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UniCareer发布《2019海归就业力调查报告》中可以发现什么?

4月21日,在线职业教育公司UniCareer发布《2019海归就业力调查报告》。报告共收集13228份有效问卷,从各方面分析了海归人才求职的现状与趋势。
报告显示,约七成企业仍然重视海归招聘,68%的受访企业表示有海外校园招聘的意愿;65%会针对暂未回国的候选人设置专门的面试流程;同时,64%的受访企业愿意为海归提供额外的福利待遇。而外企和民营企业,在此意愿上更为强烈。因为国内企业普遍认为适应能力、成长力和国际视野是海归的三点明显优势。

以下为报告原文(略有删减):
1、商科海归占五成
51%的受访者的主修专业为商科。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是一所以会计、金融专长的院校,并且会计、金融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学习商科选我们学校是个不错的选择。
2、第一份工作更看重公司平台,约三成海归认为工作完全未达预期,公司平台成最大不满因素。

对于国内第一份工作,超过三分之一的受访海归认为“公司平台”是其在求职时优先考虑的因素,其次才是“工作城市”、“薪资”和“与所学专业的匹配度”。
同时43%的受访海归表示国内的第一份工作基本符合期待,29%的受访海归认为第一份工作连基本预期都未达到。

学校已与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知名中外资银行、投资银行、世界 500 强等500+ 企业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学校也会提供相应的推荐就业服务,为学生回国后的高起点高平台就业提供强大保障。
3、“质” “量”一起抓,实习经历助力求职
同时在分析海归人才画像时,UniCareer发现,受访企业普遍更看重与“实际工作表现”相关的素质,比如实习/工作经验、相关工作技能。数据显示,约八成的受访企业更倾向拥有2次及以上实习经历的海归。
60%的受访海归在求职前拥有至少2份实习经历,没有任何实习经验的占比仅为19%。在拥有实习经验的受访海归中,其实习与之后所从事工作相关的占比高达66%。
同时,拥有2份及以上实习经历的受访海归,其实习与之后所从事工作的相关度,会高于仅1份实习经历的受访海归。这由于实习通常与毕业后的职业规划相关联,所以实习经历的增加,会使得这些受访海归拥有相对更清晰的职业规划。

调查结果还显示,受访海归的实习经历与其对所从事工作的满意度相关联。实习经历可以分为从实习份数与实习相关度两个维度。实习份数越多,工作满意程度越高。实习与所学专业衔接度越高,工作满意程度也越高。
立信国际财经本着对每一位学生的职业生涯负责,专设建立职业发展中心 ( CDC)。推荐学生在寒暑假进入世界 500 强企业、四大会计师事务所、30 家中外资银行进行实习,每学期也都有20天的带薪实习,保证实习份数与实习相关度两个维度,为专业及实践能力背书,增加简历亮点。