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亭》
我常常想,人活在世界上是应该勇敢一点还是温和一点?看似好像是不矛盾的两个词,但是在罗亭的身上,我觉得这两个词是对立的。
我到底要做些什么才可以得到那个少女的爱?得到之后呢?我是否又有勇气将这份爱握在手上。当时的俄国,像罗亭这样的落魄贵族是很难有出头之日的。而生活的磨难在于什么呢?它让你有很好的人生开始,却不能保证你有很好的人生过程。罗亭就是这样,生活在贵族家庭,我一直觉得这样的人物形象,中国有无数的模板。朝代更迭,落魄的贵族何其之多,苦难往往才是能够让人真正产生优秀作品的灵药。人类永恒的话题,不过就是生死爱恨。罗亭呢?罗亭生于贵族,爱上一个贵妇女地主的女儿,后来也许是因为屠格涅夫的不忍心,让罗亭死于一场战争中。感觉也算是英雄得其所安。
但是罗亭没有什么呢?罗亭没有恨。一个人怎样能够没有恨呢?罗亭是如此一个巧遇言辞的人,我相信他一定可以有很多理由解释这件事,但是我眼中的罗亭呢?他就是没有恨。他的一生碰上那么多的人,他在大学时期,在女地主家里,后来漂泊的时候,他都有那么一大波的追随者,他们为罗亭的辞令善辩所倾倒。但是事实上呢?罗亭的一生,他真正地做过什么实际是事情呢?他的大学同学在开始的时候极其憎恨他,因为他知道罗亭是“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
看待一件事情的时候,我常常不能够足够客观,就像是我看待罗亭这个形象。我知道当时的俄国政治环境和社会环境极其复杂,像罗亭这样没权没势的落魄贵族是很难有一番作为的,他面对心爱的女孩的求爱也无法痛快地带着他心爱的女孩走。但是罗亭的性格里面是由他极其懦弱的一面的,他不愿意去面对任何生活给他的重要,就像是他对那个女孩说的:“我们只能屈服”。这是一个懦弱的人,这是一个温和的人,他的教育带给他温和的同时也消磨掉了他的勇敢,只给他留下温和,只有温和的罗亭。不过是一个煽情的辩客罢了,他又能作出一些什么呢?
你只是懦弱罢了,再多的解释都无法遮盖你的这一面,你又有什么可以挣扎的呢?
社会如此,便如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