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品故事|凤梨酥为何能成为台湾伴手礼之一
说到凤梨酥,几乎无人不知它的大名,它是一种传统的台湾小吃,深受湾湾民众的喜爱,甚至将它纳入到了伴手礼中。

其实凤梨酥作为伴手礼这个做法并不是空穴来风的,关于它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三国时期。相传在三国时代(公元220-280年),刘备以喜饼迎娶孙权之妹,而订婚礼饼中便有以凤梨入馅制成的大饼。

在台湾婚礼习俗中,订婚礼饼共需要六种口味来代表六礼,其中一种礼饼原料之一的凤梨在闽南话发音中又称“旺来”,象征子孙旺旺来的意思。而凤梨亦是台湾人祭拜常用的贡品,取其“旺旺”“旺来”之意,深受民众喜爱。早期的凤梨礼饼因太大块,一般人消费不起。近百年前,台中县一位糕饼师傅颜瓶,经常挑着担子、带着自己做的“龙凤饼”到台中贩售。

最初的“龙饼”是包了肉馅的大圆饼,而同样大小的“凤饼”,则以菠萝为内馅。“龙凤饼”因为吉祥的寓意,被认为是订婚、结婚不能或缺的喜饼。后来经过傅颜瓶改良,凤饼缩小成每个大约25至100克的精巧小饼,凤梨酥从此诞生。小编小时候上学可羡慕班上一位女同学带的凤梨酥,一块块独立包装,连包装纸都那么洋气。商店里卖的凤梨酥也是价格不菲,我缠着妈妈很久也没买下来。如今凤梨酥对于我们来说也不再是买不起的精品,但它的味道依然那么迷人,以致于每个取台湾旅游的人基本都会带一两盒回来馈赠亲友。 凤梨酥内馅,并不是单纯的菠萝。为了口感需要,通常会添加冬瓜,这样的口味已经是大多数人的习惯。

菠萝加入的越多,凤梨酥的内馅颜色则约深,菠萝纤维较多,因此口感也更粗。而冬瓜加入的越多,内馅颜色越浅,口感也更细腻。现在市面上可以买到加了五谷杂粮、松子、蛋黄、栗子等不同口味的凤梨酥,饼皮也加入燕麦、樱花等食材,口感更为多元。也有人改用其它水果做馅料,发明了例如香瓜酥、蜜李酥、酸梅酥等等。

后来更演变为结合西式派皮与中式凤梨馅料所制成的现代“凤梨酥”,由于外皮酥松化口,凤梨内馅甜而不腻,此种“中西结合”的凤梨酥,连西方人也赞赏有加,故逐渐成为岛外观光客最喜欢的台湾手礼之一。
经典之所以经典,是因为多数人都喜欢,凤梨酥也曾是80后、90后童年的回忆。杯咖啡、奶茶包围的我们,也不妨偶尔品尝一下经典,回味逝去的岁月。
更多关于甜点故事,请去微信公众号【链焙订阅号】去查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