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着夜色的大衣——作家高维生新书签售会有感

2019年4月20日作家高维生在普禾书吧举行了诗集《夜的大衣》,新书见面会,由滨州普禾书吧、中国书籍出版社、北京鸿儒文轩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举行。高维生先生素来以歌颂生活和大自然为诗歌主题,清淡、真诚而偏执的情感充沛于他的文字。

高维生先生
晚7点,高维生先生身着酒红色的小衫和浅军绿色的风衣,到达了现场。略显年轻气质的牛仔裤配上马丁鞋,他并不是一个刻板“老先生”,而是充满激情的模样。

刘庆祥 滨州文联副主席 主持见面会
“他为滨州市文学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滨州书籍出版社的社长、主任异口同声道。如果一定要说他的诗歌多么美,未免有些奉承。但,在他的字里行间里,读到他的精神精华,便无需任何文字去赞美了。这日是谷雨,巧了,他创作的其中一首诗也叫《谷雨》,他写道:“天空似破裂的酒杯/任性的洒出雨水/它要灌醉大地/长出丰富的激情。”热爱生命,热爱大地,用诗歌充盈他的精神家园,我想,这是一个灵魂印刻文字的人才能表达出来的情感。

在简短的介绍后,签售会如期进行。高维生先生拿起笔细心地为每一位读者写上专属的话和签名。他并不像很多“骄傲”的作家那样,以一个高高的姿态面对读者,相反地,慈祥的温柔的目光投向你的时候,你会觉得,诗歌距离你那么近,原来人与人之间的隔阂被一个微笑就可以打通。这大概就是热爱生命的作家的魅力吧!

如果说,签字售书是整个活动的精华,那就大错特错了。读者的提问与高先生的回答才是妙笔。
普禾书友会会员,资深藏书家魏飞先生问道:北岛等为代表的朦胧派诗人是否跟时代有关?高维生先生这样回答:最近拿到了作家汪曾祺的系列图书,他认为诗歌的美在于经历苦难后感受到生命的温暖。他说,前一段时间看了北岛近期的书《时间的玫瑰》,他觉得并不是非常的有吸引力。和八十年代经历苦难的岁月写出的诗相比,差了一些味道。

我想,孕育出好的作品,一定是经历过苦难,破茧重生,真正的体味生命的温暖,才是诗歌精神的真谛。
他还说道:“诗是一个人每天都要读的,诗歌是文学的皇冠,它能够记录人生的片段,表达情感瞬间的变化,那是微妙的、复杂的情感。”只有在苦难中,我们才能品尝到生命的温暖。

近几年经常出行的生活给他带来了巨大的灵感,去一个陌生的地方生活,体味到孤独的滋味,他能深深地体味到很多诗人离乡的愁苦。离别的滋味、遭受的苦难,变成一种情绪表达出来,呈现在诗歌里,那是人生巨大的财富。

“温暖的地方是写不出诗歌的,每一首诗就像树的年轮,最重要的是生活的经历,离开了诗歌,就无法表达生命的情绪。”每一个热爱文字的人大概都是如此吧,写也好、读也罢,都是在芸芸众生寻找生命情感的影子。悲伤地、难过地、感动地、幸福地......这些在生命的长河里,日后会想的时候一定都是热泪盈眶的。


他也针对读者的问题也诠释了爱国主义。关于这件大大的小事,他有他独到的理解。他说爱国并不是嘴上说说而已,它体现在文明:不随地吐痰、不乱放自行车、在公共场合文明打电话......这些都是爱国。我并没有想到,高先生居然会这样回答。对于诗人公众的刻板印象大多都是极具浪漫主义色彩,但是高先生却拥有最诚挚朴素的情怀。

还有一部分普禾书友也是高维生先生的读者,对于他的发言,掌声频起。在线下交流的活动中,交相辉映的情感迸发出来,仿佛把书中的意境复制到了现实之中,让人拍手称快。

一个普禾书友,同时也是一位母亲,她讲述了她的经历:她在孩子幼时发现孩子大概有写诗的天赋,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现孩子在该有情感触动的时候,灵感“无动于衷”,看似很平常的事中,却能发掘出一些情感......听到这里,高先生也阐述了他对教育的理解:他认为并不是在孩子幼时就给他规划某些方面的成长,成长从来都是在一言一行中所慢慢浸透的。过早的规定孩子做一些事,是不应该的。孩子健康,幸福的成长才是对父母最重要的事。

纪伯伦的语言中也同样表达了这样的情愫:“你们是弓,你们的孩子是从弦上发出的生命的箭矢。那射者在无穷之中看定了目标,也用神力将你们引满,使他的箭矢迅疾而遥远地射了出去。让你们在射者手中的“弯曲”成为喜乐吧;因为他爱那飞出的箭,也爱了那静止的弓。”阅读不是成人的事,也是孩子的事,更是整个时代进步最重要的力量。

“我觉得把诗歌发到朋友圈,会被人嘲笑自己矫情,这件事你怎么看?”读者问道。
高先生慷慨激昂的回答道:这说明你不够强大,真正的热爱诗歌是不会在意这些的。写诗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情感。在意其他人的看法只能说明你不够强大。”掌声响了起来,伴着普禾书吧的茶香,弥漫在诗意的空间里。


到此,整个活动也已经接近了尾声,主持人不忍打断高先生为读者解答对生命中形形色色问题回答的热情,但是时间仿佛注了水,膨胀着流逝,只好停下来。高老师与到场的嘉宾以及书友一起合影,对于这样的一天,参与者的心中都是激情澎湃的。

是谁说:诗歌已死?
那些诗意的灵魂永远的栖息在大地上。
活动结束后,听到一些读者闲谈:“他说的忒好了,我以为他会讲讲他的诗歌,诗歌的创作,但是他并没有侃侃而谈自己的诗,而是在帮我们解决生活中面对的一些问题。”
我想,这就是高维生先生的魅力所在。他的诗,我们可以慢慢品。

对生命的爱和激情,在普禾书吧这样的一天里,疯狂的碰撞。高维生先生一直在坚持写作,把他对生命的热情灌进了诗歌。我们呢?在这浮躁的世界,在这尼尔波兹曼所说的“娱乐至死”的时代里,是否能够静下心来,去读书、去赏花、给自己精神世界一方休憩的天地。

“夜披上黑色的大衣/在城市闲逛/毛茸茸的街灯/栖息它的肩头/十月的风/似一把金色的剪刀/摆弄夜的大衣/它想裁一方窗口/看睡梦中的人们/长出紫葡萄的记忆”
夜已深,歌颂生命和大地,在苦难中寻找生活的真谛。睡梦中的人们,真的能长出紫葡萄的记忆吗?
我仿佛在夜色中看到了高维生先生,迈着矫健的步伐,踽踽独行。他一定会回答:是的。
•end•
本期编辑 | 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