从来没有因为小时候挨打这件事想到“恨”这个词。
后来慢慢长大,渐渐明白,唯一让我不能释怀的是我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爸爸,成长的记忆里不是“恨”,更多的是“不满”“不喜欢”,为什么他会是这样一种性格的养成,我定义的词语是“好吃懒做”“不负责任”……因为是父亲,我可能用词有些不合适,作为是晚辈,我也是没有资格来品头论足一个长辈。但是在我成长的记忆里就是被定义成这样了。
对于母亲,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是说儿子女儿都一样没有重男轻女之说,但这个我是能体会到她内心是偏袒弟弟的,这个对我来说我觉得也是很正常的事了。她是个坚强能干的女性,但是也有她作为妇女的妇人之仁,这也是我后来形成的坚决不要做像她这样的人的原因。
心软是她最大的弱点,以至于她在这长达三十年里父亲、弟弟和我都被她牵制住。可以说她是一个典型的无私的、极富传统思想的农村女性,一生只为她的丈夫和孩子付出,不管他待是否用心,从来不会为自己着想的人,哪怕是病倒在床上。作为女儿的我,很多时候我都恨她为什么不会自私一点,曾经很多时候还会劝说她为什么不离婚,为什么当初会看上我爸,他那个样子好吃懒做的,换做是我早就离了,为什么不能替自己想想呢,为什么要一直只为别人考虑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